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著名企业家、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启均提出过一个在业界有很高知名度的"一把盐"理论,他认为: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将它比作一把盐的话,那么市场就好比一大锅汤.如果将这一把盐一次性地全部倒进锅里,可能一锅汤感觉不出什么味道,但是如果把汤一碗一碗舀出来再放盐,每一碗都够味道.这就要求企业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都要制定一级目标市场、二级目标市场、三级目标市场的原因.只有把手中的"盐"用好,企业才能不断做大.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不能度量它,就不能管理它困局:大家都嫌太麻烦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偏偏在中国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缺少了一堂代表了标准、流程、规范和“工业化”的课,因此人们对于量化、打分等需要逻辑和理性行为的管理方法怎么也习惯不了。就像中国的厨师做菜一样,如果按照多少油、盐、酱、醋进行定量操作,炒出的菜就不是那个味道一样,中国文化骨子里就不擅长做量化这种理性的事情。长期以来,感性的、模糊的做法首先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很多企业的ISO9000标准都成了形式,人们怎么也不习惯“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  相似文献   

3.
《中外管理》2014,(3):130-130
一位朋友在日本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点了一份汤。一会儿,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眼前并理直气壮地说:“你没说要一小碗呀!”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可以再来一碗。”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耶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用餐,包括喝他感兴趣的汤。  相似文献   

4.
做生意不会做广告,就好像在黑暗中向人抛媚眼,只能是自己欣赏自己,难以引人注目。时下人们做广告绞尽脑汁,试图通过一鸣惊人的形象策划和措辞强烈的宣传语言给消费者以影响,于是诸多广告一个劲憋足力气鼓吹自己产品的标牌、产量、企业规模、售后服务、维修承诺,甚至连企业地址、经理姓名、邮政编码、电话电挂等,均无一疏漏,大有把广告搞成一份“企业大全”之势。殊不知,如此千篇一律、面面俱到。自报家门式的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基本上都是一种平淡无奇的“味道”,这就很难强烈地激起消费者的“食欲”。为此,要想让广告做得独具…  相似文献   

5.
当“公益”遭遇“营销”,这是一个让很多企业欲说还休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有一个永无止境的争论:企业若对自己所做的公益活动有所期待,公益活动是不是就变味了呢? 在这个问题上,安利中国区总监黄德荫很坦诚:如果说企业做公益活动跟企业追求的利益没有关系的话,就显得有些虚伪了。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在市场集中的地方,在公益事业上有所投入,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纯粹地将公益活动看成追求利润的一种投资的话,那就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了。做社会公益事业的寿险公司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心态不正,把企业的商业利益放在首位,那么从一开始这条路就走歪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垫碗     
杨晓东 《乡镇论坛》2014,(33):46-46
礼仪是跟着时代走的。生活变了,有些礼仪也就消失了。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沂蒙山人,要是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他也未必说得出“垫碗”是怎么一回事。那时候生活困难,一年到头不见点荤腥,但盖房、结婚是无论如何也要按礼节摆上一桌酒席的。这样,不富裕的人家就用“垫碗”来应付。一段咸鱼每次用两个鸡蛋“垫碗”,工匠们体谅主人的难处,只吃“垫碗”的鸡蛋,把咸鱼留给主人下顿做菜时再用。直到房屋竣工,咸鱼还是好好的一块,在主人的一再推让下,工匠们便不再客气,将咸鱼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7.
似是而非     
一个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碗豆浆,店家把豆浆端来,他又改要米粥。喝完米粥,他拒绝付钱。店家问及缘由,说米粥是刚才那碗豆浆换来的,物物交换,何须付钱?“可刚才那碗豆浆你也没付钱呀!”店家说。“那碗豆浆我喝了吗?没喝我为什么要付钱!”店家愣了。费心思量时,那人早溜了。生活中常有这种事发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鼓励人们多开车,少运动,曾经说:“运动是没用的。如果你是个健康的人,就不需要运动;如果你生了病,就更不能运动了。”英美烟草公司为了证明吸烟不影响人的健康,组织了数十位化学家和医学…  相似文献   

8.
权蓉 《乡镇论坛》2011,(27):42-42
在吃老师的藤条之前,“豌豆”这两字我是不会写的.总把“豌”写成“碗”但豌豆尖,却是我在还冒鼻涕泡泡的时候就会做的菜。从地里把绿绿的豌豆尖掐回来,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6,(6):108-111
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加上锅碗瓢盐等,厨房里的“花花世界”没个规矩还真不行。既然这样,今夏,就让我们把厨房里的“管家婆”——橱柜请回家吧。[编按]  相似文献   

10.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宫王帅发布微博说,“如果坚守企业文化是一种‘病’,我们愿意病入膏盲;如果打击腐败是一种‘锚’,我们愿意一错再错!”,而在这条微博下面,他转发了此前一篇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的文化病”。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得了文化病,且“病得不轻”,文中把海归高管水土不服、淘宝小二滋生腐败等问题根源都归咎于其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与许多企业家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企业管理的关键基调,往高深里说,就是本企业的基本管理哲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基本答案,一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吸引人、管理人、留住人;二是通过严格的制度来构建规范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拥有正规的发展壮大渠道。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都不全面,如果将两者有效结合,也许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借鉴中国古代的立国之本,就可以归纳为“外儒内法、王霸杂之”。其中“儒”和“王”在企业管理中代表着企业文化,而“法”和“霸”则代表着企业的制度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以诚取信是企业的生命线,于是有人就把“诚信”作为经营企业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如果真的如此行事的话,“诚信”可就难免成为企业的死穴。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该做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如果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市场疲软,坐等复苏,那我们将犯下历史性错误。”——作为长期从事企业管理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陈清泰先生,非常熟悉微观企业处境与宏观政策形势。在此特殊时期,他的敏锐洞察与肺腑谏言,尤其值得企业家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如果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市场疲软,坐等复苏,那我们将犯下历史性错误。”——作为长期从事企业管理与宏观经济管理的陈清泰先生,非常熟悉微观企业处境与宏观政策形势,在此特殊时期,他的敏锐洞察与肺腑谏言,尤其值得企业家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中国谚语:一只死耗子坏了一锅汤。这条中国人自小就知道的谚语,如今有个新的说法。截止1992年底,中国与俄罗斯年贸易额已达50亿美元以上,折人民币400亿元。这一大锅“好汤”关系到多少企业,多少百姓的饭碗,却被人扔进了“死耗子”……△1993年2月5日,俄罗斯安全部社会联系中心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只是开了家路边夫妻店或大排档,就不需要企业文化,只要夫妻不吵架,把菜炒熟即可。但如果你开的是大排档连锁店,有几十个营业点,上千名员工,就不能不思考企业文化了。”这是明基集团对企业文化最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无锡一个高档购物中心.开了一家小笼包连锁店。让人新奇的是.店里的餐具都是上好的景德镇瓷器,盛馄饨的碗、舀馄饨的调羹样样精致细腻。这么好的器皿让顾客吃着顺心,看着也“怦然心动”,顺手牵羊之举时有发生。花那么多钱置办瓷器多不划算呀.一位店员纳闷地对老板说:“我们的碗和调羹都是在厂里订做的,一只碗25元。一把调羹7....  相似文献   

18.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须明确指出,无论我们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怎样的高度,无论我们运用怎样的策略来塑造企业文化,如果不重视以下三个要素,那么,我们塑造的企业文化只能是涂脂抹粉,对企业的“身心健康”最终是一种摧残。  相似文献   

19.
提升员工满意度的三步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的总裁曾提出一条“黄金法则”: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客户”是企业的外部客户,“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只有兼顾内外,不顾此失彼,企业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的价值创造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如果员工对企业满意度高,他们就会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以企业为家。员工对企业如果不满意,结果一是离职,一是继续留在企业但已失去了积极工作的意愿,这两种结果都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个百分点,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将提高5个百分点。所以,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应当重视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客户——员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丁弘彬 《中外管理》2011,(11):65-65
家族企业传承,创二代,创在哪里? 老一辈打天下,他可以打到把企业传承给下一代,这说明他做企业成功了。到了第二代,如果是创二代,他也必须能打天下!你不能打,还叫什么“创”呢?但是,如果第一代在培养孩子接班的过程中,就没有重视“创”的话,你怎么期待小孩子当创二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