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肠癌 Moser 细胞和乳腺癌 MCF7细胞对市售4种中药制剂(斑蟊酸钠、苦参素、华蟾素和阿魏酸钠)的敏感性,以及阿魏酸钠影响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 MTT 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和药物间的协同抑制作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CEA 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周期。结果:4种中药对乳腺癌 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只有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大肠癌Moser 细胞的增殖;阿魏酸钠与5种化疗药物联合对 Moser 细胞有协同作用;阿魏酸钠对 Moser 细胞表达CEA 没有影响;阿魏酸钠可诱导 Moser 细胞凋亡。结论:斑蟊酸钠、苦参素和华蟾素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阿魏酸钠不仅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还与化疗药物有协同效果;阿魏酸钠抑制 Moser 细胞增殖的机理似与转化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下游机制。方法:用梯度浓度(0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丹参酮ⅡA作用于HepG2细胞,检测24 h,48 h对细胞的IC_(50)值。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加药组相对于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qPCR和WB实验检测p53相关基因m RNA和蛋白。结果: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HepG2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在24 h和48 h的IC_(50)值分别为51.25μg/mL和47.36μg/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丹参酮ⅡA能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qPCR和WB实验则证实,丹参酮ⅡA作用细胞后,p5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提高HepG2细胞中p53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对急性肝损害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 TUNEL 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bcl-2、bax、Fas、FasL 凋亡相关基因在肝内的表达,观察三七皂甙 Rg_1和 Rb_1对上述指标的作用。结果:TUNEL 法检测出细胞凋亡高峰时间在 LPS 处理后12~15 h。免疫组化法检测出 bcl-2、bax、Fas、FasL 凋亡相关基因在肝内表达的时相性变化。Rg_1、Rb_1对 bcl-2没有明显影响,而显著抑制促凋亡基因 bax、Fas、FasL 的表达。结论:LPS处理启动和促进了肝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而 Rg_1、Rb_1通过抑制促凋亡基因表达而减少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机体发育分化和维持体内平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体内存在两类影响细胞凋亡的基因,即促凋亡基因,如Bax、Smac、Htr A2和抗凋亡基因,如Bcl-2、IAPs、p53。Smac是一种线粒体促凋亡蛋白,在凋亡信号刺激下,它与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一同释放进入细胞质,经修饰形成成熟的Smac,与Caspase竞争结合IAPs,解除IAPs的抑制作用,激活Caspase,从而促发凋亡。Bcl-2家族蛋白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类蛋白质,根据Bcl-2家族蛋白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促凋亡Bcl-2蛋白和抗凋亡Bcl-2蛋白。近年来,关于Smac信号通路和Bcl-2家族蛋白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可为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靶点的筛选及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耐力训练不但能增加线粒体数量,也能提高线粒体池或线立体网络的功能或效率。线粒体容易损害,与核DNA相比,线粒体DNA受氧化应激和年龄的影响,易于缺失。骨骼肌细胞产生新的线粒体,维持健康,清除受损的线粒体,非常重要。骨骼肌一个最重要的适应是增强代谢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和健康。主要的基本机制涉及线粒体网络结构的调节,通过PGC-1d调节,生成和增加新的线粒体;通过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或失调的线粒体。重构线粒体网络结构是运动诱导一个重要的适应。通过这一动力性过程,生成新的、健康的线粒体,替代老的、不健康的线粒体,增强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研究高糖刺激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以及黄芪延缓糖尿病肾病与其相关性。方法:将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葡萄糖中,24 h 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 PAI-1 mRNA 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PAI-1蛋白的表达。随即用黄芪药物血清刺激细胞,观察 PAI-1表达情况。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细胞 PAI-1表达升高,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说明 PAI-1表达与高糖作用存在相关性。同时等渗甘露醇也可以诱导 PAI-1表达。黄芪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细胞表达 PAI-1。结论:高糖可诱导 PAI-1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黄芪通过抑制 PAI-1的产生,起到抗纤维化作用,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科技信息》2019,(30):36-39
目的:研究青蒿素对脂多糖(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LPS(100 mg·L~(-1))刺激,建立肺腺癌上皮细胞系A549炎性损伤模型,给予青蒿素(20μM)预处理,研究青蒿素的抗肺细胞炎症效应。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炎性信号RAI14蛋白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印迹分析脂多糖对RAI14蛋白水平的影响,并结合RAI14的小干扰RNA处理,揭示RAI14分子在LPS诱导肺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LPS诱导了肺上皮细胞RAI14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且下调其表达能有效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升高(P0.05)。给予青蒿素预处理,能显著下调LPS诱导的肺细胞RAI14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发挥抑制LPS诱导肺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结论:RAI14作为新识别的炎性信号分子,参与了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青蒿素能通过下调肺细胞RAI14基因表达,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具有闭合环形双链mtDNA的双膜版自主性细胞器,参与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核苷酸及脂肪酸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线粒体失能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线粒体是多种药物或营养素的作用靶点,通过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代谢酶活性等而发挥药理作用。中国台湾在萃取中草药活性成分并建立线粒体活化评价模式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失能与疾病发生、中草药萃取物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中国台湾利用中草药活化线粒体正常功能的产业化模式,并展望了海峡两岸合作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临床观察显示:消渴康片有降低空腹与餐后血糖的功效,有降低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对多食、多尿、疲乏无力等主要症状改善明显,且无毒副反应。试验研究显示:消渴康片有明显降低高血糖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作用,对血清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影响不明显,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且呈良好的量一效关系;胰腺组织 HE 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其有保护β细胞作用;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与临床一致;可显著的升高血清 SOD,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重点观察其对大鼠肝细胞内线粒体的作用,从而探讨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与美国加州大学通过7年合作研究,发现人体的线粒体DNAT3394C遗传变异通过降低线粒体复合物I活性和细胞呼吸能够促进世居高原藏族人群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能力,这项研究有望从线粒体DNA角度阐明人类高原适应性遗传机制。世居高原藏族居民由于在高原地区已生存2万多年,已适应高原环境,其患高原肺水肿等高原适应不全发病率远低于移居汉族居民。以往探索高原适应性遗传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组织工程骨构建领域种子细胞标记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构建GFP-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成骨方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采用RT-PCR方法检测成骨基因骨桥蛋白和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collgen-Ⅰ表达,构建GFP-重组慢病毒载体,经基因测序和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其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方向诱导培养成功,阶段性表达成骨基因骨桥蛋白和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collgen-Ⅰ。基因测序结果证实GFP-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成功转染成骨方向诱导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该细胞中表达。文章最后得出结论:GFP-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成骨方向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备良好的成骨功能,用于组织工程骨构建。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显示,辐射诱发旁效应的传输信号包括活性氧自由基(ROS)、一氧化氮自由基(NO)以及一些细胞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关于体内旁效应特征的研究,并已经证实在生物体内辐射诱导的旁效应不仅能发生在相邻组织,还可发生在远源器官.这些体内旁效应包括DNA损伤、表观遗传学改变、miRNA及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增殖和凋亡等.为了总结和分析辐射诱发体内旁效应的特征,本文综述了辐射诱发体内旁效应的特点,包括其与性别、传播途径、辐射品质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过量运动对心室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在心肌损伤中的意义。制备离体心室肌细胞并用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建立类似过量运动所产生的应激心肌细胞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应激心室肌细胞的凋亡率和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FCM检测发现10—4mol/L的NE模拟应激可导致心室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对照组:0.41%,应激组:2.57%(P〈001)。实验组心肌细胞异常活动可能导致钙超载,从而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应缴性心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7,(4):49-49
静脉麻醉药可以抑制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静脉麻醉药干扰凋亡调节因子的释放和表达相关——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戚思华教授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首次从形态水平、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揭示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奥秘,阐明了多种静脉麻醉药对脑的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15.
蕴藏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外部社会资本,是创业团队突破资源约束困境、推动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阐释其内在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了涵盖团队和个体跨层次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天津地区为主的81个创业团队及其422名员工的有效问卷,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关系、结构和认知维度均对成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构成创业团队外部社会资本作用于成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形成双重中介效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了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对天津地区创业团队构建社会资本、整合异质性知识资源和激发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a基因片段,克隆到pUCm-T载体,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cA,体外转染Vero细胞,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转录表达情况.动物免疫分为3组:pCDNA3.1(+)组、PBS对照组和pcA组,每组16只BALB/c小鼠,pCDNA3.1(+)组和pcA组以100μg/只的剂量肌注免疫,PBS组每只小鼠肌注100μL 1×PBS,各组均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三免2周后检测脾淋巴细胞IFN-γ分泌情况.强毒攻击,计算小鼠存活数目及保护率.结果显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均表明pcA可在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动物免疫后,pcA组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pCDNA3.1(+)组和PBS组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经提取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总外膜蛋白(Omps)刺激后,pcA组的刺激值(SI值)与pCDNA3.1(+)组及PBS免疫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脾细胞产生的IFN-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强毒攻击后pcA组保护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可达60%.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 DNA疫苗,该疫苗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具有多层次性,个体社会资本向企业社会资本的转化是新创企业获取创业资源、弥补新进入缺陷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回顾个体与组织契合理论、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跨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构念;通过对基础资源观、契合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激励理论的交叉整合,对这一构念进行了演绎式理论建构;结合社会资本的关系、结构、认知三个维度,将新企业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过程解构为识别、联结和内化三个阶段;并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若干未来研究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社会资本跨层次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舍近求远达成的跨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挑战了地理位置毗邻作为建立区域一体化必要要素这一条件,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论述了跨区域双边FTA在全球范围内的新发展,认为这种舍近求远的FTA所能实现的经济福利是有限的,其成立的动机主要在于两国间的政治利益或其他经济利益。通过对决策者选择跨区域双边FTA的决策动机分析,作者认为,与区域一体化的多边贸易协定比较,跨区域双边FTA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舍近求远达成的跨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挑战了地理位置毗邻作为建立区域一体化必要要素这一条件,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论述了跨区域双边FTA在全球范围内的新发展,认为这种舍近求远的FTA所能实现的经济福利是有限的,其成立的动机主要在于两国间的政治利益或其他经济利益。通过对决策者选择跨区域双边FTA的决策动机分析,作者认为,与区域一体化的多边贸易协定比较,跨区域双边FTA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般混凝土大坝等水工结构体积庞大,在超声波仪可接收的范围内,当其表面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的临空表面时,常采用单面平测法进行检测.平测时是在裂缝的被测部位,以不同的测距,用跨缝和不跨缝布置测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