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核算工作在创新工作机制中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和大、小额支付系统,建立起通畅的资金汇划渠道,形成了新的、较为独立的国库管理体系和国库资金核算体系。实施国库单一账户的改革后,国库资金收入和支出划拨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国库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库业务的迅速发展,国库资金汇划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包括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从相对间接、相对封闭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直达快通的、开放式的资金清算体系。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被推到资金清算的前台,处在资金风险的关口,国库资金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库会计核算新系统的应用以及国库内部往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开通,国库直接参加现代化支付系统后,逐渐形成了新的国库资金核算体系和独立、通畅的资金汇划渠道, 国库会计核算体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的难度加大。在新形势下如何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了国库资金的集中支付,实行了国库库存资金计息等重大改革。中央金库及地方各级国库库存资金稳步增长,国库库存资金的高位积聚,为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空间。2006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正式启动后,探索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的可能性、必要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各地正式上线运行,彻底结束了行库往来汇划资金的历史,标志着国库资金往来业务自成体系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毕,国库形成了新的国库资金核算体系和独立、通畅的资金汇划渠道。然而在国库业务电子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使国库资金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国库资金流动性管理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改革国库资金管理体制,实行流动性管理,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益,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国库会计事后监督,是指专门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已处理完成的国库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查。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库资金清算从原来的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国库部门面临的资金风险的隐藏性更强,防范风险的难度更大。做好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对防范国库资金风险、规范国库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侯淑文 《金融纵横》2001,(12):44-45,49
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即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通过这一帐户进行拨付。笔者认为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对财政收支进行全程监控,强化央行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库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从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换到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由于现行的县域资金清算及同城票据交换业务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使国库资金风险前移,交换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极易引发国库资金清算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国库部门经过不懈努力,在国库的核算与监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效规避资金风险,确保了国库资金的安全。但是随着财政国库体制和人民银行机构改革,国库监管的内涵成倍增长,与国库本身所处的地位越来越不相称,监管起来显得力不从心,监管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艳茹 《海南金融》2005,(6):60-61,67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库单一账户的实施,国库作为独立清算单位参加现代化支付系统,使国库形成独立、通畅的资金划转通道,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的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国库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国库事后监督是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的有效手段,是保证国库资金安全的生命线。基层行国库事后监督独立于国库会计核算部门以来,在保证国库资金安全、提高核算质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国库业务的发展和国库电子化程度的提高,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成为国库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基层国库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国库资金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更加有效地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以适应国库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国库部门已成为独立的清算主体直接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这种开放的清算格局对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库事后监督是国库资金安全的一道内控防线,在规范国库核算操作、提高国库核算质量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库事后监督模式不一、监督手段落后、监督范围不全,导致监督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和削弱了监督效力,现行的国库事后监督已经远远滞后于国库业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国库事后监督运行模式,建立集中监督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建立现代财政国库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方式,将政府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集中在人民银行或指定代理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上,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单一账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作为专门办理国家预算收支业务的预算执行机构,具体承办国家预算的收纳、支拨和退付等业务,伴随着财政预算收支业务的增多,国库会计核算业务量也不断加大。近几年来,一些犯罪分子把黑手伸到了国家金库,贪污、盗窃、挪用国库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国库资金的风险性正面临着日益加大的趋势。国库资金的风险呈现出隐蔽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如何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保障国库资金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国库资金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林 《中国金融》2005,(19):42-43
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重要的职能,国库工作在中央银行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清算与核算体系发生变化,国库业务范围扩展,工作量越来越大,国库资金风险点增加,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工作更为复杂。适应新形势变化,切实加强国库资金风险的防范工作,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是当前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浅议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玫宇 《青海金融》2004,(11):55-56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简称,是指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对财政支出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以及财政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提供者账户的全过程,都由国库直接支付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财政在中央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财政收入不论预算内外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财政支出经支付机构签发后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到商品和劳务提供者的帐户,从而加强国库对财政资金具体收支的严格控制。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从收入方面看,取消了各征收机构、执法机关的各种收入过渡账户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在银行开设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07年1月1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实施、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的运行,这些新业务的开展,拓宽了国库资金汇划渠道,加快了资金划转速度,同时,也使得国库资金风险隐蔽性更强,防范风险的难度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20.
邹梅群  夏靖 《上海金融》2005,(10):57-59
当前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库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控管理,实现国库业务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全面防范和控制国库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