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它历史悠久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继续不断的丰富、完善自己。北京奥运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北京奥运是一次弘扬和升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契机,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五千年,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老区精神,锻造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凝结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进程中,因其独特魅力而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2013,(5):89-90
主持人语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中国梦。梦想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活动,必然有精神因素作为内在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与弘扬中国精神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具有无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这种地位和作用,正是民族精神之支撑、凝聚、导向、教育、激励功能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正>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深刻地感受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她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承受力、组织力、应变力和自信心,使我们的心灵和认识都深深地受到了洗礼和震撼。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西方的民族精神也就是西方的智慧。它要人成为英雄并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就是儒家的仁爱天下、道家的道法和佛家的悲智双运。一个民族要发展争振兴,就离不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精神始终是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党的十六大对其作了高度概括和发展。挖掘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优长,是培育民族时代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其一,它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其二,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起着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诠释和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刻的时代内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目前,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形势复杂,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高校要从体制机制、教育内容、课堂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充分体现。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性,首要要从其生成源头展开,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滋养下,通过开展文化批判、文化教化、文化创造的实践活动,呈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独特的民族本色和丰富的生活特性,这也是伟大建党精神文化性的具体体现。有必要从把握文化属性定位、拓展新兴文化载体及建构文化话语方式等维度,思考进一步提升和丰富伟大建党精神文化性的现实路径,为在全党全社会广泛倡导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文化自信不断砥砺前进的伟大历程,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漆诗梅 《魅力中国》2014,(10):80-8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人们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是一个不曾间断的具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我们应该以继承中华文明而感到骄傲并继续发扬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应用的领域颇广,其中,广告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非常多。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广告设计中应用到的元素及应用发展进行综合的论述,指出广告产业利用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强烈的民族精神与独特的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
瞿敬平 《黑河学刊》2012,(5):128-129,17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传承光大民族精神的生力军。高校作为民族精神培育的前沿阵地,应开拓"以文化人"的育人路径,应着重从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挖掘,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体路径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青年大学生对建党精神的认同和传承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国家和民族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坚定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自信,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文化支撑。新时代大学生建党精神的认同面临着网络亚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和网络个性化诉求的挑战。当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把握建党精神的传承性,充分挖掘建党精神的文化基因;把握建党精神的历史性,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把握建党精神的思想性,增强建党精神的学理支撑;把握建党精神的实践性,引导大学生自觉承担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李波 《理论观察》2003,(4):44-4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包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的优良品格,爱好和平的固有天性,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等内容。民族精神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6.
宋洪兵  韩涛 《东北之窗》2011,(Z2):118-121
泰山是中华神山圣山。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代帝王声势浩大的封禅盛典、四方民众摩肩接踵的朝山祈愿、文人墨客豪情满怀的登临盘桓,留下了数不清的石刻碑文,留下了无数动人的典故华章,因此有人说泰山是一部记载了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石刻大书。这部大书镌刻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印记,也钤记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到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因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一批批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式下,通过文化创新来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正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道德传承的总和,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振兴的坚实支撑,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的整体走向是前进的和发展的,但是在道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精神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时代精神之“源流”。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时期的“5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还有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面前,胡锦涛同志倡导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具有时代内涵的发展。这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观,一起镕铸和培育成为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丰富深刻的底蕴和内涵,光辉卓绝的道德人格典范,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成为维系中国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未来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源头及伟大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