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富汗首喀布尔四周环山,风景秀丽。据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还是个很开放的城市,当时的喀布尔曾被誉为“东方小巴黎”。令人痛惜的是,这座曾经美丽的城市在长达20多年的战争和内乱中,已几乎被夷为平地,而整个国家也是一片破败萧条。一个曾经欣欣向荣的国家是怎么样到如今这般地步的?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发展,一些区域特别是老工业区,由于自身创新能力的衰退而走向没落,同时,在意大利、德国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却出现了一些“新工业区”,如以传统产业聚集而形成的“第三意大利”。在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新工业区,如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的温州市、诸暨市等地出现的鞋业和袜业产品的聚  相似文献   

3.
刘新燕 《价值工程》2012,31(20):73-75
设计依托结合姚店工业区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现有自然条件的前提下,挖掘当地工业历史和文化,营建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具有文化内涵并突出生态型的绿地环境景观系统。为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打造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阮仪三 《上海房地》2006,(11):62-63
利物浦利物浦,早在12、13世纪就是英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是通往爱尔兰的门户。18世纪与美洲有密切的来往,从而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英国工业和海外运输业的巨大支柱。拥有庞大的港口、码头、仓库区。20世纪以来,英格兰南部安普敦港的作用上升及飞机运输业的出现,使利物浦逐渐地失去活力,港口也萧条了,失业率上升,城市也逐渐地衰落。但是,这是英国文化兴盛的历史城市,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在1961年登场成为利物浦人的骄傲。他们的音乐鼓舞着人们重振城市的雄风。凭借着原本就拥有的美术馆、博物馆,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足球、交响乐队也非常受人们的喜…  相似文献   

5.
争吵效应     
纳科尔公司曾经一度是个非常糟糕的企业,那时,它只有一个部门盈利,其他部门都在花钱。它没有明确的前进方向,也没有值得一提的企业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没有人怀疑纳科尔公司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生活从19世纪末起(尤其是在20世纪里)就已经开始具有越来越鲜明的全球规模。其他社会形成的国际因素、物质财富和文化价值不可逆转地渗入某些国家人民特有的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中。在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中,外国的代表机构和设制与日俱增。知识精英和统治阶级变得越来越具有世界主义的思想,即使是广大群众也感受到世界文明对自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的一些学者和企业家开始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掀起了引进外资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热潮,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实践。许多企业陆续开展了理念提炼、形象识别、标识设计等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红极一时。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李莉 《中小企业科技》2007,(8X):267-26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书籍的美感和魅力不仅表现在“封面”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将书籍丰富的内涵与新锐的设计和先进的工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高科技手法巧妙地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理想地完成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任务,赢得市场、争得读者,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书籍装帧设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个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和带动下,企业管理正在进行一场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过渡的革命性变化,文化已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成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闽素。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以先进的文化提升企业管理,以提升人的素质推动企业发展,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崭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的能源、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二战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后,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从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转型的经验看,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完全可以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为了学习和借鉴欧洲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对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树起了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我们也应当看到,曾经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过分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伦序的失常。我们只有在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两个层面和辨证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更好地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曾经辉煌一时的对俄贸易在几年前就已变得十分萧条,许多人都已悄然地放弃了,自寻新路。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贸易大环境下,吉信集团年进出口总额在3500万美元以上,年利税800多万元,董事长兼总经理崔龙吉率领他的商业舰队却创出了一片新天地,每年都有新的亮点,被评为黑龙江光彩企业,黑龙江边境贸易20强企业,被海关确定为A级企业。  相似文献   

13.
面对此生以来从未遇见过的全球经济萧条,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给2009年《南方周末》的新年展望中灰暗地写道:"当萧条过后,经济将会强势增长,还是一个缓慢的恢复,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此刻,我会给后者投票。没有足够大的刺激措施(要用到超过2%的GDP),我们将会有一个恶性的循环:萧条的经济将意味着更多的破产,这将下挫股票,使得利润上扬,损害消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工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城市老工业区遗留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对部分老工业区进行改造,其中就包括一些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工作;城市中老工业区的改造是现在资源型城市建造的重要问题。文章就当前老工业区改造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寻找更加贴切资源型城市建设主题的方案来对此类问题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对资源型城市中的老工业区改造起到一定的作用推动。  相似文献   

15.
“3&#183;15文化”是中国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生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标志性文化。从“3&#183;15文化”的形成及其内容构成,可以观察和体会到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取得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吴晓波 《中外管理》2008,(12):18-18
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逢8必有一次大萧条。更让人吃惊的是,三次萧条的逻辑和结果竟如此一致。  相似文献   

17.
首钢是北京市中心最大的老工业区,其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以首钢老工业区为平台,站在城市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从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科学性的更新改造策略,战略性地解决首钢工业区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力争实现工业区乃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孟奕涛 《民营科技》2008,(9):133-133
高层恶性火灾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肆虐美国、日本等地,而我国则是在近年来较为严重。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与突飞猛进的高层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和发展形势相比,高层灭火救援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对落后,消防灭火救援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已经成为消防部门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探索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术、技术,搞好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武柴所在的古田工业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是武汉市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其周边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业企业1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现在这些厂绝大部分都倒闭了,这些企业在破产时,大多被人们认定是管理不善.整个武汉古田工业区消失了,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去分析这些企业破产深层次的、触及根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     
《一本书读懂美国财富史:美国财富崛起之路》[美]凯文·菲利普斯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版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美国财富史同时也是一部美国富人的政治史,阐述了金钱与权力无法分割的关系,富人和企业集团如何巧取豪夺而不顾大多数人的萧条生活。从18世纪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的财富排名,展现了曾经盛行于19世纪末的财富统治又重现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