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武德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武术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武德的教育,提出了加强武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汪洋 《社会科学动态》2010,(12):235-235
武德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武术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武德的教育,提出了加强武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涛 《中外企业家》2013,(8Z):262-262
笔者在对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习武之风在武德、军事、社交礼仪和教育中的表现进行深入阐述,为现代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彩平 《价值工程》2014,(23):284-285
武术追求内外双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尚武精神具体表现为:刚健自强,竞争合作;而崇德精神则具体表现为:内德外礼、崇德达礼。尚武精神与崇德精神是统一的。武术规则他律和武德、武礼自律同在。本文通过介绍尚武与崇德的关系和作用,从而指出用武和修身养性都离不开武德和武礼,武术规则以及社会法律与武德、武礼的相得益彰共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也是当代尚武崇德精神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水浒传》中所蕴含的中华武德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水浒传》中的中华武德文化包括优秀武德文化和消极武德文化。研究结果为我们深层次的解读“水浒”文化提供了新思路,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武德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对武术套路竞赛新旧规则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新规则实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房焕祁 《价值工程》2010,29(26):194-195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武术作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武术注重武德,而绝不是简单的擒拿格斗、套路动作,可以说套路动作是武术的形,而武德是武术的魂。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技术核心的。  相似文献   

7.
毛华 《乡镇企业科技》2013,(16):172-172
武术追求内外双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尚武精神具体表现为:刚健自强,竞争合作;而崇德精神则具体表现为:内德外礼、崇德达礼。尚武精神与崇德精神是统一的。武术规则他律和武德、武礼自律同在。  相似文献   

8.
李正恩 《价值工程》2011,30(34):205-2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比较法对构建和谐、安全、文明校园背景下的武德教育进行探讨。将武德教育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将武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马云慧 《价值工程》2011,30(36):186-187
运用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高校武术课程体系的现状,对"已有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时代的反思。将考察的视野从武术教学自身转向更广阔的民族民间武术资源多样性、地域的差异性、文化的传承性、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构建适合高校武术教育实际的、具有发展性的、科学的、规范的、满足社会对本专业需要的切实可行的高校武术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卢虎  马云慧 《价值工程》2011,30(33):196-197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陕西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良好,但是陕西省普通高校武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学历、职称水平普遍较低;而且教与学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学生喜欢武术运动,但是不喜欢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课程教学的考核侧亏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光辉  薛龙  杨立强 《价值工程》2012,31(36):244-24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武术优秀人才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武术人才成长路径大致有三种,竞技发展方式、民间传承发展方式和民间传承与竞技相结合的方式。建议将民间传承与竞技相结合发展方式确定为武术新的发展方向;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应加强交流,交流方式应多样化;应将民间传承与竞技相结合的武术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当中。本文提出竞技与民间传承相结合的武术人才成长模式是有效发展与传播我国武术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2.
韩亚非 《价值工程》2011,30(30):163-163
学校武术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文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永锋 《价值工程》2010,29(34):298-298
影像暴力作为武打片的一种重要组成元素,通过敌我的暴力冲突,进而使观众在无形中认可了影像暴力的合理性。透过武侠影像暴力现象,折射出暴力的神圣化转述一种"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蕴含的正义道德美,映射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忠"与"孝"以及戏剧化色彩。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素质教育时代,教育更加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教育。本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和出发点,从传统武术运动的风格和对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益处等方面的作用出发,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传统武术项目提出分层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正恩 《价值工程》2011,30(35):274-275
本文通过对小学武术兴趣班教学活动中小学生武术兴趣的培养,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武术教练员的培养及应注意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提高小学武术兴趣班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夯实基础,促进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钱雪芹  李华 《价值工程》2011,30(27):236-237
促进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对于学校体育乃至全民健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探讨分析困扰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因素来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左海燕 《价值工程》2011,30(7):181-182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部分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陕西省老年人武术健身意识的基本情况,从而进一步得出武术健身活动在陕西省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中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意见,以便为提高陕西省老年人武术健身意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