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合作社论(2)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世界各国的合作社发展史,都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和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以18世纪以后的产业革命为契机,以快速发展的欧洲近代工业城市为摇篮,合作社诞生了。这意味着合作社是产业革命与资本主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欧洲为代表的市场合作社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一代合作社是世界各国合作社的两种主要模式.与新一代合作社相比,市场合作社的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如管理人员缺乏激励、对管理者的监督成本过高、决策效率过低以及资本筹措能力不足等等.市场合作社的制度"缺陷"是以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为依据,与股份公司等营利企业比较而言.虽然这些"缺陷"的存在削弱了组织的营利能力--更高的经济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合作社能够成为合作社--创造了社会公平.在目前我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一些社员(尤其是大户社员)的行为,已经显示出他们在客观上存在对于新一代合作社的制度需求,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不断完善现有合作社制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创新制度,就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联合国第8届和国际合作社联盟第80届“国际合作社日,很有意义。众所周知,合作社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广泛而长久的命题,是社会弱势群体联合自助的经济组织。合作社自产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这150多年中,合作社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尽管道路有所不同,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对其定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一些差异,但人们对其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作用和社会价值则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广泛共识。合作社经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所抛…  相似文献   

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合作社的法律基础与制度特征从合作社发展的历史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合作社发展过程,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特征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各国合作社的制度特征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合作社发展初期,提出系统的合作社发展理论,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由国家制定法律加以规范。这种合作社既有比较强的理论基础,又能较好地适应于经济的发展。比较典型的是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合作社。二是不强调合作社的理论研究,不受传统合作社原则的束缚,完全强调商业化的运作方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多变地安排合作社的运作方式。国…  相似文献   

5.
龚正 《农村展望》1991,(1):34-36
扶贫合作社现在多数地方起名为“互助农场”、“扶贫农场”,关于扶贫合作社的作用、建立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问题,作者已在过去的文章中阐述过了,文章提出的发展意见,在绥化地区已实现,其发展势头从数量上卟以证明,扶贫合作社的产生、发展已被社会、各级干部、农民所承认,现在要解决的不是在加快发展速度增加个数的问题,而是如何稳定、完善、提高的问题,也是本文要阐述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现代合作社的组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业务实体中,特别是从事经济事业的实体,不论其运营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国营企业,还是合作社、NPO,它们的事业都和组织方式密切相关。其中,合作社的组织和经营,在具有作为合作社共同的性格和结构的同时,还由于各个国家丰富多彩的具体现实,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对传统合作社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新一代合作社表现出明显的公司化发展倾向,我国新兴的农民专业股份式合作社与之类似,也呈现出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趋向。对这些一反传统合作社制度的现象应视为合作社制度的创新,它不是合作社的终结,而是对传统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顺应了合作社组织形式发展的潮流,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合作社原则所引发的控制成本、影响成本、搭便车和决策成本等问题使一些学者认为,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投资型企业(IOF)相比具有效率低下的特点。但事实上,农业合作社在许多国家不断地通过结构变革,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营绩效,合作社在各国农业市场经济领域展示着较强的增长势头,比较典型的是美国、欧洲及日本的农业合作社。探讨上述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特点,对提高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潍坊地区两家妇女专业歙 和社的个案调查为例,对妇女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运动机制以及制度安排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认为,建立起合作社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合作社成功的基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合作社领导人是合作社成功与否的关键,确立适合农村妇女特点的生产经营项目是妇女合作社成功的前提,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资源优势是加速妇女合作社规模扩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论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及其质的规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及其质的规定性唐敏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先后都产生了合作社?它的强大生命力从何而来?我们认为,中国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曲曲折折,同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在合作理论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合作社,在社会主义社会也被继承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历史条件和目标不同,在各个国家中,合作社占有的位置和承担的作用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21世纪的社会变革与发展中,合作社的地位和贡献应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本文将按照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体系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合作经济的概念,各国有不同的定义,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合作经济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各种类型的合作社,比如在瑞典,合作社是指一种在联合行动和自愿基础上经营管理的经济单位;在法国,合作社是为了实现减少中间人、降低产品价格、改进产品质量等目标的联合;美国的农业合作社通常称作农场主合作社,即由拥有共同所有权的人们在非盈利的基础上,为提供他们自己需要的服务而自愿联合起来的组织,葡萄牙、巴拿马等国的合作社,指的是成员数量不受限制的联合会。  相似文献   

13.
合作社体现了伦理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结合,伦理价值是合作社生存的灵魂。但当前合作社却呈现出大户主导、资本控制、公司化等特征。本文将合作社追求经济价值超越的现象描述为合作社资本化,并从资本短缺这一视角,沿资本短缺—资本吸引—资本控制—资本积累路径分析了我国合作社资本化形成的原因。同时,文章根据合作社发展中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两个维度不同占比和组合得出资本化合作社可能发展的两个趋势,即经济价值至上和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兼顾,其中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兼顾是资本化合作社发展的最佳选择。最后,就提升资本化合作社的伦理价值,文章从弥补合作社资金短缺和激活促进合作社伦理价值发挥的因素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合作社收益及其归属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营利却维系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合作社平稳运行有其内在的限定性。明确合作社各种收益及其归属是保持合作社服务社员与获取营利平衡协调、体现公共利益政策的必然要求。针对合作社营利需要考虑到合作社对内营利、对外营利及混合营利的实际存在应区别对待。同时也要顾及合作社接受国家补助与社会捐助、享受税收优惠及豁免待遇等其他获取收益的不同情形来合理划分归属。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了解世界各国合作社的发展,吸收其有益的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进而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根据互助合作的原则自愿联合的自助缉织和自治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发展合作社,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和翼城县唐尧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迅速、规模较大、效益明显。实践证明,坚持以合作为宗旨是合作社赖以生存的基础,依托资源优势是合作社得以发展的条件,强化利益连接机制是增强合作社凝聚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新疆畜牧业合作社为例,对畜牧业合作社不同经营模式及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特征差异,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同经营模式的畜牧业合作社绩效水平。研究表明:畜牧业合作社四种经营模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收益水平、风险水平、组织建设、合作性质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各类畜牧业合作社绩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半托管经营模式、草畜联营经营模式、全托管经营模式、传统经典服务型经营模式。据此提出,在农区选择发展半托管经营模式,在牧区选择发展草畜联营经营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始建时算起,台湾地区青果运销合作社走过了 84年的路程,是台湾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农业合作社,拥有直接出口权,在青果运销和出口贸易中占有可观的份额。本文以个案方式对青果社作一介绍。   一、组织结构和规模   台湾青果运销合作社始建于 1916年,是由青果生产者联合组成的单一目标的合作社,其主要功能在于为社员提供运销服务,向社员介绍新的生产方法和供应廉价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以提升社员生产运销技术和增进社员所得为目的。   在台湾,原有 6个青果运销合作社和一个联合社, 1975年将其改组为台湾省青果运销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一、课题的设定合作社虽不能成为社会的支配的经济组织,但在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成立,在社会主义初期被继承,作为次级的经济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今后也必将得到发挥。合作社在经济转换期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拟以中日两国经济转换期的差异为前提,以日本的合作社(特别是农业合作社,即农协)的现状和课题为中心开展论述。对于作为前提的中日两国经济转换期的意义,笔者持如下见解。第一,日本的经济转换,始于以1955年为出发点的高度经济增长。在这次高度经济增长过程,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得到推进,特别是在社会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