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连会展业发展优势及未来发展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北方经贸》2008,(1):136-137
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涌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一大批会展中心城市。文章在分析大连会展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要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会展经济的紧迫感;二要加强会展经济的研究,尽快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三要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机构和体制,实现会展业高效有序运作;四要组建会展企业,培育会展定型项目;五要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2.
会展是德国非常发达的一个产业,德国是世界第一号会展强国,被誉为世界展览王国,国际会展协会将德国评为欧洲最佳、世界排名第二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举办地。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水平和国际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研究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对我国会展业的经营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带动能力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高超的服务能力,也培育出汉诺威、米兰、伦敦等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城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凭借自身城市独特的产业优势开创了复合式的会展发展道路,新加坡凭借优秀的政府和行业管理能力也成为优秀的国际会展目的地。这些城市在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卢群峰 《进出口经理人》2008,(8):I0006-I0006,I0008
现代贸易展览会起源于12世纪40年代的德国。第一届展览会是1240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秋季国际博览会:之后、莱比锡、巴黎、米兰等欧洲国家城市相继举办展览,会展业在欧洲各国兴起。与成熟的欧洲展会相比,中东展会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始,迪拜会展业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带动了整个中东会展业的发展。目前,迪拜已进入全球新兴会展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5.
欧洲,作为会展行业的发源地,其地位对于会展行业的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今中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各类国际大型会展活动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无论在机会还是发展速度上,我们未来的会展行业必将赶上甚至超越欧洲。  相似文献   

6.
孙瓅 《商场现代化》2007,(8X):212-213
会展业是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拓展了会展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会展业的经济效率,也成为我国内地城市发展会展业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为会展业带来的机遇的阐述,结合网上会展与现实会展的对比,得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促进廊坊市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范围内,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和高增长的积极态势。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的差异,世界范围内会展经济发展表现不平衡,并演化出各具特色的会展经济发展模式。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会展业成熟高端。美洲会展业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平台,发展快速,规模巨大。亚洲会展业开始起步,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借鉴会展经济典型的发展模式,中国应客观评价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推动会展业朝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正向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且以发展会展业和会展经济为契机,提升所在城市及地区的国际化水平,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尔滨会展业借世博会契机催进品牌化发展作SWOT分析,不难发现哈尔滨会展业品牌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哈尔滨会展业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应从统筹做好会展发展品牌与定位工作,做好会展管理体制创新及配套工作,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促销宣传扩大会展知名度等方面入手,同时,哈尔滨会展企业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依托哈尔滨市良好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更多适合城市产业特色的会展品牌,提升会展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会展业发展环境及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业是伴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而出现的一个综合性更强、关联性更大、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形态。本文以重庆会展业为例,通过对重庆市会展业所处的经济阶段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合重庆市自身的会展业运作机制,以期对重庆市会展业和会展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会展企业信息化运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会展业的迅速发展,会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针对会展信息管理活动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会展企业信息化运作的四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摘要:大力发展会展业是辽宁在“十二五”时期重要的产业发展战略之一,沈阳作为辽宁的省会城市,其会展业的发展在全省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目前沈阳市会展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其发展应从产业转型、市场化运作、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例如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塑造会展品牌等。最终提升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并为国内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1997年第一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作为起始点,宁波会展业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10多年来,宁波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会展与市场、会展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创造了中国区域会展业发展中富有特色的政府强势推动,市场灵活运作宁波模式。因此,宁波市会展业出现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宁波共举办会展活动206个。其中展会数目和展览总面积实现双百目标:举办展会103个,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宁波市会展业对全市GDP的贡献已高迟116亿元。另外,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也成为浙江省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展会。像宁波这样的中等城市,会展业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会展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呢?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业是文化资源的消费者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本文从会展业消费文化资源特征、产品模式入手,构建以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为引领,以市场化运作型会展活动为支撑,向"专、新、精、特"方向发展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的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形成具有合理的经营收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契合会展业和文化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樊蓉 《商》2013,(9):206-206
随着网络技术和会展业的结合发展,虚拟会展应运而生,本文就我国虚拟会展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虚拟展会和实物展会互为补充,融合发展是提升会展业规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翁孟迁 《商业科技》2010,(31):127-128
当前海南会展业发展优势强劲,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扶持会展市场;加强会展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展专业化水平;统筹全省会展布局,优化配置会展资源;结合重大赛事及活动,增强会展效益和影响;加强会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需求动向;加强会展业法规建设,营造良好会展环境;推动会展管理创新,提升会展举办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也为会展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会展行业的高效运作,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在对会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会展业的发展特点,并指明了会展经济的演进方向,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近日,泰国会展局为顺应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会展业发展新政策,旨在促进泰国2015年会展业的稳定发展,使该国成为亚洲顶尖的会展目的地。据泰国会展局统计,去年全年泰国吸引888210名参展者,为该国带来近3亿美元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上半年,成都的会展业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市举办会展活动227个,会展业增速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速,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14下半年,蓉城继往开来,会展业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预计全年450个会展活动将拉动消费540亿元。  相似文献   

19.
陈玲 《商业科技》2009,(15):157-158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的美称。会展的品牌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发展中国本土的会展品牌,对于推动中国会展业乃至繁荣相关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会展的品牌打造,既有一般品牌打造的共通之处,也需结合会展业的特殊要求;既要借鉴国外成熟的会展品牌发展经验,也要结合自身会展经济发展环境与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征;既要“师夷所长”,也要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20.
践行绿色发展不是会展业面对各界环保要求的被动应对,而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会展业发展的两大趋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基于绿色会展的概念内涵及管理实践,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会展场馆运营、活动举办、会展营销、客户服务及交通出行绿色化的促进作用,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关于绿色会展的评价标准,并从绿色场馆、绿色展示、绿色出行和绿色活动四方面提出了实践建议,以推动我国会展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