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权力名片环境与健康管理关键词:制度研究有关法条:第三十九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范睿  许博星 《环境经济》2023,(17):64-66
<正>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确保后期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亟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所谓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经历考验的上海市容环境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实践日趋成熟,它在环境质量监督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引起人们更多关注。本文通过介绍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系统,展现当前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市容环境质量监督所取得的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寻求对策,思考市容环境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国内研究更多关注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却并未重视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数理演绎技术进步方向和城市用地规模变化与环境质量的耦合过程,结合我国经济数据数值模拟不同技术进步方向对城市用地规模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结果发现,提升环境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和清洁技术创新方式实现,当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需求外生给定时,环境污染完全取决于清洁与非清洁技术的水平,当城市和农村的用地需求由技术进步内生决定时,清洁和非清洁技术都会对环境质量有直接作用,同时还会通过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和用地规模影响环境质量。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如果保持我国现阶段的技术进步方向不变,环境质量、城市用地和经济产出将难以实现相容发展,环境质量的提升对城市用地和经济产出存在"挤出"效应,而转变技术进步方向使清洁技术强度足够大时,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于研究矿产资源依赖型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方案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通过构建环境—产业双向耦合优化模型,模拟了不同技术进步情景下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优化双重目标的最优工业结构,并由此提出协调发展策略。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对于矿产资源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优势产业控制环境污染排放的能力过低,如果不进行较快的技术创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已不能实现区域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双重最优目标。如果较快地推进技术进步,区域能够继续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基础,实现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的双重最优目标。因此,实现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如何推进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是实现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所在。在生产管理上,需要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完善环境保护与修复机制,同时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在工业发展模式上,运用产业生态化理念重组工业经济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与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产业体系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的环境保护 为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在环境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保政策体系,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在环境立法方面,除在宪法中列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条款外,目前中国已颁布实施了4部环境保护法律、8  相似文献   

7.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环境绩效评估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系统分析构建了由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控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变化、环境治理7大指标类别组成的4层次的天津市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测算了2006~2010年间天津市的环境绩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绩效在逐步改进,在其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控制、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绩效水平有大幅提高。天津的环境绩效水平主要由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这三项指标主导。  相似文献   

8.
邹永春 《环境经济》2023,(18):64-65
<正>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意义重大,科学的数据不仅能直接反映环境质量情况,还能为改善环境和规划管理奠定基础。本文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质量控制策略和方法,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以期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这样一个重污染产业集中的地方,应加快研究制定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环境管理政策,以环境质量为基准,形成山西省重点行业的污染排放标准,或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实现从以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的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结构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直是山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十三五"期间,山西结合全国产业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经济》2015,(Z1):28-29
话题:我国即将制定和颁布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该如何设计十三五环境规划的目标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否需要做出调整?总量控制和质量改善怎么构建看得见的关联?骆建华:环保工作自起步之日起,就不断提出规划目标。对于环境质量目标,最常用的话是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但缺少量化指标,实践上无法操作和验证。如提出质量量化目标,又可能陷入拍脑袋决策,缺少科学依据。因此,对于十三五环保规划,关键不在于具体规划目标,而在于环保总体目标如何确定。我们至今无法确定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