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许少强 《上海金融》2003,(11):38-40
本文从国际货币理论出发,提出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和世界货币是相当不同的概念,人民币执行国际货币职能是以相应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为前提的;并且,人民币在多大程度上开始执行国际货币职能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进行评估。同时指出,现实中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和流通并不反映了人民币的国际货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哲英 《中国外汇》2014,(13):69-70
多重因素制约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有待增强。一是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在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央行货币互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人民币在境外实现结算的职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接受程度。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进一步扩大货币互换协议对签署国家、地区及货币当局的覆盖面。二是跨境交易对象对国际结算货币的选择偏好短期内难以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此为底层技术支撑的法定数字货币应运而生,我国目前对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在国际社会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法定数字货币的跨境流动是数字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数字人民币在国际数字货币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从法学角度对数字人民币跨境流动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为我国数字人民币未来的跨境流动提供法律规则构建建议,以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数字人民币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逐步成为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金融交易和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2011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正式推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此启动。背景和历程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为国际市场广泛接受,这个国家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小娜 《中国金融家》2011,(11):142-143
人民币国际化概念由来已久,但真正拉开人民币国际化帷幕的却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它使世人进一步认识到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更让国人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转变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到目前为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主要从8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杨措 《青海金融》2023,(3):15-22
本文将外汇储备纳入货币国际化币种选择模型,考察发行新兴国际货币的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对其货币国际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汇储备规模对国际货币金融计价能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外汇储备对货币国际化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同时存在,对金融开放度较高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该研究结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管理具有启示意义,建议以货币国际化思维推进外汇储备管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契机,提高外汇储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尽管尚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但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已具备现实基础,我国应充分利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契机,积极发挥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主导作用,着力买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盛明 《时代金融》2012,(36):124
为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使人民币成为与美元等主要货币一样的国际货币,我国全面启动了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本文从人民币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现状从发,阐述了人民币距国际货币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9.
张森 《海南金融》2013,(4):23-27,44
从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一是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货币;二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使人民币有望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投资货币;三是与相关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将走一条以贸易为突破口、以金融市场为依托、以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自主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黄金的金融属性、贮藏功能和国际清算功能在传递中国黄金市场信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应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上海金”基准定价的推出对于我国货币信用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分量的迅速提升,以及金融危机的升级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推上了争议的风口浪尖,人民币正在作为一种新的力量展现于国际舞台:中国开始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先后与韩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签署总额达46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人民币国际化开启破冰之旅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诸多条件和一定过程,只有把准备工作都做足、做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对外经济往来中越来越多地发挥国际货币职能,若干年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以及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软实力强大的标志,而且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了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要保持币值稳定,同时极有可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人民币近期贬值并不是意外事件,但人民币贬值未必就是利空,海外机构主体将逐步配置更多的人民币资产,维护人民币稳定甚至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动力也不可小觑。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单一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环境,要使当前经济环境良好运行,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保持币值稳定,则应该采取政策联合搭配使用,才能达到期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之一 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国际货币体系迈向新阶段 【事件】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纳入人民币的特别提款权(5DR)新货币篮子正式生效。IHF总裁拉加德发表声明称,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强劲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新的513R货币篮子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五种货币,人民币权重为10.92700。IHF每周计算新SDR利率,人民币代表性利率为3个月国债收益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就是该货币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国际市场的交易货币和国际资产的储备货币的过程。2009年4月,我国政府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了官方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前,虽然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和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的思想由来已久,中国是长期以来全球唯一只用外币结算的贸易大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风险,引发全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也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2009年3月,  相似文献   

17.
戴道华 《金融博览》2013,(19):48-49
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兑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乃至新兴市场货币几乎全线大幅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强势尤为突出。截至9月6日.Bloomberg的交易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货币(G10)兑人民币汇率全线下跌,其中五大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兑人民币跌1.9%,欧元跌21%,瑞士法郎跌4.2%.英镑跌5.6%,日元则跌142%。  相似文献   

18.
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看,首先是实现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的功能,其次是投资货币,然后是储备货币。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考虑人民币国际使用数量的问题,还要注重人民币国际使用质量的问题。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不仅要考虑贸易功能的问题,还要考虑投资功能的问题,在贸易和投资功能均成熟后,人民币在使用上才能越来越国际化,才有可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体系仍然不稳定,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模式应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共同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并存,即"3+1+n"体系。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与此同时,应苦练内功,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主权货币向国际货币演变过程中,其货币的各项职能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货币的支付手段等基本职能是决定货币跨境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货币的储备、汇率“锚”等调控经济的职能可以强化国际货币的国际使用范围。在当前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下,在同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地区渐进的推进人民币的基本职能有利于减少人民币直接国际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缺陷.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