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善”文化贯穿古今而不衰,它渗入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化在每个民族成员的血液之中,成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我们常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像五十六朵花一样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上,璀璨艳丽、斑斓多彩。在这种异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道”、“善”的精神追求,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华各民族共同生命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农历的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千百年来,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流传…… 曾几何时,中国文化出现断层,西方文化承虚而入。洋“节”东进,传统消退,直到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人们才惊醒。于是,国人大声疾呼,保卫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节日回归,重振民族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3.
郝佳荣 《魅力中国》2011,(21):80-80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程,中国戏剧发展逐渐出现了“瓤世纪戏剧兴盛”以及“新世纪戏剧衰亡”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的对错不置可否,但归根结底,戏剧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审时度势,综合刨新,绝对不能使得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戏剧在迅猛发展的政治、经济洪流中湮灭。  相似文献   

4.
文章反省和批判近来所流行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世界宗教会议所提倡的“世界普遍伦理” ,论述这两种观点来源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普遍与特殊互相分离二元论的思维模式 ,或过分强调普遍主义、或过分强调特殊主义 ,并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普遍与特殊相融合的思维模式 ,来探索人类各民族既保存其特殊性又具有整体性的世界伦理 ,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可以提示着一个人类文明将来要追求的良好方向。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只憨憨的、勇敢的、有上进心的、好奇心强的猫,他的口头禅是:“错了怕什么,错了就要面对,错了就要改正。”如今,一只中国的“淘气蓝猫”杀出洋动画的重重包围,异军突起。众所周知,美、日做的是娱乐卡通,蓝猫做的是知识卡通,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它改变了中国父母们对卡通片的成见,形成了两代人对现代流行文化少有的高度认同,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卡通产业所散发出的巨大经济魅力和他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久前,记者慕名来到蓝猫的生产制作基地——湖南三辰影库卡通节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看看这只“淘气蓝猫”是如何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继而强大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传统文化中有“物哀”、“幽玄”、“空寂”、“闲寂”、“好色”等审美意识,但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日本文学、艺术、演艺等方面广泛存在的“好色”审美意识却并不熟知,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解。因此,正确解读日本“好色”审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于深入了解日本文化或进行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俗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地人们特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对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本质意义和习俗信仰功能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的相似和共同之处,并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罗霞 《魅力中国》2014,(9):95-95
作为要与国际接轨形成中国风的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我们中国风的设计才能真正走上“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李魏 《走向世界》2010,(23):72-72
在三场半决赛中与白淑湘一同担任评委监审的中国舞协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少将刘敏,对于荷花奖的校园舞蹈大赛拥有自己的评审标准,而她提出的“校园舞蹈大赛应该鼓励契合孩子年龄和天性的舞蹈,而不必一味追求专业技巧水准”的观点,也成为本届大赛上的热门议题。  相似文献   

10.
“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自强、振兴的动力,是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之魂。“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健康的时代风貌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杨敏  王勇 《改革与战略》2008,24(7):129-131
“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身体运动内容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检索、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重视本民族、本地区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这一“活性传承方式”,对“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化、多样性的体育教育传承的新思路研究,以此较好地完成既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这是时代的诉求,这是国家的寄望.而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这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推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了引起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县于11月23日启动了“2017年中小学教师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在本次培训开班典礼上,县教委副主任丁盟宗同志强调了组织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这次培训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的重要体现,又是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同时又是解决“道德缺失、信仰缺失”等现实问题的理性选择,更是为了提升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我们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3.
胡恩生 《辽宁经济》2001,(12):32-33
近年来,在我国的各大中城市中,超市企业异军突起并逐渐引人注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比较好的体现出一种现代的新型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并顺应了现代社会生活中节奏加快的时代潮流的要求。同时,它还更能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一种“文化觉悟”,反映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人们从追求“单纯经济效益的观念”向追求“综合效益观点”的迈进,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本文拟以超市企业经营这一特定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促进为契机,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研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能性,进…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这是时代的诉求,这是国家的寄望。而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这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推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了引起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县于11月23日启动了“2017年中小学教师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在本次培训开班典礼上,县教委副主任丁盟宗同志强调了组织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这次培训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的重要体现,又是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同时又是解决“道德缺失、信仰缺失”等现实问题的理性选择,更是为了提升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我们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能成为本次培训学员,我深感荣幸,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感触极深。本次培训,专家们以“道”与“德”为核心,引经据典,博古论今,用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并结合实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公民社会的粘合剂。“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我们追求的“和谐”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的和谐,但笔者认为“和谐”首先是思想、精神的和谐。要实现思想、精神的和谐,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媛 《魅力中国》2011,(21):335-335
艺术风格是艺术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艺术设计风格,一般是指艺术设计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个性,这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审美观念、素质层次、民族文化的总体需求与反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就在中国年青一代设计者中存在一种轻浮的“时尚”之风,认为在设计中就要追求“新”、“奇”。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风格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不依具体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而转移的走向。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注重学术和文化的交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人才,更注重追求的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融会吸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的目的是引导各民族共同创造人类文明,以及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应该由各民族共享,这是作为一个自尊的主权国家或一个具有个性的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西方化”的观点是不科学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一、既要反映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又要充分体现民族的意志:二、要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相适应;三、要施行法制管理,要坚持独立性、开放性、选择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田佩芬 《宁波经济》2007,(10):43-45
和谐文化的灵魂来源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弥勒文化是在吸收外来佛教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人和”理念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一种诠释。注重文化的民族特色的传承才能在新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文化是保持民间舞独特个性的核心,它是该民族的传统积淀,在发展中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具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是被包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民族独有的文化,其中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含着物质基础与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郭娟 《魅力中国》2014,(23):91-91
一、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概念的提出 “藏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个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古往今来,羌族的存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失的。从族群上来说,该走廊内的各民族均与历史上西北羌人有族源关系,从地域上来说,岷江上游羌族所居地域为藏彝走廊南下开口处,羌族在该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尔玛文化,且羌语为“藏彝”为走廊内四大语支之一,故我们可以从保存着非常深厚的古羌文化基因的羌学的角度,结合藏彝及其它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提出“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