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何青洲 《经济师》2012,(5):51-53
当前,中国的司法改革面临不知往何处去的迷惘,作为当代中国司法传统的人民司法被重提。人民司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价值取向。人民司法的内蕴重在人民,人民的内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决定着人民司法的内蕴。通过解读人民司法的内蕴,对司法改革的方向有些许把握。  相似文献   

2.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开是中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司法基本原则。司法公开具有提升司法能力、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等价值功能。当前南京地区法院正大力开展"十万群众进法院"活动,作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活动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减少社会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司法保障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制度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在循环经济司法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但在案件的受理、审理、判决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以此为背景,文章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对司法解释、司法水平和司法环境的需求,分析了循环经济司法现状与需求的差距,指出应通过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建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司法者素质,优化司法资源,改革司法体制,加强司法监督,逐步满足循环经济建设对司法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解决环境纠纷的最终手段,环境司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环境公益上的重要功能是无可替代的。然而,现实中的中国环境司法却处于效率不高、能力不强、作用有限和效果欠佳的窘境。原因是目前中国环境司法效能依然受制于司法技能不足、法律依据不够和司法独立有限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制进一步提高环境司法主体的司法能力,发挥环境司法能动的积极作用,拓展环境司法的引导功能和加强环境司法指导监督等,不断提升中国的环境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6.
蒋昊 《发展研究》2008,(2):97-100
英国取消独立的衡平法院之后,衡平司法管辖权是通过法官引用衡平法格言作为裁判依据来实现的.本文通过介绍英国衡平法格言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展示衡平法区别于普通法的特质与衡平司法在英国司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衡平司法对中国司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信力是继"三权分立"后兴起的新概念,指的是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我国的司法公信力建设还不完善,法院行使司法权力的信用度不高,民众也对维护公平公正的司法权力不够信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经济学分析司法公信力,有助于客观而长远地看待司法公信力,兼顾公正与效率,促进信用信任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现代司法理念是支撑和推动司法改革的本源性因素。司法主体对司法过程进行价值判断,进而认识司法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确立现代司法理念的过程。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及其价值定位本质上为司法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红心 《经济师》2009,(12):71-72
司法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但也不能据此夸大司法调解的作用,因为在司法调解实践中,司法调解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我们理性地审视司法调解并采取有效的创新举措,是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龚丽萍 《发展研究》2006,(10):109-111
本文阐述了司法公信力的概念及其四个要素,即司法权威性、司法独立性、司法公正性、司法信仰;指出我国目前民众对司法所拥有信任与依赖程度较为簿弱,并从文化传统及社会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司法体制因素等三方面探求其因;从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治国理念,加强程序立法,加强法律的稳定性、严密性、前瞻性和公众认同性,从程序制度上堵塞干预法律的漏洞、强化制约监督机制,加大司法改革等方面寻求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司法能力是一个内容丰富、含义广泛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司法道德、司法品格、司法方法、司法环境、司法效率、司法质量、司法效果等。它是法官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合的、综合的和全面的司法能力的有机统一体。法官的司法能力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而法官的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则构成了法院的司法能力。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是指法院作为整体认识和把握司法规律.运用司法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素质、方法和技能,具体而言就是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遵循司法审判工作规律,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依法独立审判职责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困扰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些陈痈痼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司法定位的长期偏差,价值认识上的失衡错位,司法机制的泛行政化倾向,司法效率亟待改善,司法环境不容乐观,司法保障欠缺等问题表现突出。司法工作应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为目的,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与稳定。司法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其"定纷止争"功能必须突出。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是中国的审判机关,同时也行使国家司法监督权。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司法审查的形式来实现的。但目前在中国行政立法享有司法豁免权,这就使行政法治成为一句空话。从美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将中国的行政立法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是十分必要的。要想真正实现行政法治,首先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权;其次要明确司法审查中人民的审查要件、审查对象及审查标准;最后要提高法院的在司法审查中的地位和司法上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董皞 《开放时代》2002,(1):48-59
文章从分析设置司法功能的目的入手,指出为达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的司法目的,首先要依靠司法公正。而作为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与作为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成为导致司法不信任的口实,从而影响人们对司法判决的信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制度权威、法律权威与法院权威、法官权威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司法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李茂久 《经济师》2014,(2):71-73
刑事司法的主要功能在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刑事司法关键环节是两大任务即定罪与量刑;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在本源上起源于启蒙时期的价值理念,这也成为构建刑事司法公信力的理论基础;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在实质角度上取决于定罪的准确与量刑的合理。同时在形式角度来讲,透明公正的刑事程序保证刑事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虽然如今距“齐玉苓案”已有十一个年头,但有关宪法司法适用的讨论始终未淡出人们的视线。没有司法适用,宪法只能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国家就不可能实现宪政。但是目前宪法司法适用在我国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障碍,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将从本国实际出发对宪法司法适用概念、宪法司法适用争论、宪法司法适用困境、宪法司法适用出路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3,(29):272-273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5个省份司法活动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内的司法合作和司法配合的状况不是很理想,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十分有建立的必要性。首先,统一的司法制度无法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要求。其次,建立区域司法机关不具有现实性。再次,建立司法协调机制是中原经济区的必然选择。最后,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是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修改<公司法>是为了让<公司法>更好地适应公司经营的需要,我国<公司法>在适应公司的同时也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这也是此次<公司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从<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入手,以现行<公司法>与企业管理的相互适应性为目标,寻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谢成强 《时代经贸》2012,(24):193-193
金融司法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金融司法环境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和重视。但是,过去,人们把金融司法环境难改善都归罪于司法部门。经过深入调查,金融司法环境难于改善除了司法一家部门的原因外,还有地方政府、金融部门自身以及案件本身等多重原因。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司法环境难以改善的深层次问题,提出要健全组织、成立机构、建立机制、加大投入等对策措施,建立优化金融司法环境长效机制,来构建和谐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