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水墨的难定义,操作方式的光怪陆离,使得处境尴尬。多媒体技术、摄影、装置……这些看起来新潮的当代艺术创作形式似乎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毫无关系,那么当传统的水墨画插上当代艺术的翅膀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答案是:当代水墨画。"实验水墨""抽象水墨""观念水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9,(17)
现今中国当代所存在的建筑多数是受西方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而来,对于中国本身的古代建筑体系继承并不多,最终造成了国内的建筑受到西方建筑影响过多,对于自身的文化无法展现,当代的中国建筑师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不断探索古代至今的国内建筑的"灵魂",具体他们会从传统民居、寺庙、园林等多方面寻找灵感,以达到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道路的目的。本文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找寻灵感的建筑设计师为对象作为出发点,具体研究如何将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相关理论。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3.
黄巍 《中国电子商务》2014,(19):222-222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向高增值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智能化建筑正是当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产业本身,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最典型、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商》2015,(12)
我国的住宅建筑形式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从建国初国家物质匮乏所建的生产型住宅"干打垒"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所建的钢筋混凝土商品房,住宅形式经过了很大的变迁,以"单位大院"为代表的住宅区见证了这一改变。本文选择对西安市临潼区传统企事业单位自建的143栋被拆除和将拆建筑进行抽样调查,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作出准确描述和分析,测算出既有住宅建筑的寿命以及人们对住宅建筑寿命的理解,为地区住宅建筑的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工笔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曾有过极其辉煌的时期,从战国时期到宋元臻于完善且达到顶峰。当代中国画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潮流中,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独特的样态发生了比较传统的较大的变化,因此,不少的理论家提出了"工笔画现代性"的命题。根据当代工笔画发展的现状,认真梳理从传统工笔画到当代工笔画发展的脉络,把握当代工笔画创作的特点,从而在深入了解认识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学习西方绘画用色之方法,以丰富中国工笔画色彩语言的表现,在中国工笔画创新的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当今社会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逐渐树立起来,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人们不再盲目的认同西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式风格"在各种场合被频繁的提出和讨论。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观唐"被当做一个"中式风格"样本受到了大众媒体和学术研究的关注。下面结合个人的设计过程,对"传统院落式住宅建筑"谈一些笔者粗浅的认识。在中式风格的设计中,我认为最要摒弃的就是对于传统的抄袭和仿造。由于当代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也促使着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不断融合,但这并不能掩盖文化的多样性带给人们精神生活的更丰富体会。中国当代水印版画作为传统民族样式血脉的延伸,正在以它自己的方式融入这个时代的洪流中。现代的版画家们即保留了传统水印版画的独特民间特色,又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使其从技法上更趋于精良,从思想上更趋于深刻,从形式上更趋于多样。  相似文献   

8.
《商》2015,(4)
建筑立柱它是我们的建筑室内中重要的装饰部件,它的装饰的形式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对造型的设计可以体现出设计对象的美,可以让人从超强视觉感官中进行传达和审美,建筑立柱的大与小、薄与厚、直与曲、高和低、宽和窄等方面组成的造型的状态被叫做"形态"。在我们传统的概念中,建筑立柱的装饰造型是抽象的形态。在建筑立柱装饰造型的设计方面,目前重点是美观,具体掌握运用点、线、面、体等形态和抽象的立体立柱的形态。同时,建筑立柱造型的好与坏直接会影响到室内整体的空间美观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室内的建筑立柱的造型和装饰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简单的讨论,并结合室内建筑立柱设计和室内空间氛围需要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筑的形与式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是统一的思维整体.形式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形式是功能的载体,建筑的功能要通过建筑的"形式"去实现,建筑的思想、观念、意义也要透过"形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8,(1)
通过本文对两栋建筑的比较,了解不同地域之间折中主义建筑形式的差别。通过调研、拍照等方式,对相同功能性质的两栋衙署建筑相比较,并通过两座建筑在历史沿革、建筑形式及其立面形式、设计手法上总结出不同点。以便更深层次的探寻相同建筑形式中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得出折中主义建筑存在地域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LOFT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已经成为了创意产业园区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旧工业建筑为对象,进行拼贴式的改造,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本文对LOFT与创意产业本身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拼贴"为切入点分析了两者结合的方式及过程,最后概括了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小区住宅以中高层为主,建筑体量及空间有序,小区规划采用"围而不合,分而不断"的组团形式,大面积开放公共空间、标准尺度的组团单元进行人性化规划。空间序列连贯丰富,功能空间互补性好、户型经济合理,组团中采用北方传统的围合院落组织空间,私密空间通过台地形式与过渡空间及社会空间进行界定,立面风格中引用"黑、白、灰"民宅建筑的传统基调,加以现代符号进行设计,本设计规划前期曾与德国阿斯曼·萨罗蒙建筑与规划事务所共同完成。设计目标:力求用传统的空间符号打造新时代的宜居、有特色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3.
王家大院是我国清朝时期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由历史上的素有灵石县的四大家族之一称号的静升王家在清朝时期建成。王家大院的建筑的规模宏伟,它包括"五堡"、"五巷"和"五祠堂"。其中,"龙"、"凤"、"麟"、"虎"、"龟"、这五大吉祥瑞兽的造型是王家大院"五堡"的院落分布形式。王家大院的建筑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以上。宅院不仅仅体现了北方传统民居的特色,更是我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4.
余琨 《信息与经营》2011,(9X):128-129
<正>有人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和生活方式,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在互联网时代中,地球变得越来越平坦,我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超乎想象的改变。而城市的建筑和生活方式,也经历了独立到融合的变迁。在异域人文与本土风格相交的碰触中,建筑随着时代的历练不断适应着都市多元化的需求与价值观,并孕育出适合于时代的建筑"混血儿"。放眼世界,我们经常能看到建筑艺术与文化相杂糅的  相似文献   

15.
张有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322-322
中国的风景园林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沉寂了一百年之后再度兴起。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形式和手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环境的营造,传统园林如何继承和创新,以及如何创造出"现代中式"风格的园林仍然是当代设计师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引言:有人说建筑是批判的历史。的确,关于中国当代建筑我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探讨。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建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程?中国建筑创作在借鉴西方的道路上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现代与传统如何调和?保护与重建孰轻孰重?中国建筑的个性在那里?……诸多问题需要求解。房子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汹涌的房地产开发浪潮中,我们对建筑文化的思考,建筑设计的自主创新,却是如此微乎其微。作为专业地产媒体,《安家》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一领域,我们希望推动中国地产建筑文化的健康发展,亦期待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建筑——这一十分重要的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表征。本文集中了十几位中国当代建筑界的翘楚人士,他们中间,既有在建筑业实战多年的著名建筑师,也有知名的建筑理论家、评论家,还有建筑教育界的教授学者。老辈与新辈的专家们或批判或褒扬、或激昂或淡定,无一例外都流露出对中国当代建筑艺术与文化发展的深刻体味与执着热情。  相似文献   

17.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把握时代特征、时代环境、个体特点、教育方式和教育素材等,在利用传统教育的优势基础上牢牢抓准核心点、关键点。红歌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氧吧",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用有温度的"红歌"做好当代大学生"拔节孕穗期"思政教育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1月15日,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知名建筑专家领导齐聚中国太阳谷,共同参加"中国太阳谷建设研讨会",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科尼斯·布劳克亲临现场,辅导中国太阳谷在节能建筑领域的建设。据了解,"中国太阳谷建设研讨会"旨在通过研讨中国太阳谷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开创一种全新的建筑流派,使建筑在"装饰功能化"方面大行其道,引领建筑行业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此次"中国太阳谷建设研讨会"重点是对国家节能示范小区——蔚来城进行观摩并研讨,作为国家节能示范小区,蔚来城以全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创了房地产开发的新模式,从建筑本身和"彻底改变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出发,打造一个全新的引领未来、富有责任感和文化内涵的社区,更推广了一种全新的品质居住生活方式。该项目集中展示了从多层到高层,从会所到生活馆多种建筑形式的节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计划已经纳入了国家发展计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给传统建筑装饰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传统建筑装饰行业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本文围绕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进行论述,为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浅析数字化多媒体对于广告视觉传达形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多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扩展了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外延,视觉传达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