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信贷可得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以期强化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资金捕获能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促使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化,降低融资交易成本,破解金融排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水平.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只能够有效地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村相对贫困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中国应因地适宜改进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各类微弱经济体信贷可得性、增强金融赋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金融贫困是指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萎缩,资产质量低劣,金融机构亏损严重,生存困难、发展不足的一种特殊的贫困现象.它在我国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信用社来支撑,需要投资来拉动,而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不佳,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使农村信贷投入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如何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贫困,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搞活农村金融,是目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普惠金融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促进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视角,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根源与农村信贷金融建设中的法制问题,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角度,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来深入分析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现状与金融结构,为反贫困制度设计提供参考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系统性框架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普惠金融是一种金融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旨在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延伸向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人群,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各阶层与群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针对那些被忽视的农村地区、贫困人群和微小企业。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群众享受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多,但由于欠发达地区金融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弱、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金融消费者在获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很多合法  相似文献   

5.
全国一视同仁的金融服务模式的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不适合当地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不利于当地金融发展.根据当地金融需求及时调整金融服务模式,才能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兴顺 《西安金融》2007,(10):68-69
当前,由于受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收缩、贷款权限上收、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因素影响,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功能呈弱化趋势。本文通过对青海海东地区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就如何破解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服务是目前基层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金融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形象和利益,而基层银行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工作比较落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庭的金融决策能力与金融资源利用能力,家庭在金融素养上的相对差距是造成相对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素养如何影响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显著降低了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更换变量测度方式、更换样本与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法之后依然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主要通过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金融市场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创业行为这四个方面来降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素养对人力资本较低家庭与农业户籍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减缓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为进一步重视金融教育,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完善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满足不同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从而降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企业资金集团化运作背景下,长三角区域资金流动频繁,总部经济形成的虹吸效应可能导致金融资源向沪苏浙总部集团所在地集中,造成长三角欠发达地区的本地资金外流、金融服务空心化,进而加剧长三角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本文基于长三角四省市数据,研究总部经济效应对欠发达地区金融运行的影响,并结合实际从发展自身总部经济、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升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出现了依托资源开发崛起的"新巴尔虎右旗现象"这一超常规发展典型现象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和解读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弱势金融现象"的内在成因,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创新,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金融研究》2011,(12):19-25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域往往属于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存在金融发展水平滞后,金融服务不足等“金融抑制”现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受到限制。本文选取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样本,探索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成立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和融资担保基金、实行差别化金融信贷政策、扩大金融优惠政策等措施拓宽金融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区域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现扶贫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唯一理性选择。扶贫攻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精准扶贫对扶贫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金融扶贫的内在逻辑是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基础。本文在张家界地区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扶贫的内在逻辑,分析了通过创新信贷合约缔结方式使得贫困农户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履约能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贫困县域农村地区农户转移外出导致大量空心村,如何做好贫困县域金融服务,支持乡村城镇化发展是银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需要发展金融,但发展的量和发展的结构要科学、适度.内控管理机制合理、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是发展的基础,要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本文选择经济同处于欠发达水平的广西百色、湖南永州、贵州黔南州为样本地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性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原因,从比较分析中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配置的一般性结论。并结合样本地区的实际,提出欠发达地区应从发挥禀赋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信贷投入、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县域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国有商业银行撤并,使得县域金融服务进一步弱化。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迫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加大减员和撤并低产低效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网点的收缩给企业、城乡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削弱了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低收入人口,但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具有更好的相对贫困减缓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减缓相对贫困,其减贫效应大于传统普惠金融;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相对贫困程度下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推动相对贫困减缓。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在提升传统普惠金融供给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根据实地情况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金融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它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滞后和金融服务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由于银行机构逐渐退出农村地区市场,导致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逐年增多。以云南省丽江为例,作为西部旅游重镇,旅游业非常发达,但县区经济发展滞后,辖区不少乡镇金融服务缺失问题仍很突出。因此,如何解决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成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新疆金融》2007,(B11):20-24
现代经济客观上要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推进,呈现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要符合经济增长水平,同时经济增长本身又使得经济体系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发达程度是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最重要变量之一。新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