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自1991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起,住房公积金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也在全国蓬蓬勃勃开展起来了.通过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职工购、建、大修住房不仅是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的初衷,也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得以发展、壮大和巩固的基础,随着住房公积金贷款放贷量和放贷时间的不断延伸,其隐患和风险将逐步显露,不容回避.本文就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风险防范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已成为广大城镇职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贷款方式.而住房公积金贷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实施过程中做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深化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具体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06,(11):55-56
2002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普遍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体制,制定了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等各项业务得到加强。但是,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不落实,一些地方管理机构调整不到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突破高限规定,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使用率不高,挤占、挪用、贪污住房公积金等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为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有效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切实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楼市市场发展一片大好,但是在房价一路走高的情形下,住房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关注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这对于缓解买房一族的压力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我国现行的住房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风险。文章将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与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风险,依次促进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孝君 《中国外资》2010,(10):60-60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已成为广大城镇职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借款方式。而住房公积金借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实施过程中做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深化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具体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和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细心的人士能留心观察一下央行公布的商业银行住房贷款余额与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我们不难看出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占比正逐年加大,这说明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20多年后,使越来越多的职工在取消住房实物分配之后,通过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实现了安居乐业,其住房保障作用不用小觑。但在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增大的情况下,风险也开始不断显现,其表现特征及成因如下:一、借款合作项目不审慎,楼宇不能如期完工,借款人开始断  相似文献   

7.
《财政监督》2006,(11):61-62
2002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普遍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体制,制定了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等各项业务得到加强。但是,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不落实,一些地方管理机构调整不到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突破高限规定,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使用率不高,挤占、挪用、贪污住房公积金等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为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有效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切实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利益,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舟山市自1993年6月1日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已有6.6万职工按规定缴交了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0.9亿元。1997年4月,该市政府为扶助职工买房,改善住房居住条件,颁布了《舟山市市区住房制度改革、职工安居住房政策性抵押贷款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每年划拨一定比例的住房公积金用于职工购房贷款。  相似文献   

9.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管理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房价过高导致的购房难等因素使住房公积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带有较强政策性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中低收入职工住房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成为国内企业职工作为购房贷款的主要手段.虽然这为我国城镇中低收入职工解决购房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住房公积金规模的扩大使得贷款风险也在增强,如何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形成作出了阐述,并对如何规避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业务规模发展越来越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在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比不断升高,作为住房公积金监管部门之一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鉴于住房公积管理中心属于非金融机构,在实际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住房公积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如何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维护地方经济金融稳定的提出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自从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在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已显露出来.影响了居民住房和城乡建设。因此,本文通过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方面遇到的瓶颈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随着公积金制度的普及得到了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贷后检查结果表明,公积金贷款还存在着规范性问题、风险性问题和制度性问题.完善公积金贷款管理,必须建立公积金贷款规范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积金贷款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构建科学的公积金资金营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98年下半年起,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普及推广之后,不仅帮助千万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资金困难,而且推动了公积金存款的逐年攀升,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据调查,截止2006年,江西景德镇市拥有1083个住房公积金参制单位,当年新增232个;全市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65857人,当年新增17124人;全市历年累计归集公积金达4.07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2.26亿元。  相似文献   

14.
在房地产市场的起伏中,各种因素导致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存在的风险日益凸显。把控好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控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运营,成为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住房紧张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政府及时推出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由于其不求盈利、政府直接管理的特点,成为了职工的住房贷款首选。但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了越来越多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周道群 《西安金融》2007,(12):63-6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后产生的一项新制度,自建立以来,全国约有3000万职工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和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购房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轨迹中,通过研究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利与弊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已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解决广大工薪阶层住房问题,改善其住房条件起到一定的作用。公积金贷款及公积金存款犹如一辆马车的两个车轮,支撑并推动着住房公积金业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由于其利率低,期限长的优势,已成为职工住房消费贷款的首选。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贷款规模急剧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逐步显现。本文从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存在方式入手,分析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成因,提出了预防和控制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普及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迅速扩大,但随着贷款业务的蓬勃开展,其中存在的隐性风险也逐渐显现,损害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分析防范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必要性,针对当前的主要风险特征提出防范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实现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的长期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由于其利率低,期限长的优势,已成为职工住房消费贷款的首选。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贷款规模急剧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逐步显现。本文从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存在方式入手.分析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成因.提出了预防和控制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