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ASC成功改组为IASB,标志着会计全球趋同进入实质阶段。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以及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成本巨大,各国都力求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基于寻租目的的准则制定权博弈行为。在会计全球趋同背景下,作为推动会计国际化的最主要国际机构,IASB自然成了各国围绕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博弈的战场。博弈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而且发达国家间的博弈结果将主导未来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杨瑞平 《新智慧》2004,(8B):62-6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世纪之交进行了重大改组,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1年成立并正式运作。在这次改组中,美国取得了IASB的主导地位。从近三年会计国际化的形势来看,美国入主IASB,使全球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从协调阶段进入了趋同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征 《新智慧》2008,(2):38-39
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例运用后霸权帝国理论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政治因素作了深入分析,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IASB是一个开放、可变的统治空间,其政治统治秩序特征是非对称性。会计国际趋同是一个形式不平等的合作性博弈和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会计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国际会计协调的过程。确定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应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考虑,要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当前要认真贯彻好新《会计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前会计环境及会计改革中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当前会计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这复杂的环境中,我国会计改革必须顺应大趋势,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努力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既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又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会计改革中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国际化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这种观点值得探讨,本文指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首先是一种合作的过程,它实质是各国在经济合作需要的背景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在会计理论、技术、制度、实务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过于强调会计准则国际化中各国利益冲突的一面将使得我们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本质,从而可能导致我们在对待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国际会计准则委员的重组、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等问题上形成错误的认识,进而使得我国在会计国际化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上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当前,世界范围内法律体系存在趋同的特征,大陆法系和案例法系国家的会计改革呈现了相互趋同的态势,会计改革是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区别使得会计制度的统一存在着障碍,部分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当今世界会计国际化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也是长期以来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中国加入WTO,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讨论更是此起彼伏,其中大多数均表明了我国大步迈向国际会计准则的决心和信心。笔者并非对这一方面有所异议,只是试图通过对国际、国内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冷静、理性分析,充分认识到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也只是国际间的协调,各国会计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国别化的现实将长期存在,打破最终实现“全球会计统一”的幻想。同时认识到我国会计在国际协调中更有其复杂性,要立足现实,积极应对,以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国际会计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而德国又是欧盟的主要成员 ,德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文化环境 ,形成了独特的会计模式。研究和借鉴德国会计发展中的可取之处 ,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也对我国会计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英林 《新智慧》2004,(10A):48-49
国际会汁准则理事会(IASB)自2001年4月成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计协调工作,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据有关部门统计,N2005年将有6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编制本国和本地区的财务会计报告。笔认为,必须从经济利益角度入手分析这一现象,才能充分发挥会计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产权所有经济利益的根本职能.才能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