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厂(公司)制”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初探江苏新光集团金石贸易总公司范林刚,林延成一、“分厂(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其一,企业所属分厂(公司),具有独立法人或委托法人资格。其二,所属分厂(公司)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系统。其三,所属分...  相似文献   

2.
宝钢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宝钢设备管理的基本模式宝钢以“三高一流”(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世界一流钢铁企业)为目标,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设备系统坚持集中一贯的设备管理原则,取得成效。1.设备系统的现行组织体制。宝钢设备系统的现行组织体制体现了“主体集中,辅助分散,专业归口,统一管理,精干高效,确保生产”的原则。炼铁、炼钢、热轧、初轧5个主体厂的地区室划归设备部领导与管理;钢管分公司、化工公司、电厂的设备车间、设备室归属该二个公司与电厂;能源设备、运输设备、检化验设备根据专业归口管理原则虽归属能源部、运输…  相似文献   

3.
《轴承工业》2006,(10):39-39
近日,瓦轴集团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是轴承行业唯一一家。近年来,瓦轴集团公司以抓好设备现场状态为重点,以扎实开展设备点检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现场管理,不断完善和强化区域维修体制、TPM自主维修保养体制及6S现场管理标准化,并通过定期检查评价、考核、评比、促进各项设备管理工作的达标进程。同时,瓦轴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公司实施了SAP/ERP建设等12个管理项目的创新,公司各分厂和相关部门都配置了计算机,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4.
1.对设备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结合车间各工种使用设备和操作者的情况,制订具体方针、办法及规定,制订和完善实施细则。建立键全各级设备管理机构(组织结构)。车间主任或副主任一人负责主管设备工作,配备相应的专职设备管理干部,维修工定点包干负责班组各机床的维修、检修,班组长负责班组设备使用完好率。个人定位、定岗负责自己操作的机床。  相似文献   

5.
完善攀钢内部转移价格管理的思考曾显斌一、运用内部转移价格的目的内部转移价格是国际上的通称,国内一般称为内部结算价格或内部计划价格,是指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厂)、子公司(分厂)与子公司(分厂)之间进行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价格。这种价格一定程度上不...  相似文献   

6.
江西化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有 8个生产分厂 ,拥有生产设备 3 468台 ,其中公司一级重点设备 65台 ,分厂二级重点设备178台。以前将设备分为三类 (公司主要设备、分厂重要设备、一般设备 )进行管理 ,成效不甚理想。 1999年 7月公司从主要设备中划出 2 2台重点关键设备进行一级特护管理 ,由公司设备处直接负责。各分厂同样在重要设备中划出 78台作为二级特护设备 ,由各分厂的设备科 (组 )直接负责。其它设备则实行包台包机制落实到个人负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此项管理方法实行以来成效显著。由于每台特护设备维护措施针对性强 ,管理方法具体 ,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基层班组既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也是经济效益的创造者。自2003年4月份安庆石化实施扁平化管理以来,原来的总厂、分厂、车间三级管理直接转化为分公司、作业部(业务部)两级管理,加之石化行业技术密集、高温高压、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的特性,使得班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微机辅助设备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分厂的微机辅助设备管理是随着分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完善的。现在初步形成“设备运行动态监控”与“零配件使用储存及设备资料静态管理”相结合的设备管理系统。这两个既可以独立运用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通过对各自的核心数据库进行管理共同组成分厂的设备辅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与维修对企业产品数量、质量、成本及职工安全至关重要。企业设立设备科室及机修车间负责企业设备管理与计划维修,但是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不可忽视,由于其工作隶属车间负责,常使一些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很好地解决。事实上,各生产车间的设备状况对企业的生产进程有着关键性影响,并代表着企业设备管理的实际水平。现结合我厂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此问题做一探讨。一、当务之急是严格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信息     
武钢计控厂设备管理创奇效 武钢计控厂1000余名职工担负着武钢4万多台(套)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其中有114个重点部位近千台仪器仪表,每个重点部位出现问题都会使生产线停产造成巨额经济损失。面对繁重的保产任务,计控厂厂长王卫平总结经验,提出了“三级四环设备看板定修管理”模式。“三级”即厂部、车间、班组,“四环”即厂部、车间、班组及点检员4个环节,通过设备看板定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发电企业中的一员,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重视信息化工作。经过12年的建设,信息系统已经全面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主要业务领域。为了适应企业“科学发展”、“建五型创一流”的新要求,公司建立设备数据库系统项目,以“一横一纵三层次”的建设思路重新构建设备管理数据框架,整合集成设备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一、数控车间(分厂)的生产调度 数控车间(分厂)包含能独立工作的多台加工中心、装卸站、缓冲站以及运送零件和工具的传送系统,协调各部分的联系,就要靠一个具有高效管理技术、策略周全、灵活的管理人员来处理。因此,要管理好数控机床的运行,调度员则是控制数控设备  相似文献   

13.
酒泉钢铁公司为了推行设备综合管理,于1990年初成立了统管公司设备工作的设备管理委员会,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其任务有二: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本公司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组织公司内部设备管理经验交流及职工的业务培训与考核。2.强化设备管理,小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积极推广采用先进设备管理方法与维修技术。委员会由公司经理任主任,公司主管设备经理、工会主席、正、副总动力师、副总机械师及公司团委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的设备管理体制带来一些问题,诸如设备利用率低、闲置设备多、设备修理质量差、成本高、更新改造不及时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即是没有处理好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笔者认为,在企业内部实行设备租赁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1.企业的设备由厂长(经理)委托设备管理部门全权经营管理,从而成为企业内部的经济实体(体现所有权)。2.生产车间(分厂)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向设备部门办理设备租赁(使用权)手续(租赁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引入,作为设备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档案管理所起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是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检验管理水平和衡量管理成效的重要尺度.笔者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如何管好车间设备档案.一、按管理项目分类建档我厂是制药企业,但归属化工系统,设备管理按化工部标准执行.根据笔者所在车间设备构成和生产特点,将设备档案分为基础档案、综合档案和密封档案3类.  相似文献   

16.
维修与改造学术委员会开展维修体制改革调研活动   2 0 0 3年 9月 2 4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第五届设备维修与改造学术委员会组织北京学术委员李有、刘晓强、刘景元、敖立文、郭宝成等 ,并邀请秘书处丁立汉、张仁礼等到北京“二七”车辆厂机械设备分厂开展维修体制改革调研活动。“二七”车辆厂有关主管领导向到厂人员介绍了该厂生产经营简况 ,设备管理体制及设备维修体制改革进展和成果。近年来 ,“二七”车辆厂设备维修体制改革取得以下成果 :( 1)积极贯彻铁道部设备管理条例 ,坚持日常保养和巡检 ;( 2 )各车间设备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管理创新的不断深化.钱家营矿业分公司率先在开滦集团内部推行工长制管理。工长制管理是直接在分公司领导下聘任车间(股队)工长,所在区科同工长签订承包合同,明确产值收入、工资单价、成本、安全、质量等承包指标和考核要求;明确甲(单位)乙(车间或股队)双方的权利义务。按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赋予工长在车间(股队)内劳动组织调整、班组长任免使用提名、工资奖金考核分配、职工奖惩等权力;明确区、科对车间(股队)承包指标考核和对工长的考核奖惩规定。  相似文献   

18.
设备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的优劣,对设备的健康状况及运行性能影响极大。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对电力设备检修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及市场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迫切需要回答。1997年9~10月,国家电力公司组团考察了美国南方电力公司(SEC)、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及澳大利亚太平洋电力公司(NC)三家公司,在电力设备检修管理和市场化方面提供了不少对我们有益的经验,启迪良多。本文拟从我国电力检修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就如何推进电力设备检修管…  相似文献   

19.
《车间管理》2005,(4):1
企业决胜在市场,市场决胜在管理,管理决胜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之所以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因为人是“活”的,潜力无穷。从车间(分厂)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诸多工作上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王立 《车间管理》1998,(2):13-15
目前我公司对所属车间(分厂)的分配机制做了大胆的改革,主要是实行了“技术经济指标体系与核定工资挂钩考核”的办法。但对车间(分厂)的职能部门仍采用经济责任制办法进行考核,基础比较溥弱,与工资挂钩考核的作用不明显,要促进车间(分厂)指标与工资挂钩考核的正常发展,必须对强化车间(分厂)职能部门经济责任制的有关问题再明确、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