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7,(9):24-26
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中心,宁波提出了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科技公共服务“三大体系”,实施品牌、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把明确导向、政策保障、创建平台作为政府服务的着力点,努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宁波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宁波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县联动、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宁坡工业经济和外贸出口稳步增长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外贸突飞猛进,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当前,宁波外贸正朝着“产业集群化、生产规模化、投资引资多元化、营销网络化”的目标迈进。但宁波外贸在保持总产值和出口值快速增长、贸易优势显著的同时,也存在着限制贸易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比较优势渐失、风险管理机制较弱、政府和民间协调组织职能转型受限、外贸人力资源短缺等等。为此,设定实现宁波外贸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路径如下: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日前表示,浙江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整合宁波、舟山港口资源,加快推进两港一体化进程。宁波-舟山港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相似文献   

4.
鲁燕萍 《中国经贸》2013,(11):68-69
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及本届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相结合,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要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为此,外贸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便成为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闷声发大财",这是宁波商人留给人们的惯有印象。但在外贸领域,这样的印象并不准确,因为宁波已被证实是一座善于创立品牌、营销品牌、宣传品牌的外贸名城。在去年公布的全国190个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中,宁波人独享20颗星光熠熠的品牌明珠,成为全国出口名牌最多的城市。"出口名牌第一市"的地位是以宁波外贸的雄厚基础为依托的。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达到33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35%;其中出口额22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91%。浓厚的外贸氛围,加之民营经济肥沃土壤的滋养,诞生出一批竞争力极强的出口名牌,如敦煌的线、贝发的笔、  相似文献   

6.
刘军 《宁波经济》2009,(11):11-15
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再创开放新优势的现实之需,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本文以宁波为例,详细分析了块状经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考察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相结合、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园区建设与跨区域整合相结合、有形市场开拓和无形市场建设相结合,龙头带动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六大结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宁波-舟山港名称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宁波-舟山港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的原则进行一体化发展。但在“四个统一”中“统一管理”难度最大,主要原因是两港分属两个行政区。虽然,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也挂牌运作,但该管理委员会是在省政府领导下,具体推进两港一体化工作的协调管理机构,还只是在总体维持两港现有行政管理权限基础上的一个协调、推进的机构。  相似文献   

8.
5月26日,承载着众多南昌市民的瞩目与期待,国内首家宁波名品直销中心在南昌蓝天碧水广场隆重揭牌。此次“宁波制造”的集体惊艳亮相,系“2009南昌·宁波周”的力作之一。以“2009南昌·宁波周”为舞台,“文明宁波、品牌宁波:活力宁波、魅力宁波”的城市风采得以在英雄之城南昌华美绽放。  相似文献   

9.
蒋欣 《宁波经济》2023,(3):42-44
<正>文化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灵魂与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的精神根脉。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增加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宁波作为滨海名城,在全力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开局中,有责任也有能力乘势而上、积极推进文化建设,让城市文化为城市品牌赋能,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彰显港城文化魅力。宁波是现代国际港口城市,更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给宁波外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受此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场来势汹汹的国际金融危机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12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尽管两者在波及范围和程度上存在差异,但其影响途径和方式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宁波外贸就是在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锤炼中成功转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旨在科学分析当前宁波外贸面临的严峻考验,借鉴汲取当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为宁波外贸在危机中积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和新增长点。加快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是宁波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宁波是全国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发展跨境电商综试区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结合宁波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研判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瓶颈,就做大做强宁波跨境电商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阎勤 《宁波经济》2011,(5):12-13
民营经济是宁波的一个显著优势,贡献了全市70%的利税、80%的国内生产总值、85%的就业机会和90%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吸收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产业集群和“走出去”的主力军、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力军。最近市委提出了事关今后一个时期宁波发展全局的“六个加快”战略,全市上下都在为实施这个战略献计出力、付诸行动。民营企业作为宁波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如何为推进“六个加快”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并且在投身“六个加快”中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宁波外贸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在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根据宁波"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本刊选取了三家典型企业进行报道,和读者一同分享他们在外贸发展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事件     
《浙江经济》2008,(7):6
富阳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浙江自主创新企业唱主角,奥康倾力打造中国鞋业“沃尔玛”,宁波计划兴建滨海新城,宁波外贸企业网商数量居全国前列,浙江“外贸航母”拟定出航“路线图”,温州民企拿下越南水电工程大单,温州板块在“草根企业”上市热潮中加速转型,支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积极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义乌国际陆港的整合与建设,积极谋划和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体系和远洋船队建设,稳步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常态化“”积极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舟山、宁波、杭州、义乌、温州等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6.
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注定要让宁波经济“重感冒”,这是因为,宁波经济的外向型特征过于突出。据统计,宁波目前的经济外向度已达119%,出口依存度达81%,工业产品有60%以上的市场都在海外,每4个宁波人中就有一个做外贸。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营销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名牌,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没有名牌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宁波外贸在努力扩大规模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宁波外贸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宁波有"商  相似文献   

18.
陈颖 《宁波经济》2005,(11):33-34
宁波,是一座古老的城市,7000年悠久的河姆渡文化和千年历史的“青瓷露天博物馆”,昭示出她的古老与璀璨;宁波,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从唐宋盛世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今日创建中国第二大港,展露出她开放的历程和东方大港的雄姿;宁波,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城市,甬江、姚江、奉化江静静地穿引其间,古典与现代交相糅合,大自然的野趣与都市的跃动融为一体。随着“城市营销时代”的来临,宁波需要解决自身的城市品牌构建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07,(7):22-24
商标,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标志,是浓缩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的一个载体,更是展观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品位形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宁波提出了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实施了品睥发展战路.落实了各项品牌发展举措,崛起了一大批强势品牌仓业和品牌产品.各层次商衍梯队更趋健全,商标品牌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现了商标与城市品牌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跨越发展宁波商标的“崛起”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展示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披露的《宁波商标发展报告》,更是对宁波的商标发展做了一次详尽的梳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旅游产业转移和区域融合加速推进,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竞争异常激烈。宁波在新一轮旅游业发展中,靠什么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靠什么来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这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和谋划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创新发展具有宁波特点和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着力增强宁波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重点要推进“五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