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质量春秋》2013,(12):5-20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高端化发展,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加快品牌集团化建设,整合品牌资源,建立品牌体系,逐步做实集团旗舰品牌。促进品牌规模化,引导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打造一批千亿、百亿品牌。培育品牌国际化。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推动更多品牌走出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截至目前。天津市工业企业拥有国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16家,天津市品牌培育试点企业50家。国家名牌24个,国家驰名商标103个:涌现出一批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每个工业企业都有着一段品牌背后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钟旭东 《企业研究》2005,(10):22-23
品牌营销管理指针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综合运用企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来实现企业品牌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品牌营销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品牌创立、品牌推广、品牌延伸以及品牌维护等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品牌的生命力,不断提高客户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产品与服务的销售,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品牌管理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应该得到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的品牌营销管理运作要努力促进品牌的段位升级:从品牌知名度管理到品牌美誉度管理,再到更高级的品牌忠诚度管理,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扩大并牢固地占有市场,从而在品牌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3.
品牌创新的四大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市场高端竞争已从产品竞争阶段跨入到品牌竞争阶段。品牌创新是品牌运营的轴心,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品牌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发展创立新的品牌,如互联网造就了一大批应运而生的网络企业品牌,如雅虎、新浪等,甚至直接还有以后缀名.com来命名的企业品牌;第二,创造品牌新的应用领域。企业通过对原有品牌的再次开发,发展品牌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杨金凤 《质量春秋》2006,(11):30-31
企业培育品牌不易,创出名牌更难。然而,品牌衰败往往就在经营决策失误一念之间,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在我们身边就有爱多、秦池、燕舞、乐华等,原已“叫响”的品牌销声匿迹了。留心企业品牌生生死死,一批品牌生成发展,一些品牌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真正成为百年品牌的并不多。近年来,企业对规模扩张、跨国并购、品牌授权经营等加快发展的追求,常常不顾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导致品牌经营失误增多。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在品牌扩张、跨文化品牌经营、品牌创新与自主技术支撑等八个方面,极易出现品牌经营“发展病”,亟待重视加强失误防范,以推进企业品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企业高举品牌大旗,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消费认同回归品牌消费的今天,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增长,品牌就是市场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共识。但是,在2003至2004,本土品牌的致命伤,在于战略化管理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品牌整合及其策略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开启市场之门的钥匙,它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品牌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价值,而且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品牌在给企业产品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品牌整合的内涵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方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具体来说,品牌整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品牌整合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从战略的高度对品牌…  相似文献   

7.
现在世界各地的产品品牌有上千万个,而我们能叫得上名字的不过几十个,熟知的不过十几个。在茫茫的品牌星空下,为什么少数的品牌可以璀璨夺目,而绝大多数的品牌则暗淡无光呢?如今,不乏一掷千金,轰炸式广告宣传的品牌,但是,几年下来,品牌资产却没有明显的积累。有的依靠事件营销、噱头炒作,虽然知名度很高,但是这样的品牌对销售的贡献率并不明显,品牌很快就会从大众的视线中消失。究其原因,这些品牌只是处于品牌塑造的初期阶段一个大家知道的名牌。  相似文献   

8.
李静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30-31
品牌拓展可以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扩大原品牌的影响与声誉,实现企业规模经营,并产生协同效应。但是品牌拓展也有可能损害原品牌形象,稀释品牌,弱化品牌核心价值,甚至影响到同品牌其他产品。文章初步分析了企业在进行品牌拓展时可能面对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品牌学会执行主席张迎宾先生在前两节课中,给读者勾画了保险品牌的三元架构,他一再强调在行业品牌、公司品牌、个人品牌这三个元素中,个人品牌是保险品牌的重中之重。保险行业的个人品牌包括管理者个人品牌与营销员个人品牌,本节课张迎宾先生将针对营销员个人品牌的课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品牌传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消费者对所传播品牌的个性特征定位进行丰富的品牌联想,形成品牌认知与忠诚,实现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重复购买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品牌进行重复传播。有形就要有声,对于一个正在成长或发展成熟的品牌而言,只见其形不闻其声的品牌传播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品牌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拥有更多的品牌,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随着品牌经济的发展,个体品牌在一个区域的集聚,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区域品牌的崛起,从个体品牌到区域品牌,泉州,正在经历着一场全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祝天涛  陈堃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7):59-59,62
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品牌在营销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构建消费者品牌信任已成为企业家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品牌信任理论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界定影响品牌信任构建的三大维度:品牌声誉、品牌认同度和品牌文化。重点探讨了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培育品牌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品牌文化在构建品牌信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构建品牌信任。  相似文献   

13.
王强 《新前程》2007,(6):91-91
“十年树人,百年品牌”。企业第三种品牌即雇主品牌是一种品牌人力学新论,旨在为读者揭示“一个崭新的品牌天地”。它是继企业形象品牌,产品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它是以雇主为主体,以核心雇员为载体,以为雇员提供优质与特色服务为基础,旨在建立良好的雇主形象,提高雇主品牌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汇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4.
浅析消费者品牌信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影响消费者品牌信任的因素,并提出建立消费者品牌信任的途径是强化品牌的内在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品牌的可感知风险,提升品牌的经济价值,树立品牌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品牌经营的成功与否,对于品牌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不难想像,缺乏卓有成效的品牌经营,是很难打造出一个成功品牌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目前有些企业在品牌经营上往往有失偏颇,容易陷入误区,从而导致品牌经营的失败,影响了品牌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品牌资产规模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但是从每年的品牌资产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品牌资产值是不断变化的,一些企业的品牌资产值一直保持很高,而有些企业的品牌资产值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品牌甚至逐步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品牌资产规模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但是从每年的品牌资产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品牌资产值是不断变化的,一些企业的品牌资产值一直保持很高,而有些企业的品牌资产值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品牌甚至逐步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与市场》2005,(6):10-13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品牌是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品牌决定着财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我们分享着全球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品质和效率,同时也承受着不少本土品牌退出竞争舞台的代价。品牌不仅仅是商标。不仅仅是产品,是刻在消费心中的烙印,是企业与消费的情感沟通。中国品牌需要梦想,需要勇气。需要坚持不懈。在一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同时,很多云南本土品牌还一路坎坷。让我们关注云南本土品牌。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为云南品牌助力加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品牌的一般定义,结合国内外公益品牌的发展情况,尝试对公益品牌的广义与狭义作了区分。然后,分析指出公益品牌的受众动机强调象征性需求,追求价值观的认同与表达。最后,试将品牌意义作为公益品牌实现差异化的核心战略,概括了品牌意义的内涵和特征,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了品牌意义的实践应用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品牌和品牌带动内涵的基础上,强调了品牌带动战略对海西建设的重要意义,构建了品牌带动模型,提出应加强品牌规划、品牌保障、政府支持及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改善品牌的发展环境,才能保证品牌带动战略的实现,最终促进海西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