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1年末以来,伊朗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其背后体现的是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的利益追求和战略控制.未来伊朗局势发展有多种可能,不确定性较大.如果伊朗局势进一步恶化,将导致国际油价面临剧烈波动,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而对我国石油供应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我国石油企业亦将受到重大影响,须及早谋划,做好应对准备.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密切跟踪伊朗局势变化,加强危机预警和应对能力;在企业层面上,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努力保证国内油气平稳供应.  相似文献   

2.
徐岩 《化工管理》2012,(3):13-15
<正>今年以来,波斯湾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伊朗研发核武器,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升级,欧盟已经宣布将禁止从伊朗进口原油。而伊朗针锋相对,声称将中止对欧盟的原油供应,并威胁封锁世界重要的原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作为我国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伊朗局势的发展无疑对我国保证原油供应关系重大。这场突如其来的"石油战"将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又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岳来群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17-20,181
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近期伊朗与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对峙,以及伊朗2011年年底开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造成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加剧,助推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未来局势的走向,文章认为,美国对伊朗直接动武的可能性较低,而伊朗未来立场软化的可能性较大;俄罗斯不会支持美国直接对伊朗动武,但以色列有可能先发制人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文章呼吁我国加强本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减缓油气进口逐年攀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近期伊朗与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对峙,以及伊朗2011年年底开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造成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加剧,助推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未来局势的走向,文章认为,美国对伊朗直接动武的可能性较低,而伊朗未来立场软化的可能性较大;俄罗斯不会支持美国直接对伊朗动武,但以色列有可能先发制人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文章呼吁我国加强本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减缓油气进口逐年攀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伊朗局势变化及石油工业发展动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作为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国,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和油气市场供应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联合国围绕“核查”附加议定书的签署、美国加强“反恐”和对伊制裁等,都对伊朗国内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形成了较大压力,并对该国石油工业发展、对外合作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预计今后较长时期内,伊朗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将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分析认为,伊朗应成为中国今后开展石油对外合作和油气贸易的重要目标国之一。中伊石油合作具有良好的资源与市场互补优势,合作领域广泛。在风险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供应以及油气贸易等方面存在较多合作机会。立足长远,加强政府间、企业间以及民间交往、交流与合作,中伊合作一定会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欧对伊朗制裁数年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却渐行渐远。美欧对伊朗实行制裁以来,伊朗主要石油出口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数量锐减。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更是对伊朗实行了石油禁运,各国炼厂纷纷大幅削减了伊朗原油进口量,有力支持了美国对伊制裁。在美国与欧盟联合打压下,伊朗国内经济运行遭受重创,GDP增长率大幅下降,国内失业率、通货膨胀现象严重。2013年初,美国将制裁  相似文献   

7.
<正>伊朗长远战略目标是称霸中东,影响国际石油市场。近期以来,中东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热点有三个:伊朗核问题、伊斯兰国问题、也门内战与空袭胡塞武装的战争。三大热点,都与伊朗直接有关,伊朗要么是其中的前台主角,要么是其幕后操控。因此,伊朗今后在这三个热点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动向,将对中东局势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伊核谈判出成果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明争暗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出炉,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等为核心,我国将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除政府石油储备外,将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9.
电力动向     
我国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姜伟新11月17日表示,我国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把煤炭作为主体能源,这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姜伟新说,我国是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为了应对突发事件,防止石油供应短缺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国家在发改委设立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专门处理国家石油储备方面事务。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进程。(水天)四川枯水期煤电价格联动四川省…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东 《中国石化》2013,(10):70-71
欧美将伊朗石油出口阀门越拧越紧,伊朗深受其害。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随着西方对伊朗制裁力度不断加大,伊朗国内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物价不断上涨。在德黑兰大街小巷,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对西方制裁和通胀的担忧。收入减半欧美制裁目的就是通过限制伊朗出口石油,从而降低石油收入,以迫使伊朗政府在核问题上让步。石油出口占伊朗所有出口所得  相似文献   

11.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2):1-7,102
2011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大国博弈深入展开;全年国际油价高位振荡,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大幅拉开。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成品油需求增速随之放缓,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有所突破。展望2012年,不确定因素纷繁复杂,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国际国内石油市场的发展方向耐人琢磨。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举办的"2012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0-21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会议分为"世界经济与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中东北非政局动荡趋势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前景及价格走势预测"及"中国油品市场分析与政策前瞻"四个专题,邀请16位各领域的资深专家,从多维度的观察视角,与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石油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等约110位代表展开了精彩而深入的研讨。以下分国际篇和国内篇介绍专家们的主要观点,与本刊读者分享他们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愈演愈烈、奥巴马总统支持率不断下降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不如预期的背景下,奥巴马推出了美国对中东的新政策。"中东新政"的核心内容有:支持中东北非民主运动与政治改革;区别对待动荡国家;加大对重建民主国家的经济援助,支持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运动;承认1967年巴以边界线。美国调整中东策略,旨在通过民主化运动实现疏美政权的和平演变;美国继续对中东北非地区推行双重标准,可实现美国在该地区利益的最大化。推出"中东新政"是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它可能引发新一轮示威活动,导致动荡局势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进而引发世界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和油价的上升。同时,"中东新政"可抑制日、欧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美国继续加强和巩固其金融主导地位。当前,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油气合作正进入政治风险高发期,为此,企业应加强风险预警研究,构建战略层面的风险预警机制;把握合作机会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戚永颖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66-76,181,182
2012年2月9日和15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发布了《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际政治持续动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复苏遇阻,危机难解。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世界天然气需求平稳较快增长,全球LNG贸易活跃,价格大幅上升。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但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炼油能力布局进一步优化,油品质量继续升级;海外油气合作取得明显进展,能源公司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展望2012,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油价有望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但伊朗问题是影响石油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价格呈小幅增长态势。中国成品油需求将稳步增长;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5%。与会专家建议,加强能源战略研究和产业规划,对成品油价格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天然气利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并适时推出天然气管网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3月11日以来,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害,造成社会经济重大损失。日本经济短期受重创,中期将提振,但长期低迷的局面不会改变;日本地震不会改变全球经济复苏大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弊共存,但影响有限。地震重创了日本能源体系,将引发全球油气市场供需出现一些新变化:日本部分炼厂关闭致使亚太地区石油供需结构发生变化,成品油价格可能上涨,轻重原油价差可能扩大;核电危机将促使日本大量增加LNG进口,并将影响全球能源结构;日本化工产品生产受到冲击,带动全球部分化工品价格升高。日本核电危机造成各国对核电安全的担忧,可能影响世界各国核电发展,导致油气需求增加、中长期油价走高。日本大地震启示中国:应完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加快发展天然气;适当调整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结构,统筹运作;推进与资源国的能源合作,确保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油价高位回落的时候,国际能源机构(IEA)6月23日宣布,各成员国将动用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分30天投放市场,以填补利比亚供应中断导致的供应缺口和压低油价支撑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其真实意图耐人寻味,是出于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心?表达对欧佩克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的不满?还是为美国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做铺垫?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虽然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偏紧态势,但长期不会改变供需基本态势;短期内对油价形成利空,但长期形成支撑。从技术分析看,本轮投机资金获利回吐接近尾声;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前景虽有波折,但后期仍看好。预计2011年三季度WTI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较二季度提高5美元/桶以上,波动范围为85~125美元/桶。进入四季度,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较三季度增加30万桶/日左右,但非欧佩克供应将增加80万桶/日,供需形势有所好转。同时,四季度将是投机资金拉高出仓的时间,国际油价可能出现一定下滑。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对于石油市场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但"黑天鹅"事件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总体来看,在欧佩克(OPEC)减产、美国制裁伊朗与委内瑞拉、地缘政治动荡加剧的背景下,2019年全球石油供应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轻重质原油资源呈现结构性的不平衡。展望2020年,全球石油供应有望恢复增长,增量除了美国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巴西、挪威、圭亚那等国,供应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此外,轻重质原油资源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地缘政治动荡或继续加剧。受到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燃料新规影响,预计2020年运费市场高位震荡,从而抬升全球原油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际油价回顾与下半年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佩  李涵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8):76-82,112
2011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保持复苏势头、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日本大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卷土重来,推动国际油价震荡上扬,并在高位区间波动。同时,WTI与Brent负价差、即期Brent和迪拜原油价差大幅拉宽。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中,但复苏动力不足,陷入"二次衰退"的风险增大。同时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可能性增加,美元总体呈弱势。下半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预计国际油价多数时间仍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WTI和Brent原油均价低于上半年。三季度WTI与Brent和即期Brent与迪拜原油价差仍将保持宽水平,四季度将有所收窄。  相似文献   

18.
未来十年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生  梁坤  武娜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6,124,125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世界石油市场变动将对国内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存在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和中南美洲四大石油供应中心以及亚太、欧洲、北美三大石油供应洼地,北美已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欧洲形成以中亚—俄罗斯为主、中东和非洲为辅的供应格局,亚太地区石油供应严重依赖中东.世界剩余石油资源能够满足未来十年发展需求,但不同情景的供应格局将有所差异.在高油价情景下,美洲地区能够实现石油自给,中东石油将更多地流向亚太;在低油价情景下,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增强.未来非常规石油、深水石油和伊拉克石油产量增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重要支撑.世界石油需求增幅受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执行力度的影响而存在变数.世界石油市场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应持续强化“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强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把握未来发展制高点,以全球视野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田景慧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77-82,88,182
2011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全国炼油能力稳步增长;成品油仍保持净出口态势,但进口增速放缓,出口明显减少;国内市场整体供需平衡,但局部时段再次出现柴油供应紧张;成品油价格走势与国际油价基本一致,呈现阶梯式先涨后跌的态势。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将以稳为主,但增速略有回落。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将继续小幅放缓。由于供应增长不足,全年供需整体偏紧,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保持较高到位率,同时油品质量清洁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