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生物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在国际上存在不同意见,尚无定论.对转基因食品做出标识,是为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种中去,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技术突破了自然资源的限制,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全球农业的深刻革命,但转基因技术也因此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欧美两方长期以来争执不下.长期以来,在欧盟转基因作物受到严格的控制.欧盟国家在转基因作物研究和栽培方面处于弱势,种植面积仅占世界总面积的0.3%,在产量高、价格低的美国转基因作物面前,欧盟处于弱势.1998年10月以来,欧盟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不能得到科学证明为由,冻结了新的转基因产品的上市.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陆地面积只有377880平方公里,全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3%,可人口却有约1.3亿,加之资源贫乏,日本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每年要从美国、加拿大进口大量谷物和大豆作饲料或加工成食品.而美国和加拿大是转基因作物大国,并且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没有分开贮运,日本进口食物和饲料中含有转基因成分无疑越来越大.日本政府一方面加强对生物技术的宣传,同时也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并对某些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制度.  相似文献   

4.
植物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规律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8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植物转基因技术,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可精确改造植物,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改良品质性状等,同时能够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缓解不断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将成为21 世纪解决食物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手段,转基因农作物将占据21 世纪主要农产品的大部分市场。自1983 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面世以来,国内外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飞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已是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占有已成为国际上的竞争制高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安全性仍是能否产业化的争论焦点,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而植物抗逆转基因技术仍是目前的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利用转基因谋求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最广泛的国家,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66%.据报道,去年美国多数农作物种植面积都比前一年有所减少,但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却有增无减,大豆的种植面积5400万英亩,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74%,而头一年只占68%;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32%,为2530万英亩,也大大高于头一年的26%;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1050万英亩,约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1%,超过了头一年的69%.目前美国的零售食品中有60%以上含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也吃转基因食品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巨大优势,推广非常快。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有55个国家批准了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销售。其中最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球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2%,转基因棉花占全球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7%。  相似文献   

7.
由于公众的反对,欧盟不得不尊重消费者意见,通过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严格审批及管理机制等,从法律和制度上避免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14年之久,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数十亿之众,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近日,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  相似文献   

9.
最近,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of Malaya)罗斯利·欧玛(RosliOmar)博士撰写了一份关于转基因工程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了基因工程、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农业和人类健康带来的种种危害,甚至建议最好禁止所有的转基因作物,值得关注。罗斯利·欧玛博士在文章中谈到了这样几种危害。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种植快速扩散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植物的产品,什么是转基因植物?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有利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内,使之获得有利的生物特征,从而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斌 《发展》2003,(3):69-69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一方面为农作物的持续增产和解决粮食短缺等问题展示了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却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构成潜在的风险与威胁。因此,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直是全球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全球性发展,使得尽快制定生物安全的战略和对策,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显得日趋重要。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国际社会为了防范转基因生物潜在风险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已于2000年1月制定并通过了《卡塔赫纳生…  相似文献   

12.
韦凯 《魅力中国》2009,(11):45-45
植物基因工程是指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植物体细胞内进行天然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通过一学期研究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晏紫 《东北之窗》2014,(12):6-7
正【名词解释】转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把某个基因从一种生物中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另一种生物就因此有了植入基因的"功能"。杂交只能在同物种之间进行,转基因却可以在完全不同的物种之间进行。目前世界上流行的转基因植物为两类:抗除草剂、抗虫。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入本来存在于细菌体内的"BT基因",使植物本身产生杀虫剂。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于决定基因位置的"启动子"、"终止子"和要转入的基因本身。一般通过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可以确定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转入基因很多,Bt63是华中农业大学抗虫稻专利基因。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广泛用于生产转基因和农作物。转基因食品在其生产过程和内在品质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但人们对其食用的安全性却心存疑虑。近年来国际食品贸易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世界各国及有关组织已经重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目前正在讨论制定转基因食品的国际安全标准问题。有的国家目前对这类食品实施食品标签的特殊标地管理。  相似文献   

15.
吴庆懿 《魅力中国》2014,(27):25-25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有限与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粮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技术创新立国,走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一些国家用转基因技术来改造农业品种,并推进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因此基因动物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制定转基因动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大多还停留在一些数字或文字概念上,诸如"我们每年可能要吃掉2000万吨的转基因食品"等,但我们是否一定吃过甚至是天天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呢?也许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  相似文献   

17.
植物是寂静的,它静静地生、静静地长。然而,就在人们司空见惯不知不觉间,它们开始了突变,发生着一场类似于工业革命那样大规模的令人震惊的绿色革命。这场革命来源于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发端于转基因植物的出现。 转基因植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含有抗性基因的转基因作物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开始了植物抗性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农产品产业化应用于1996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转基因作物产品也从早期的抗虫、抗除草剂等初代产品转向提高产量、提升营养品质等二代产品。虽然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高产量的产品不断的研发成功,但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抗转基因作物风险能力技术水平的差异,以至不同国家对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观点霄壤之别。文章在总结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对转基因产品政策态度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并对我国转基因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将由信息经济时代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将首先在农业和医药产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从转基因水稻到转基因玉米和麻疹疫苗风波显示了大众对转基因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担忧。在经济利益诱导下,科学界的舆论可能使得上层难以分辨科学的真伪。应当高度关注西方国家以和平方式推进的"基因战争"。基因工程研究仍然应当得到强力的支持。但是,在应用方面必须慎之再慎。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前景,并最终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购买意愿、支付意愿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国内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和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