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促进我国政治学繁荣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治学所具有的功能以及价值内容。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能够更好的为党与国家发展服务。真正意义上促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协调发展。结合当前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我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具备了充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条件。同时,想要真正意义上构建我国的政治学话语体系也需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与总结有关经验。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挖掘以及整理相关政治思想当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大胆的学习与借鉴有效成分实现任务。  相似文献   

2.
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引入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盲目模仿其他学科"方法驱动型研究创新的成功之道"也影响本学科的研究选题定位和研究结果的信度,同时,忽略不同研究方法内在不足会造成比较政治学学科影响力的下降。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被忽视即为一例,无论是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还是定量研究中的变量确定,由于研究过程中所选取案例或变量样本对总体不具有代表性,进而导致被低估"关联效应"或伪因果机制,形成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情形。伴随研究方法的发展,如何有效识别从而规避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差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作者基于深入探讨选择性偏差的定义、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在研究中识别选择性偏差存在,旨在澄清学者对选择性偏差认知误区、深化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认知、促进比较政治学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进而推动学科研究进步,亦为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规避等进一步探索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臧雷振  陈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4):137-153,159,160
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引入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盲目模仿其他学科"方法驱动型研究创新的成功之道"也影响本学科的研究选题定位和研究结果的信度,同时,忽略不同研究方法内在不足会造成比较政治学学科影响力的下降。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被忽视即为一例,无论是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还是定量研究中的变量确定,由于研究过程中所选取案例或变量样本对总体不具有代表性,进而导致被低估"关联效应"或伪因果机制,形成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情形。伴随研究方法的发展,如何有效识别从而规避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差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作者基于深入探讨选择性偏差的定义、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在研究中识别选择性偏差存在,旨在澄清学者对选择性偏差认知误区、深化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认知、促进比较政治学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进而推动学科研究进步,亦为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规避等进一步探索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力求建立一种俄罗斯政治的研究路径。全文分析了政治学相关理论范畴和俄罗斯自身因素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应该把握俄罗斯政治转轨的整体进程 ,结合俄罗斯现实政治因素和历史文化传统 ,研究俄罗斯宪政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相似文献   

5.
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从产生至今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学从产生至今先后经历了伦理政治观、神权政治观、权力政治观、决策政治观和管理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与原有的政治学概念和范畴相比,政治角色理论更加详细地揭示了政治过程中行为主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在履行公共职能时,公职人员中常见的角色冲突。本论文从公职人员的角色概念起笔,将社会学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引入政治学领域,从而更以便让政治分得进行整治分析,对公职人员的角色冲突进行深入研究,并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提出能合理处理角色冲突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了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翔 《魅力中国》2009,(29):222-22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很难接受这些深奥的理论,在此我就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分别简明扼要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对广大学生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侯伊莎 《改革与战略》2005,(11):133-136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了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立国 《理论观察》2011,(3):116-118
随着社会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须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征,构建基于职业化取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建立通识课程、通用能力、学科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统一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实践课程贯穿其中,突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差异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萌 《魅力中国》2014,(1):40-40
政治现象古已有之,所以对于政治思想的研究也存续千年。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就将政治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来对待。及至19世纪末,伴随着社会学科科学化浪潮,政治学也在逐渐经历科学化过程。在20世纪40年代,政治学方法论的爆炸式革命,从此之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政治学彻底科学化。由此,政治学科学化的现象,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国际学术界的发展潮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把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这两个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致力于将政治、政策、内政与国际事务融合一体的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学院下设国际政治、行政管理、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四个系和公共管理教育中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政治文化的战略选择是要通过在单位层次上进行继承创新,经过多路径向全球发展,从而构建体系文化,以维护中国文化主权完整、积极参与引导国际新秩序构建。中国政治文化全球战略营销是实现全球发展战略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作为一个尝试,作者从全球战略营销的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治文化全球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政治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态化是我国当前政治建设的最佳状态。我国的政治结构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纵向维度,以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为横向维度。将纵横维度的政治生态处理得当就能建立我国生态政治的框架。本文明确了中央与地方、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如何构建两维度的生态关系,希望我国的政治能如和谐社会一般生态循环,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5.
政治学方法论在涉及到客观性与价值问题时总是会使自己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当中。伴随着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种事实与价值的论辩似乎远远没有结束,理解这两种方法论的对立与统一是政治学发展和成熟的前提。相比于国外,国内政治学方法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理清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思路,全面把握有关政治学方法论的各种观点对我国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对原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对外来的和新生的道德观念予以剖析、扬弃,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是以德治国的当务之急。我们在构建新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其规律,处理好以下四个辩证关系。一是依法与“立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立德育人,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两者虽然属于不同范畴,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国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的一方重镇。早在1983年,学院就取得了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8年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在政法大学的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科发展史上,钱端升、吴恩裕、楼邦颜、杜汝楫等老一辈知名学者曾先后任教于此。目前我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界有着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多人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等学会理事,其中有1人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1人担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1人担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学院下设政治学所…  相似文献   

18.
崔家善 《黑河学刊》2007,(5):112-113
促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构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制定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科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明确认识学科定位、总体规划、教师队伍、科学评价等学科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无法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教育生活化背景之下,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在全社会内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化及大众化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生活化的定义及其特征,提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体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几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新农村建设有着独特的政治背景、政治学含义,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其功能主要是为建构现代国家创造条件,实现现代化建设与国家整合,实现政治合法性、合利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实现权力分散、权利多元与农民发展;其举措可以从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最终使新农村建设走上新国家、新城市、新农村、新农民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