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本文从经济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入手,分析了对经济犯罪适用重刑的利弊得失,主张应当减少短期自由刑的适用,同时扩大其他刑罚手段如罚金刑、资格刑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罚金刑作为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近些年来,其适用范围和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对于罚金刑的适用,应该首先从罚金刑的价值预设分析。罚金刑作为刑罚方式的一种,其价值预设有保护法益、弥补自由刑弊端以及对犯罪人进行改造,对相对人进行补偿,促进我国刑罚向轻缓化、文明化、人道化方向发展。应当对罚金刑的价值预设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促进罚金刑更有效地适用。  相似文献   

3.
徐学美 《金卡工程》2009,13(8):75-75
英美法系国家为了在刑罚观上恰当地回应其犯罪观,大陆法系国家为了满足刑罚轻缓化的刑罚潮流,在近代都给予罚金刑相当程度的重视。考虑到罚金刑的力度较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罚金刑在我国的适用形式应该是与自由刑合并适用,单处罚金应慎行。罚金刑的执行难问题不及在中国出现,几乎每个设置罚金刑的国家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月斌 《上海金融》2006,(12):51-55
针对现代金融犯罪性质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文章提出对我国现有金融刑罚规定进行配刑设置和结构调整,改革和完善“以适用和扩大资格刑、加重财产刑、创设劳务刑为主,灵活掌握多刑种并科、易科,适当运用自由刑为辅,审慎适用生命刑为补,逐步废止死刑设置”的现代金融刑罚理念和新型刑罚配刑模式,从而实现金融刑法综合功能,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5.
梳理十几年来数起争议性案例发现,刑事司法中量刑僵化问题较为严重。即裁判者严格按照刑法分则及其司法解释做出的裁判,会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和民众认同的情理。裁判者做出这些裁判的背后受到刚性最低刑制度的制约。刚性最低刑制度的核心是,刑法分则及其司法解释根据定量情节确定了某类案件的最低刑,但是酌定减轻条款的适用又处于保守状态。刚性最低刑制度导致量刑“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满足刑事司法统一性的同时,会损害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应该系统归纳酌定减轻条款的裁判规则,通过司法解释、量刑指南或者指导性案例的方式激活酌定减轻条款的适用。这有助于增强刚性最低刑制度的柔性,使得量刑在保持统一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基础上,也具有适当的灵活性,最终实现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论枷号刑     
吴黎黎 《金卡工程》2010,14(2):119-119
枷号刑为明朝时设立,在明清两代是被经常适用的一种刑罚。虽然它随着清末修律而消失于历史舞台,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摒弃和忽略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价值。本文就期待在对枷号刑的了解中找出其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侦查成本投入对经济犯罪侦查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实践中公安机关并没有重视经济犯罪侦查成本控制,造成经济犯罪侦查成本常年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结合经济犯罪侦查成本控制的现状,全面分析经济犯罪侦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经济犯罪侦查成本控制的对策,旨在对提高经济犯罪侦查总体效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邢朝亮 《金卡工程》2010,14(11):137-137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的犯罪现象,这种犯罪严重侵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国家公职人员。打击、控制、预防经济犯罪是现代各国和地区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笔者认为的最经济的经济犯罪对策来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9.
于利娜  庄璐 《金卡工程》2010,14(9):141-141
法官在刑罚幅度之下量刑的案件没有合理的法律依据,而且有些违背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而刑罚个别化则是在刑罚适用过程中"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的大小给与个别处遇的制度"①。多数学者从罪责刑相适应的角度对刑罚个别化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从罪刑法定角度探寻刑罚个别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王思 《金卡工程》2010,14(3):185-185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犯罪也在急剧增长,并朝着涉案金额巨大化、犯罪手段智能化、受害群体扩大化等方向发展,严重威胁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经济犯罪导因于多种因素,利益结构因素是其核心。每种经济形态有其特定的利益结构,也有与其利益结构相适应的经济犯罪。自然经济形态的利益呈球体结构,该结构孕育业务型经济犯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呈哑铃体结构,该结构产生业务型和职务型经济犯罪。我国正处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利益结构处于大裂变、大重组状态,各种经济犯罪急剧膨胀在所难免。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的根本途径是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备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金鑫  李志 《金卡工程》2009,13(9):142-14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直接损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涉众型经济犯罪对经济发展危害性强,对社会和谐稳定影响深,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因,来为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提出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12.
薛丽 《金卡工程》2009,13(3):42-42
经济犯罪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复杂贪利型犯罪,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就要加大犯罪人的预期刑罚成本,提高刑罚的严厉性。  相似文献   

13.
陈宇 《金卡工程》2010,14(10):150-151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但是我国缓刑适用的条件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从形式、实质及排除条件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形式条件方面,完善缓刑的适用刑种,将罚金刑增加为可以适用缓刑的刑种,同时限制执行环境和负担条件;实质条件方面,在立法中列举出来常见的应当适用缓刑的情形,并规定对犯罪分子进行人格调查的程序;与此同时,将严重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罪种和累犯、常习犯排除在缓刑的适用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市场主体和财富创造者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主要侵害对象和犯罪主体。涉企经济犯罪几乎覆盖企业的设立、融资、交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企业主要的活动过程。涉企经济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及其体制失衡、企业或个人越法逐利、经济刑法和刑事司法滞后。制定和完善经济刑法和司法,是抗制涉企经济犯罪势头的基本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邱高启 《新金融》1991,(7):33-34
近年来,金融系统的经济犯罪活动日趋严重。因而,认真研究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规律,掌握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揭露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是当前反贪污、l贿赂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活动中,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比其他诈骗犯罪更具复杂性、隐蔽性和欺骗性,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经济犯罪,本文主要从现状、成因、特点、危害、认定等方面入手,提出预防和解决经济犯罪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经济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由于受对经济犯罪的认识不足、缺乏协作机制、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还远远不够。经侦部门只有针对以上不良影响因素改进和完善工作,才能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马亮亮 《金卡工程》2010,14(5):106-10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型犯罪、法人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短期自由刑对此的矫正和预防功能明显存在不足,于是罚金刑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罚金刑执行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抑制了罚金刑功效的发挥,不能很好地体现罚金刑的剥夺功能和威慑功能。本文拟通过对罚金刑执行的研究,来探究罚金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罚金刑执行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经济犯罪的现象呈逐年上涨趋势,这给我国部队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预防经济犯罪现象发生成了目前很受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这类案件的具体研究分析,讨论预防部队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具体措施,为全面建设部队财务管理工作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金融行业职工经济犯罪问题屡禁不绝,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消极因素。研究金融职工经济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有效地预防犯罪,是金融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已从健全法制、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及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本文试从犯罪心理角度对金融职工经济犯罪问题作初浅探讨。 金融职工经济犯罪行为类型繁多,如:利用贷款索贿受贿、盗用联行资金、伪造凭证、涂改帐目贪污公款、偷支储户存款、监守自盗库款等等。这些经济犯罪行为,具有复杂的心理因素。其中,占有心理是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即金融经济犯罪主体都具有恶性膨胀的金钱占有欲。对近几年金融行业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