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2009年,中国股市迎来一波强劲反弹,上证指数从年初的1820点一路上涨,最高达到3478点.最近市场开始调整,是熊市反弹还是牛市再起?业界依然分歧较大,但手中的股票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叶弘 《金融博览》2013,(18):86-86
股市下跌总是触发反弹,并以缩量调整为基调。每次小反弹,都会引发人们对牛市即将到来的讨论、懂憬与向往。美国经济在沉沦中挣扎,但美国股市却反复创历史新高,身处长期熊市的中国投资者只能隔岸观“火”;一向暮气沉沉的日本股市,也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大涨暴涨。  相似文献   

3.
凯越 《理财》2004,(1):72-73
长江电力奠定股市"铁底" 2003年11月18日长江电力上市,股市"铁底"再现.当日,沪指一路下跌至1314点(接近1311点的重要底线),但次日股指一路强劲反弹,12月17日早盘拉升至阶段性的最高点1480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拉升近170点,这在过去两年多的熊市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4.
钟芳 《金融博览》2012,(18):86-86
2012年的股市又一次进入一轮大熊市。虽然上半年也曾有过反弹,但是很快就以更为悲壮的下跌开启了熊市的旅程,最近,更是创出3年来的新低。  相似文献   

5.
正七年漫漫熊市,十数次大小不同的反弹,投资者每每吊起的愿望伴随着反弹的结束而破灭。投资者对股票的热情降到了冰点。正当上证指数在2000点整数上方徘徊大半年、市场普遍预期2000点关口必破的时候,股市悄悄拉起了阳线,涨幅超过15%。许多投资者关心的是:是牛市已经开始了,还是如之前数年的行情一样的短暂反弹?在我看来,这已经不重要了。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人能够持续准确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年线作为标准,把股市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种状态,并采用ARMA-EGARCH-M模型分别研究了牛市和熊市的股市波动率,称为年线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中国股市的日历效应都不显著;熊市的收益率序列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序列相关性;牛市波动率更容易受到坏消息的影响,而在熊市中,好消息的影响较大。如果不对消息内容进行区分,牛市会更容易受消息的冲击,加剧市场波动;而熊市中好消息和坏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近几月上涨很快,但是否完全是泡沫经济呢?中国股市上涨原因如下:(1)政府的呵护支持;从2004年4月"国九条"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希望股市走出熊市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政策的对错于中国股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海股市的上证指数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股市收益率序列的"高峰厚尾"及"有偏性"等统计特征,并对股市中牛市和熊市的收益及风险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财会》2008,(3):45-45
漠视风险:只想大赚一把 有人说,在牛市中成长的股民在与熊市中成长的股民有完全不同的“股市观”。熊市中成长起来的股民对股市心灰意冷,将投资的风险放大;牛市中成长起来的股民对股市抱有无限希望,将投资风险无意中缩小;而目前入市不久的股民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后者。眼下在所接触的一些投资者中.不乏有要“大赚一把”的心态,表面上他们很在意风险,但实际的所作所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1.
伪市场化的“治市论”,是空谈误股的代名词,很病毒,有必要反它一反。 其一:不是熊市,不用救市。一般认为,指数连续下跌两个季度,跌幅超过20%就算熊市。中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跌了10个月,最大跌幅超过60%,可是,有人说还不算熊市。按照非要掉回2242点即上一轮牛市的牛熊分界线以下才算熊市的观点,那么,岂不是等于是说中国股市从今以后或者将永无熊市?如果超过95%的投资者严重亏损还不算熊市,救什么市?!难怪即使连美国政府也在救市,中国股市却还在为救不救市而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5年的大“熊市”后逐步反弹,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又恢复到了2000年大“牛市”的水平。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后整个市场的市净率水平达到了6左右,半年度的市盈率高达70,这些价格倍数都与2000年中报披露后的情形非常接近。那么这是否说明了2007年的股市同2000年的股市一样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呢?  相似文献   

13.
李锋森 《金融研究》2017,(2):147-162
2014-2015年我国股市剧烈波动期间,融资融券是否助涨助跌曾引发激烈争论。本文基于波动非对称性视角,运用EG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双重非对称性,但融资融券对熊市波动非对称性和牛市反向波动非对称性都没有显著影响;我国融资融券既没有助推牛市上涨,也没有加剧熊市下跌,它对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14.
缥缈 《新理财》2012,(11):20
我们的股市现在所欠缺的,是一个能够推动指数由熊转牛、并且合情合理的投资逻辑。2012年已经过去了三个季度。回顾年内行情,特别是上证指数的趋势,虽说有过一强一弱的两波升势,但其大的趋势仍是熊市格局,市场总体给人一种"扶不起来"、"易跌难  相似文献   

15.
股市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长线是金,短线是银。很多投资者对这句谚话感到非常迷惑,因为,他们中不少人在坚持所谓的长线后,并没有淘到金,相反,投资的账户却在不断缩水。看来,对股市中的谚语我们也应该是辩证地来看待。长线是金,这应该是股市在发展初期或者是大级别、长时间牛市阶段里的一种正确结论。而对于熊市而言,尤其是一波持续4、5年的大熊市来说,长线不是金,而是草。  相似文献   

16.
殷波 《济南金融》2009,(3):35-40
本文运用DAG方法、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转换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股市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短期内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水平存在影响显著,并表现出较强的非对称效应。股市低迷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股市收益率,减小股市从熊市转入牛市的概率;相反,股市繁荣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增加股市从牛市转入熊市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股市波动状态和趋势分析,既可以为投资者投资行为提供信息,又可为监管部门市场调控提供决策参考。文章通过多个检验指标选择最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对我国股市波动状态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大部分时候以熊市和平稳市场为主,牛市出现的频率虽然比较低但是持续时间却比较长。我国股市状态在熊市和平稳市间容易出现相互转移,从平稳市场转变为熊市的概率明显高于转变为牛市的概率。从当前的股市状态情况来看,我国股市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以熊市为主,随着熊市状态的持续平稳市场出现的概率将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DAG方法、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转换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股市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短期内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水平存在影响显著,并表现出较强的非对称效应.股市低迷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股市收益率,减小股市从熊市转入牛市的概率;相反,股市繁荣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增加股市从牛市转入熊市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5年的大熊市后逐步反弹,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又恢复到了2000年大牛市的水平。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后整个市场的市净率水平达到了6左右,半年度的市盈率高达70,这些价格倍数都与2000年中报披露后的情形非常接近。那么这是否说明  相似文献   

20.
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股市博弈,同样也需要等待,尤其是处于熊市时,更需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养精蓄锐、在等待中厚积薄发,在等待中一鸣惊人.学会等待,是股民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学会等待,也是股民登上顶峰的奠基石. 等待不能心浮气躁,必须从容洒脱,坚定必胜信念.熊市中有句俗语,叫"股市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面对被深套的打击与折磨,面对收益预期不断收窄的境况,常常令人焦躁不安、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