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郊乡村旅游社区是城市快速扩张与发展乡村旅游之下的产物,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流转是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用地问题的先决。本文在分析了城郊乡村旅游社区的结构之后,参照国内外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城郊乡村旅游社区开发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并以案例区社区居民意愿进行实证分析,为我们城郊乡村旅游社区发展中土地流转提出合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然而,乡村旅游目的地由于所处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其旅游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旅游要素层面、安全管理层面和环境层面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安全评价模型并设计出了完备的指标体系,对娄底市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调研,评估了娄底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水平,可为平安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土地、经济、人口、社会和景观犹如几个巨大的齿轮相互契合着,形成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和重要的权衡要素,是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注要素。在城市边缘区这个同时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城市和乡村激烈碰撞的空间地带里,乡村旅游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其中,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线索将土地、经济和人口社会等要素串联成一部拉动乡村发展的巨大机器。本文以成都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旅游地三圣花乡为对象,通过观察其发展历程中的土地、经济、人口和景观变革来透视旅游经济作用下的乡村城市化进程。变革的结果表明,在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带发生的乡村旅游并非是乡村抵御城市的有力防线,而是通过一种非工业化的路径创建了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素华 《价值工程》2010,29(22):1-2
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城郊乡村旅游的现状,得到的结论是:它有充足的客源和丰富的资源,但是在产品开发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产品的初级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充分的考虑游客的现实需求和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开发出高品质京郊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许曦 《集团经济研究》2007,(27):145-146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6.
苏州,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市75%面积为乡村区域,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人文活动、民俗文化、景观意境等融为一体。广袤的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泰县山重村探索出一条开发休闲农业与拓展乡村旅游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满足居民休闲消费,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繁荣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省首批休闲农业示范点,去年还进入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乡村旅游排行榜。  相似文献   

8.
赵凯辉 《价值工程》2014,(25):196-197
大庆市是以石油工业为主要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乡村体验式旅游,对于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决策和选择,在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乡村旅游地形象组成部分的景观形象也为游客所关注,无锡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乡村旅游形象的策划研究远远不够。本文对乡村旅游景观形象设计要素、乡村旅游景观形象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无锡乡村旅游景观形象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不仅给当地增加了收入而且还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我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要注意乡村旅游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牵扯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