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社区商业发展的八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商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日益成熟。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整个商业零售额的比例高达40%。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未来的10年中,我国社区商业的消费将占全社会商业零售额的1/3。社区商业在不成规模到)晋街为市,从小型购物广场到大卖场挺进,彰显了社区商业地产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
代理制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牧野一代理制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国家常见的一种形式。美国批发商业一般由三种主要类型的批发商构成:商业批发商、商品代理商及制造商的分销机构和销售办事处。三种形式分别占批发销售额的比重约为60%、10%和30%。代理形式的批发所占份额...  相似文献   

3.
《商贸与会计》2001,(6):14-15
新民是沈阳市辖区的县级市,全市70万人,90%是农业人口。其消费主体在农村,流通经济的广阔市场在农村。伴随着改革的进程,我们在寻求发展县域流通经济和商业改革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九五”期间,我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年以13.9%的速度递增,高于GDP的增长。2000年末,年消费总水平18亿元,人均消费2578元。二是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全市产业经济的构成主体向流通经济转化。199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3.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33.2%,在三个产业中位居第二。三是流通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流通业的发展为劳动者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1.2万转向流通业。四是市场发育不断完善,城乡经济繁荣兴旺。全市26个乡镇,建设各类商品市场62个,其中批发市场14个。到2000年末,全市集贸市场交易额哒6.7亿元,是“八五”末期的5.2倍。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的今天是美国商业的昨天。看看他们是怎么承担社会责任的吧。 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专门写了一章((IBM与社会》,指出“2001年美国慈善捐款总额已超过2030亿美元(1970年850亿)。而公司捐款总额只有110亿美元,占公司税前总收入的1.2%。自1970年以来……这个比率就没有多大变化……世界其它地亢也很少有公司给非营利组织捐款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4年山东众旺公司传销体系崩溃以后,消费2000元,18个月后可获消费奖金1000元的消费储值理论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诈骗而家喻户晓。但这两年消费储值并没有因为国家工商总局认定其为商业诈骗而销声匿迹,反而正在以其他的形式卷土重来。风靡江苏的鑫上递(新上帝理论)就是“穿上马甲”的消费储值理论。鑫上递只是将山东众旺公司“消费2000元,18个月后可获消费奖金1000元”换成“消费1600元,3个月后可获消费奖金1000元,每月100元分期返还”,可以说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6.
《监督与选择》2009,(10):14-14
最新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封面文章以“如何掌管一个新世界”为题,对在一个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中怎样保持高效的管理提出了见解。整个专题包括了金融、战略、领袖力量、新经济体、立法、应对危机、消费、全球竞争和居家等九个方面。其中“消费”一文中针对的是如何应对厌恶负债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美国人习惯于负债消费。但以后的美国企业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让消费者每月都能付清自己的账单。  相似文献   

7.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网络经济时代就已经悄然来临。网络经济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在社会经济各领域中的普遍应用,使得知识、信息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逐渐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全球化经济形态。许多早期的著作中常称之为“新经济”。实际上早在1997年,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波特就已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这是一种与传统经济运行规律不同的新的经济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百货商业零售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信息,我国大商场的纯利润由“八五”期间的15%,下降到4年前的7%,而现在已降到了3%-4%。1999年,我国239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利润22.2亿元,比上年下降17.4%;其中149家商场总体利润呈现负增长,亏损企业72家,占30.1%,同比上升了11.6个百分点。以商业类上市公司为例,  相似文献   

9.
杜婉音 《河北企业》2009,(12):41-42
社区商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日益成熟。它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社区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务.这些服务有经常性、便利性但不一定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整个商业零售额的比例高达40%。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在10年内我国社区消费也将占到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3以上。2005年5月末.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促进社区商业这个潜力巨大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独立研究机构Synovate进行,由《远东经济评论》杂志推出的第六届“中国精英”调查,针对商业精英阶层的生活、消费方式和人生期望,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近1100名商业精英,为商家提供了关于中国商务人士和富裕阶层不可缺少的最新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人群不断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竞拍“三鹿”商标,不仅是商家的一次商业试验,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考验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说过:“人活着总需要一点精神”,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今,人们在评价一个成功企业时,习惯于探究其成功背后的“企业精神”。美国成功企业多如牛毛,在美国《商业周刊》网站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上,美国企业就有51家,占了半壁江山。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成功主要靠的是科技创新、严格管理、奖惩严明,以上因素构成了“美国企业精神”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谭家铭 《活力》2007,(5):48-48
随着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步伐的加速,发展中国家也把知识作为重要的发展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描述商业活动的产业概念已不再有效。替代“产业”的最佳提法也许是“商业生态系统”。这表明商业运作规则在发生变化,现代思维方式在取代传统方式,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横跨好几个产业。微软就是最显著的例子,它置身于个人计算机、消费电子业、信息业和通信业。横跨四个产业,  相似文献   

14.
《百年孤独》深深影响了中国的一代文字/新闻工作者。也许为了致敬,一本写一家20年企业的传记中充满了“许多年以后”的句子。商业中的人性如此重要,王石《道路与梦想》或德隆“俘获者》都少不了“蓝血十杰》式的笔触。而新闻系老师和媒体主编们担心记者老想憋着写“光荣与梦想》,却连简单的采访都完成不了,就把他们训练成了流水线工人。  相似文献   

15.
“70后”,社会赋予了这个年龄段众多的含义。他们是颇具时代烙印的一代,他们承载了父辈们的踌躇远志,他们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正承受着高度的竞争压力;他们大多已拥有了家庭、事业和固定的收入,无论是仕途或商途,都一路攀升,这群人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支配权力,因此,保险代理人把这群人作为主攻对象。本期客户会客厅,我们走近已入“而立之年”的客户,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消费习惯,帮助代理人更好地与这群客户沟通。本期我们请来的嘉宾为生于1970年的于志霞,听昕“70后”对保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整个美国管理界都在反思韦尔奇和他那个商业年代的基本假设,中国亦然美国(《财富》杂志最近作出一个判断:“世纪管理大师”韦尔奇的时代过去了。整个美国管理界都在反思韦尔奇和他那个商业年代的基本假设,“我们正处在美国式资本主义的转折点”。统治美国商界25年之久的“杰克规则”,正在被颠覆。  相似文献   

17.
《东南置业》2008,(1):43-51
商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城市经济繁荣最终都表现为商业繁荣。商业就像是城市经济的“温度计”。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商业世界似乎只有男性在“独舞”。在半个世纪以前,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加入社会工作。如今,女性已不再是商业社会的点缀,大批富有个性魅力的杰出女性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同时,时代也让她们站在了生活的前沿,引导着社会潮流。商业时代,商业女性以其更耐心、细致、敏锐等优势,为冷冰冰的商界游戏平添了几分温柔。  相似文献   

19.
商业增值税作为增值税的主体税源,在整个工商税收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哲盟近两年的收入情况看,1995年全盟商业增值税入库9,013万元,占工商税收总收入24662万元的36.55%,1996年全盟商业增值税入库7592万元,占工商税收入库26675万元的28.46%,比1995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内生动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商业消费空间高质量发展,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为例,深度画像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发展现状,科学研判了超大城市市场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并基于城市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与历史使命,系统谋划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的发展目标、层级体系、空间布局、实施路径与治理策略,创新制定了“空间规划+实施计划+政策清单”的规划成果,切实支撑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为以规划引领城市商业消费空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创新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