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种植业是最传统的产业,必须在加快发展中助力乡村振兴,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实现现代化。本文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种植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的目标、思路,以及加力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质量兴农、改革强农等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介绍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普惠金融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普惠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农村普惠金融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重点助力农业产业兴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变强;重点助力生态宜居,支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助力乡村变美;重点助力乡风文明,支持乡村文化建设;重点助力生活富裕,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金融科技为“三农”的发展插上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痛点,列举金融科技重塑农村金融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应用场景,并对农村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产品、金融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途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找准路径,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式,从政策落实、项目评估、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20字总要求,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总体要求下,立足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实际,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对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约因素,从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等层面,探讨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提出适应黑龙江省现代大农业发展方向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黑龙江省落地生效。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圆满实现的重要力量,而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领域的飞速迭代打破了原先普惠金融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壁垒,为数字普惠金融向乡村拓展、覆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分析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方法路径及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徽省宣城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着重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难与阻碍,并据此提出宣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产业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本文深入剖析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产业振兴路径:创设有利条件,丰富产业门类,破除链条壁垒,拓长产业链条,激发内生驱动,释放要素活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和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对金融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升乡村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的能动性作用,本文就海兴县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在剖析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现行措施与成效的逻辑基础上,针对性地分析其现行措施中的潜在问题,并就此提出面向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和动力,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运用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起着重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在2018年2月4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更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总体部署。2018年以来,各金融部门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和发展新时期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农村地区金融内外部环境使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和效率面临诸多掣肘。本文基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的实践探索,在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梳理总结政和县以"党建+增信"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提出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主体的发展优势,更加务实有效地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当前我国农业已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道路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金融业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本文通过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围绕回归本源、提升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精准扶贫、化解风险等提出发展对策,助推乡村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金融业做好涉农金融业务的主要方向。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需要金融业的全力支持、广泛参与,不断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乡村振兴局提出要“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全面巩固脱贫攻坚任务、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加快建立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更好地满足广大县域农村差异化金融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新使命新任务,强化工作部署,激发体系活力,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在推动渔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围绕乡村"五个振兴",聚焦渔业绿色转型、高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财政支持黑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级党政组织和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但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些问题依然突出,亟待采取改革创新措施,加以突破和解决。最后,文章提出财政支持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定实施的重大战略之一。这是党中央在做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情况下,做出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体系内涵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包括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等七方面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两大重大决策出台,哈尔滨必须把自身的发展和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作为自己主要责任.哈尔滨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城市规模、人文环境和人才资源,有着对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俄罗斯和东北亚邻国突出的经济、贸易、交通和人才优势,其战略优势是东北其他三个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将黑龙江哈尔滨摆在首位,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发展黑龙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哈尔滨的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