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不断有人提出要以日本综合商社为模式改造中国外贸企业。本文在对中日经济环境的对比分析中对日本综合商社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通过对综合商社模式的国际横向比较研究,认为韩国综合商社是一种可供我国借鉴的外贸企业改造模式,并据此提出了如何构造中国综合商社的5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经贸与世界贸易接轨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外贸企业高度分散化的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组建我国的综合商社,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外经贸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发展我国综合商社的模式、商社的金融功能、商社集团的产权制度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综合商社原是日本独创的一种商业组织,以其规模和综合经营优势,成功的经营活动,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世纪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包括美国、韩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都以其为模式,探索发展本国的综合商社。其中韩国比较成功地借鉴了日本的经验,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有效推动下发展有韩国特色的综合商社。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大的环境,中国应当研究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综合商社组织,以带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4.
综合商社起源于日本,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二战”之后的60年代。综合商社为战后日本扩大对外贸易起到了先锋作用,为日本“贸易立国”、经济飞跃,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至今日,日本综合商社已成为本国一股不可低估的重要经济力量。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效仿,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成为本国经济腾飞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5.
两年来,尤其是从去年,外经贸部提出“加快外经贸企业的综合商社、企业集团化等试点工作”,并确定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综合商社试点后,一股“综合商社热”正在出现。有些专家、学者写了不少有关我国组建综合商社的文章;有的省市和专业外贸公司,或正在酝酿组建综合商社,或已提出要组建综合商社。他们认为,组建综合商社是大势所趋,要力争尽快组建十家左右大型化、综合化、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中国式综合商社。  相似文献   

6.
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综合贸易功能、金融功能、信息功能、组织管理功能,以及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贸工农技相结合的跨国公司企业。日本特别是韩国综合商社的经验和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公司跨国经营取得初步成效的事实证明,外贸总公司走综合商社(综合贸易公司)道路,是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加国有外贸企业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商社起源于日本,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是60年代。综合商社为战后日本扩大对外贸易起到了先锋作用,为日本“贸易立国”和经济飞跃,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至今日,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韩国积极效仿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综合商社的经营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波 《财贸经济》1996,(8):45-48
论中国综合商社的经营发展战略颜波中国综合商社经营战略的确立,有三个出发点:一是发挥已有的优势。综合商社是一个以贸易为主导的跨国型企业集团,因而以专业外贸公司为基础所构造而成的中国综合商社,就具备了一些已经固有的优势,诸如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海外经营...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是形成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国际化和功能综合化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一发展目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形成的。为了实现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就要使中国综合商社的实践大厦建立在一个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问题》1995,(7):26-28
<正> 199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化公司作为首家国家综合商社试点企业。这是中化公司1988年率先进行国际化经营试点以来发展新阶段的开始。综合商社试点,不仅仅是中化公司的发展战略,也是作为国家对外经贸体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能在世界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联合舰队、培养中国的综合商社型的跨国公司的重要步骤。中化公司综合商社试点还要为国家整体规范化试点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进入又一个最快增长周期。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势必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之中坎坷前行。中国经济如果在未来5年内能够继续维持年均10%的增长,将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会,从战略高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培育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跨国零售集团在华采购给"中国制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跨国零售集团是当今世界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其在华采购能够带动我国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减少生产盲目性,更有效地宣传“中国制造”的品牌,减少出口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同时在对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产品的要求、企业供货能力和配送能力以及供应商有关认证的要求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沟通不足成为制约采购力度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为促进跨国零售集团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应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完善服务,开发时尚新颖的产品,加快通过标准认证,熟悉跨国零售集团采购规则并与之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借助和依托中间商进入跨国零售集团采购筐。  相似文献   

13.
汪颖 《北方经贸》2011,(6):17-18,20
中国的企业已经全面的参与了国际竞争,特别是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也步步走向了技术联盟的发展道路。根据中国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现状、特点,中国跨国公司进行技术战略联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未来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强大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不断推进国际趋同的同时,将进一步注重实用性、多元性、前瞻性,从而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目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基本的产业组织形式,全球经济日益卷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生产模式出现了重要变化,从内部化国际生产,到外部化国际生产,进而发展到网络化国际生产,国际生产模式正由跨国公司内部传统的层级组织发展到外部多层次的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focuses on both the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multilateral relationship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NCs’ own business networks in the processes of the firms’ internalization on the examp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divestment in breweries in the UK and Poland. The mode of TNCs’ entry in breweries in the mature economy of the UK and transformation economy in Poland is less country specific and mo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network relationships. The paper presents both structu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s connections as well as the ways they have been created. The system analysis is used.  相似文献   

17.
在“中部崛起”这一契机下,武汉应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之一,必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武汉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Arcelor ,who has recently be come Arcelor-Mittal ,as most global companies,wishes to establish a presence in the "BRIC"countries;Brazil,Russia,Indi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我国零售服务业如何“与狼共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承东  陈强 《商业研究》2002,(2):98-101
入世后,中国零售服务业将在几年之内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逐渐进入中国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全球零售“巨 头”咄咄逼人的势头,我国零售服务业与国外大型商业集团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根据我国零售服务业对外开放现状 和我国零售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采取对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程度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银行监管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披露的信息不真实、不充分,披露形式不规范,披露无统一标准,各银行披露信息之间缺乏可比性等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远远没有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信息披露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