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其经营管理得到了完善和规范,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但由于自身体制、管理、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案件高发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有效防范农信社案件,遏制案件高发势头,是确保农村合作金融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一、农村信用社案件高发的特点首先,案件主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年纪低龄化。二是文化素质低。三是生活奢侈化。其次,案发过程呈现为“四性”特点:一是业务性。即作案人员均以业务过程为载体。以某市农信社…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丹东市辖内农村信用社现有机构总数267个,其中法人机构80个,非法人机构187个,员工总数2456人。1997年以来,丹东市农村信用社共发生大小案件17起,从案件类型分析,员工自身伪造假存单诈骗贷款5起;贷户提供假承兑汇票诈骗贷款2起;员工利用职权挪用和贪污库款4起;员工吸储、收贷不入账4起;内外勾结重复抵押骗取贷款1起;内部职工持枪杀人1起。这些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败坏了农信社的声誉,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一、农信社案件高发的深层次原因(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其一,思想政治防线相对薄弱,党团组织没有发挥应…  相似文献   

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的高发机构。案件高发既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管理和人员素质等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笔者认为,要从源头上防控案件,必须分析发案的内在规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案件防控治理体系,建立彼此独立、相互联系的“五位一体”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及作用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构成农村信用社企业法人可持续、有效运行的内部组织体制和保障组织体制发挥作用的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法人企业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等职能机构;支撑职能机构运行的各项基本管理制度;为适应客观形势变化而适时调整组织机构、修订管理制度的操作性与程序性的保障制度。具体表现为:一是维护企业法人自身运行所必须的组织保障体系,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组成的内部组织体系。二是确保企业法人内部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各项基本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正全面推进。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既是监管者,又是行业管理者的体制,形成国家监管机构依法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农村信用社依法自律管理的“三位一体”的体制。如何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监管实效,应该在转换监管理念、突出监管重点、创新监管手段、建立预警体系、完善法人治理、加强信息披露、规范监管行为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正纪检监察机构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为农发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简称"三不")体制机制。作为农发行纪检监察机构,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稽核审计工作在强化信用社内部经营管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和经营效益,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确保资金和财产的安全,防止经济案件的发生等各方面的作用极其重要。遗憾的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稽核审计工作普遍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其原因何在,对策何在,本文结合本地实际谈点浅见。 一、制约因素 (一)应稽核的机构网点多而散。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方便人民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设置遍布各个乡、镇、村,比任何一家专业银行的机构网点要多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十分分散。新化县信用联社管辖的农村信用社、分社的网点105个,信用站或联站的网点1139个,机构网点总数多达1244个。部分边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漳州市农村信用社积极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加强县联社和信用社班子建设,提高员工素质,规范领导和职工的行为,从而在信用社内部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日按合作制原则规范,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就是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信用社职工人股组成,按照‘咱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为社员服务的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按合作制原则规范股权结构,一方面可改变原来股金单一,数额…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案件频发,特别是大案、窝案的不断暴露,是其内控机制缺陷和失灵的集中反映。相对于其他银行机构而言,由于管理体制、网点布局、服务方式等特殊性,农信社案件防控冶理的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更为突出。构建农信社案件防控治理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从农信社的行业实际出发,筑牢三道内控防线。  相似文献   

10.
金融系统由党组改建党委并在成立党委的单位组建了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于基层行纪检部门刚刚成立,许多工作仍在摸索阶段,有些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不完善,没有把监察机构真正拿到议事日程,使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导致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基层行的经济案件呈上升趋势,而且从这些经济案件所涉及的对象来看,发生面深广,情况也日趋复杂。因此,加强基层行纪检监察工作势在必行。   各级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重视纪检监察工作 1、剖析经济案件产生的原因   由于系统纪检委成立时间较短,某些工作仍在摸索阶段,各项规章制度仍须逐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各级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及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大案、要案高发、频发势头得以有效遏制,案件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相对于国有、股份制等先进银行业机构来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案件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这类机构的案发数量和涉案金额短期内仍将继续存在,案件防控能力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明确规定,把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责任交由省级政府负责,这是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综合各方面意见,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的最佳选择。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后,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如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本文拟从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关系分析中,寻找信用社省级联社发展定位的有效途径。 省级联社处理好行业管理、行业自律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以下七项原则: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几年持续深入地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因长期以来行业管理缺失而积累形成的案件风险充分暴露,阶段性"查堵"和"惩治"取得了良好的震慑警示作用。但作为金融机构,防控风险不是一时之事,必须着眼构建长效预防体系。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结合实际,逐步探索实行"五人联保",不断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0年以来全省农信社保持"零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命运多舛,刚刚成立3年,就四易主要领导,对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改革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08年4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一班人"面对人心涣散、工作停滞、案件高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平稳过渡 ,促进其健康发展 ,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和违纪案件的发生 ,加强对农村信用社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非常必要 :一能促进信用社内部管理 ,防范金融风险 ;二能深化农村信用社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三能促进农村信用社领导干部加强廉政建设。为使离任审计检查工作稳妥扎实地进行 ,收到良好效果 ,达到预期目的 ,在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检查时 ,首先应掌握三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审计过程中 ,应让审计对象讲明情况 ,倾听各种不同意见 ,查证情况要及时向上一级党组织汇报 ,不能凭个人印象和感情来决定 ,…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经历了诞生、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服务业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深入探究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内部控制系统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对策,是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现状,兼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研究》一书,对农信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发展策略做出相关评介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经历了诞生、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服务业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深入探究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内部控制系统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对策,是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现状,兼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研究》一书,对农信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发展策略做出相关评介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监管体制转换正处于重要时期。总的看,各级合作金融和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平稳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及管理部门也接连出现了管理松懈、有章不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突击发放钱物、突击调整提拔干部等问题,给农村信用社正常经营管理和队伍稳定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改革期间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工作,现就当前加强农村信用社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各级合作金融监督和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监督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调整机构设置优化员工结构聂世富,熊煜华,郑克志按照合作制原则设置机构、配置人员,既是农村信用社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合作金融组织的内在要求。为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抓好农村信用社机构设置和人事结构调整,最近我们对湖北省农村...  相似文献   

20.
经营效益是农村信用社作为企业实体必须追求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日益低下的效益虽与整个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但也与内部在管理水平、组织体系和机构布局上存在的问题分不开,管理水平、组织体系和机构布局作为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三大重要内因,如何使之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是目前环境下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