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县级财政处于困难状态,势必影响分税制体制的顺利进行。振兴县级财政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面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我市财政经济的实际,谈点粗浅看法。一、县级财政面临的基本形势1、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高,但占GDP的比重小。近年来,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我市财政收入实现8774万元,1995年实现10686.5万元,1996年实现了14319万元。尽管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相适应,但占GDP的比重不大。1994年为66%,1995年占6.9%,1996年占8.…  相似文献   

2.
2003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84.9亿元。增长21.5%。创1994年以来最高增幅;增收50.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7.4亿元。增长19.1%。高于全国增幅4.1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的排位由2002年的第20位前移到第7位。由中部六省的第4位前移到第2位。全省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双双提高。财政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江西省财政已进入近十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04年新春伊始,江西省委明确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地区竞争优势。仍然是我省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省委、省政府把深化财政改革、壮大财政实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将为推动全省财政各项工作借“势”发力。乘“势”而为。开创新的局面。今年,本刊开辟“理财者说”栏目。并请来了我们的第一位嘉宾——江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幼桃。  相似文献   

3.
1998年,伊盟财政以2亿元的增幅又一次迈上新台阶.实现财政总收入110247万元。比“八五”末的1995年的44410万元增收65837元,增长148.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全盟超亿元旗5个,其中超二亿元旗2个;超千万元的乡镇3个;超百万元的乡70个,使伊盟财政增长速度居全区之首。财政收入总量进入全区第5位,人均财政收入列全区第5位,财政供养人均财力上升到第4位,四年内不仅8旗市及盟本级9块财政未出赤字,还累计消化历年赤字11784万元。  相似文献   

4.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省财政会计精神的基础上,我区“八五”期间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开源节流、立足超收,确保吃饭,适当发展,自求平衡,不出赤字。总的奋斗目标是:到“八五”期末全区财政收到要达到3.85亿元,年平均递增7.9%。围绕这个总目标,“八五”期间全区财政工作努力实现“双创双扭”。“双创”是:一创财政收入新水平。1991年全区收入保证完成2.7亿元,力争2.8亿元。涉县收入要突破5000万元,鸡泽县要上1000万元台阶,其它县也要有明显增长,到“八五”期末,涉县年收入创7000万元,磁县、永年创5000万元,其它县财政收入也要登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全区要有15%的乡镇年财政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二创企业利税大户。今年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百万元以上大户要达到45户以上,其中工业企业要达到34户。“八五”期末,要增加到90户,其中300万元以上25户、500万元以上10户、1000万元以上2户。“八五”期间,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双扭”是:一扭县级财政补贴局面。1992年广平、成安县扭补、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双扭”是:一扭县级财政补贴局面。1992年广平、成安县扭补,1993年馆陶扭补,1994年曲周、邱县、肥乡扭补,1995年鸡泽、临漳扭补。“八五”期末,大名,魏县财政自给率要提高7-10个百分点。从扭补之年起,扭转下来的财政补贴,三年内不予收回,留县专项用于发展生产。二扭企业亏损。从今年起,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要消灭经营性亏损。以前年度遗留下来的未弥补亏损,要用企业超额利润每年弥补20%以上。“八五”期末全部补平。在抓好“双创双扭”的同时,要从严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八五”期末,生产建设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比199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上述目标实现后,我区财政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十年规划顺利实现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2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较好地完成了全省增收节支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据快报统计,2002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6.31亿元,完成汇总预算75.08亿元的101.63%,同比增长12.75%。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46.97亿元,完成任务134.04亿元的109.65%,同比增长18.39%。全省财政支出实现275.96亿元,完成变动预算309.78亿元的89.08%,比上年增支40.49亿元,增长17.20%。一、财政…  相似文献   

6.
宝鸡市地方财政收入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翻番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宝鸡市财税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双双实现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提前实现“十一五”财政规划翻一番的目标。全市财税总收入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5.6%,是“十五”末46亿元的1.67倍;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22%,比“十五”末11.9亿元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的五年。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逐步实现了“两个提高”的目标。财政总收入由1995年的76.3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55.6亿元,年均递增15.3%。财政总支出由1995年的102.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56.5亿元,年均递增18.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9.2%提高到去年的11.1%,增长了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省的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三个历史性突破:一是从1998年到2004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从91.93亿元增加到215.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从46.91亿元增加到103.9亿元,6年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二是全省财政支出由1998年的125.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56.9亿元,年均递增19.1%,6年连续保持这样高的增幅是历史上没有的;  相似文献   

9.
《福建质量管理》2010,(Z2):44-44
记者从福建省财政厅获悉,上半年,福建县级地方级财政收入329.41亿元,增收70.88亿元,增长2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占全省增量的64.3%,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县域财政呈现出规模扩大、增长加快、份额增加的态势,县域财政的保障能力有所增强,也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绥化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目1985年实行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以来,全区财政收支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1995年地方可用财力达10.6亿元,分别比“六五”、“七五”增长了3.毛倍和70.7如人均占有财力1.1万元,分别比“六五”、“七五”增长了近2倍和33.8%.1996年,全区全口任财政收入实现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随着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支出规模也相应扩大,由“六五”末期的2.4亿元,增加到“八五”末期的10.9亿元,增长13.5倍.在保证吃饭的前提下,全区财政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经济和社会事…  相似文献   

11.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是著名的科技城和汽车城:嘉定工业发达,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增加值完成80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6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0亿元。  相似文献   

12.
衣俊卿 《活力》2008,(1):4-5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中小企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340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6%;实现税收205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3%。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2808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6%,实现税收240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0%;实现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3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0%。  相似文献   

13.
赵有良 《西部财会》2011,(2):F0004-F0004
日历回翻到2006年初,当商洛市提出“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在2005年的基础上接近翻番”的目标时,曾有人担心目标能否达到,但仅仅过了两年,到2007年底,商洛市的财政总收入越过了1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收入目标。2010年商洛市财政收入再创新高,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4.
《公司》2001,(10):8-9
金堂是成都市市辖郊县,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点发展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距成都市区 47公里,全县人口 84万,幅员面积 1154平方公里,辖 5个乡,19个镇,l个省级开发区。金堂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年均日照1268.7小时,县城所在地赵镇是千里沱江第一镇。200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5.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46亿,第二产业 22.47亿,第三产业 21.93亿,人均 GDP年递增10%以上,财政收入 2. 015 亿,综合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规模已跨入全省20强。 …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榆林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5亿元,增长3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7亿元,增长24.9%;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90.38亿元,占全市GDP的73%,实现产销率99.4%。实现全部工业税收119.2亿元,工业经济对全市财政贡献率达到75.4%。工业增加值、工业实现利润和利税增长幅度三项指标跃居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在延长能源产业链,实现经济大发展的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洛南县地处华山之南,秦设华阳县。全县辖25个乡镇,381个村(居)委会,14.3万户,46.1万人。县域综合实力居全省中游水平,2008年“争先进位”跃升11位,列全省“前十县”第七。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22亿元,增长9.6%,其中地方收入1.52亿元,增长28.22%。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财会》2001,(A03):32-34
呼盟财政局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了全盟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事业不断发展。全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0年全盟财政总收入完成15.7亿元,比“八五”期末1995年的6.95亿元,增加8.79亿元,增长1.26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盆地丘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辖66个县,幅员面积8.8万平方公里。区内耕地246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7.6%;总人口5053万人,占全省59.9%,其中乡村人口4315万人,占全省乡村人口总数的62.3%。2001年,盆地丘陵区国内生产总值1903亿元,占全省的4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55.5亿元,占全省县级地方财政收入的37.5%。由此可见,盆地丘陵区在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盆地丘陵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四川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83年粮食企业下划地方管理时,锡盟粮食企业亏损指标为1991万元。六年来地方财政年年增加补贴金额,到1989年底用于粮食企业亏损补贴累计达15966.5万元,但仍有超亏挂帐5712万元未作处理.占锡盟当年财政收入的70%,预计1990年底粮食企业超亏挂账将达1亿元以上,比锡盟当年预计财政收入还要高出10%以上,地方财政已处于难以承受的地步,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再过三年锡盟将要达到2.5亿元左右的挂帐,达到全盟财政收入的2倍以上。这种发展势态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已到了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否则,这样长此下去.势必要把财政压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受经济形势和经济效益的制约,财政资金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平衡预算的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地方的财政,由结余变为赤字。然而,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这个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地广人稀,基础薄弱的边远地区,却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财政状况正在从困难到好转,财政赤字从有到无。黑河地区所辖7个市县,“七五”期间,全区财政收入由6000万元增加到1.9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4.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1个百分点;财政自给水平由63%提高到86%,高于全省补贴地区自给水平10个百分点;财政赤字也由1116万元变为结余222万元,成为全省第一个不仅1990年当年无赤字,而且消化了历年赤字挂帐,作到县县平衡的先进地区。黑河地区为何能够由赤字变为平衡,从困境走上坦途?调查表明,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都较好地解决了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