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育在高校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美育具有净化情感、陶冶心灵、升华精神的目的,与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美育的感性教育作用与令心灵解放的功能是打开人文教育的通道;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对理想全面和谐的人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需要良好的法制社会去保障,更需要具有良好个性的法律人才去创造.然而具有良好个性的法律人才有赖于教育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良好个性全面发展的法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于当代法律人才的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对高等教育有两点重要启示:一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肩负重任,二是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大学生思想的工作,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新审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教育经济学思想的研究,认为教育和市场都是起源于人的需要,二者根本上不但不相冲突,反而是相容相切的,进而阐释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更能彰显教育的意义;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尊重人、发展人,发挥政治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关心人、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和引导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及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教育,通识教育是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最适当的教育思想,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两者在人才的全面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要使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得到落实,必须根据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以满足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与教育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发展”是一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质就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问题。“个性”作为创造性之源,如何发展在当今显得更为突出。了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创造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有利于促进人性的全面提升,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并以此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鼓励自主创业,实现民富国强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方向。因此,在全民创业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正确认识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深入剖析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