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依据反倾销条例进行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负责反倾销产业损害的调查。涉及农产品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由商务部会同农业部进行。第二章损害的认定第四条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实质损害是指对国内产业已经造成的、不可忽略的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是指对国内产业尚未造成实…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令第3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例》于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的,将依据此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施。《条例》规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国场。条例提出了三大类反倾销措施:临时反倾销施、价格承诺和反倾销措施、并对实施期限和征期限做了详细规定。■国务院公布反倾销条例  相似文献   

3.
采取一项反倾销措施,在实体方面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进口产品须存在倾销;二是相关产业存在损害;三是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反倾销协定》第3条的脚注,反倾销措施中的"损害"包括三种情形,即对进口国某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对某一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威胁或对某一产业的建立造成了实质阻碍.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均构成《反倾销协定》第3条所提到的产业损害.  相似文献   

4.
经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出台,并将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入世后为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最早出台的一项政策.届时,只要"进口产品以低价倾销的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国内企业就有权对其起诉,要求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申请采取反倾销措施.在国内企业举起"反倾销"大旗护卫自己利益的同时,我们仿佛也听到了来自于国外的高喊:"小心我告你倾销!"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反补贴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依据反补贴条例进行的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负责反补贴产业损害的调查。涉及农产品的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由商务部会同农业部进行。第二章损害的认定第四条损害,是指补贴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实质损害是指对国内产业已经造成的、不可忽略的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是指对国内产业尚未造成实…  相似文献   

6.
第四条 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实质损害是指对国内产业已经造成的、不可忽略的损害。实质损害威胁是指对国内产业尚未造成实质损害,但有证据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导致国内产业实质损害发生的明  相似文献   

7.
在反倾销案中,反倾销调查机关为了决定是否立案调查,需要申请人提供申请书以及有关证据。申请人为了争取反倾销调查机关的立案,可能选择性地披露财务信息或者披露其他与倾销认定、损害成立和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其他信息。所以,被调查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成为此类无端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8.
在反倾销案中,反倾销调查机关为了决定是否立案调查,需要申请人提供申请书以及有关证据。申请人为了争取反倾销调查机关的立案,可能选择性地披露财务信息或者披露其他与倾销认定、损害成立和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其他信息。所以,被调查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成为此类无端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国外对我国倾销及我国反倾销体制建立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倾销(anti-dumping)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屡遭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很多产品出口受到严重阻碍,一些出口企业被迫退出国外市场,直接影响我国出口金额达100亿美元以上,相反,我国许多产业的产品饱受外国产品的倾销,使我国很多幼稚产业受到国外产品的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但由于我国国情的缘故,我国企业未能对国外的倾销产品实行反倾销调查。从1997年至今,我国对国外产品的倾销正式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只有8起,这与我国4,7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额,诸多产业受到倾销之害及我国出口产品受到的反倾销程度相比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10.
财经资讯     
《对外经贸财会》2011,(4):90-96
商务部公布对美部分汽车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决定 近日商务部发布2011年第13号公告,公布了对美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决定,初步认定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并且倾销和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检验检疫》2005,(9):57-57
2005年8月4日,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四十八号公告,公布了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认定原产于日本、韩国的进口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存在倾销,国内相关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同时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决定对该产品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日,商务部对历时18个月之久的光纤反倾销案做出最终裁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日本、韩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存在倾销,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国内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初裁倾销幅度相比,终裁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作为此次反倾销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政策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2013年第57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特丁基对苯二酚(以下称被调查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该产品应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9072990。该税则号项下特丁基对苯二酚以外的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产品范围之內。调查机关对被调查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倾销幅度、被调查产品是否对中国特丁基对苯二酚产业造成损害及损害程度、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调查。商务部公告2014年第28号关于特丁基对苯二酚反倾销初步裁定的公告  相似文献   

14.
赵晶 《中国海关》2013,(6):38-39
2013年以来,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发起多次反倾销调查,掌握清晰的调查程序将有助于企业从容应诉。立案美国商务部1.当商务部有理由认为或怀疑从某国进口的产品存在侵害性倾销,且这种倾销已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响时,可主动对该产品发起调查。2.生产与进口产品相似的美国的生产者、销售商、经政府批准认可的相关工会、商业团体、行业协会等可向商务部提起诉讼。商务部对利害关系人起诉理由是否充分做出裁决:如裁决起诉理由充分,在《联邦公报》上刊登关于"开始反倾销调查"的通知;如裁决起诉理由不足,则驳回全部或部分请求,并在《联邦公报》上刊登关于"驳回征收反倾销税的起诉请求"的通知并说明驳回理由。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从三月二十五日起施行。中国主张维护公平自由的贸易秩序,反对不正当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中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用法律的手段制止包括低价倾销和补贴在内的不正当竞争;反倾销反补贴在外国有成功的经验,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事实上,已有国内企业包括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抱怨,有些外国出口商用不正当手段在中国市场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因此,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运用反倾销反补贴制止不正当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势在必行。中国的反…  相似文献   

16.
事件     
6月6日起 中国对部分进口乙内酰胺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6月6日公布对原产于日本、比利时、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的进口乙内酰胺(以下简称“被调查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终裁决定,以及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 商务部裁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对中国的倾销和对中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同时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反倾销协定》第3条,反倾销措施中的“损害”包括三种情形,即对进口国某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对某一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威胁或对某一产业的建立造成了实质阻碍,但在具体个案中,如何能公允地界定损害的存在?如果损害确实存在,如何准确地计算损害的幅度与范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30GHz—2.70GHz锁相环式频率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国于1997年3月2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这标志着曾一度被外国人滥用本国反倾销措施而备受诘难的中国人从此也有了保护自己民族工业等相关产业的有力武器。据悉,我国政府为制止外国产品倾销对国内相关产业的损害,已经受理国内厂商的申诉,开始启动反倾销调查,这表明我国已由被动应诉外国的反倾销诉讼转为主动适用国际贸易规则,对外国倾销产品的不正当竞争采取反倾销措施。这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反倾销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李洋 《市场周刊》2005,(18):9-9
2005年5月10日,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23号公告,公布对原产于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反倾销调查的终裁决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存在倾销.并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决定自2005年5月10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价值链的反倾销问题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飞  何海燕 《财贸研究》2008,19(1):73-77
倾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不仅会给进口国的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带来损害,也会对其相关利害关系方产生影响,而在目前的反倾销实践过程中,调查机关往往忽视调查这一影响。基于此,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造了反倾销国内产业的三维价值链体系,并评价了反倾销对整个国内产业的价值链体系所造成的影响,旨在为我国的反倾销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