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3.
《审计法》规定,国家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规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与原《审计条例》不同之处,就是在保留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职责的同时,增加了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为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收支情况实行有效监督,《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明显加大了对财政的监督力度,也加重了审计的监督职责,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强化了对财政监督的权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财政审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和改进财政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相似文献   

5.
财政和财务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对什么单位进行什么内容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为了切实搞好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增强审计力度,强化审计监督,我们就以宝鸡两年来开展同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实践和探索为基础,谈谈建立以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逐步实现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的思考与观点.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7.
1.强化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地他。应该说,预算执行审计已经成为市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按照修订前《审计法》的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没有关于该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谈的审计工作报告指的是一种法定文书,即按照《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此,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实施办法》第八条也作了相应规定:“各  相似文献   

9.
关于财政审计“同级审”的几点思考邓乐文《审计法》第四条和第十六条分别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0.
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宝鸡市财政同级审课题组根据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为了切实搞好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增强审计力度,强化审计监...  相似文献   

11.
谈同级财政审计中的重点与内容涂斌《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第十七条规定:"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  相似文献   

12.
周梅 《审计月刊》2004,(5):18-19
《审计法》第要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法实施以来,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和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路子,在向政府报告审计情况的同时,也为人大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第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  相似文献   

14.
同级财政收支审计的几点思考白玉淑《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一提法对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建立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效的监督机制有着重要意...  相似文献   

15.
变时期审计为时效审计──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看法马海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即审计机关需每年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  相似文献   

16.
实施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后的几点思考□孙一民关于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方法《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第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对...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1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对地方各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促进各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严格预算管理,根据《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以及下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第三条 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应当有利于本级人民政府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  相似文献   

18.
《审计法》为加强财政收支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它突出了加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外资金进行审计的内容。《审计法》共7章51条。第一章总则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应当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并将它列在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监督对象和内容之首。这表明了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对企事业单位和有关专项资金、基金的财务收支审计应围绕这一任务去开展,它们是财政收支审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审计报告制度范畴的理解 (一)目前实行审计报告制度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审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审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  相似文献   

20.
国家财政收支,是国家财政经济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自从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财政审计一直是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审计法》的颁布施行,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第十七条规定:“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