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有些地方实行“村账乡镇代管”的财务管理体制,就是把村集体资金和财务核算委托给乡(镇)政府代管。应当肯定,“村账乡镇代管”在当前农村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财务秩序比较混乱,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状况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农村“三乱”,促进了廉政建设。但是,1998年修订后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可见,村集体财产属于村民,由村民选出的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村账乡镇代管”这一做法不符合村民自治的精神,有违村…  相似文献   

2.
近读《乡镇论坛》2006年2月上半月刊由黄赞有、明辉撰写的《村里公章镇上管》一文,颇感震惊,该文介绍山东省高密市姚哥庄镇全镇62个村的公章全部收归镇经管站统一管理。笔者认为:此举有悖法律,村两委公章是村党组织、村民自治权利的象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村章镇管如何实现法律这一规定?文章介绍村章镇管是为了遏制村官权利滥用,但村章镇管又何尝不是基层政府权利的滥用?又如何便利群众需求?出于防范村干部乱盖公章而把村两委公章收归镇统管这一做法实属对村民自治进行…  相似文献   

3.
索家村属朝阳区崔各庄乡,距北京市中心仅14.7公里。多年来,诸多原因使这个村成为朝阳区远近闻名的“上访专业村”。1995年至2000年5年内,村民先后轰走了六任村党支部书记,就连乡党委书记,村民也用汽车、拖拉机挡路,把他堵在村外。村民们说:“香港能港人治港,我们也能索人治索。”2000年2月,乡党委派原政府办公室主任闫文生进村任第七任书记,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民心逐步稳定。2001年末,当乡党委调整各村党支部书记时,索家村竟有部分村民“静坐”党委书记办公室,诚恳要求:“我们村书记就是闫文生,闫书记才是索家人。”同样的村支书,走与留…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有的村干部工资 (误工补贴 )标准过高,有的村借出现金 50万元无法收回,村民意见很大,但村干部以“村支两委研究决定”或“村委会同意”作为挡箭牌推卸责任。这种观念是很片面的。其实“村支两委”根本不能代替村民会议。   农村党支部 (含总支 )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属于党内的问题,村党支部完全可以依据党的组织原则作出决定,但对属于村民自治方面的问题,党支部作为领导者也不能代替村民自治。党支部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村…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某村一村民来信反映:该村有选举权的村民900多人,2002年7月进行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吴某得500多票,连续三届当选村委会主任。潘某只得了300多票,没有过半,连村委会委员也没有当上。但镇里硬是安排潘某当村党支部书记。潘某主持村里工作非常专横,他一有机会就报  相似文献   

6.
我是云南省邱北县的一位村民,今天偶然看到《乡镇论坛》1998年第6期杂志,马上就被其中内容吸引。在这期杂志的“本刊专稿”栏中,我才知道我们国家十年之前就颁布并试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我们村,村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村民自治”,更没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打我记事起,我们村的干部只换过三届,而且大多是换汤不换药,都是由村公所党支书个别指定,既不选举,也不下文件,只是开会时说换就换。村民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一班领导,但又无可奈何。村干部领头的一经确认,他就自己去“组阁”,选一些与他…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21日,安徽省五河县大新镇府台村的80多名村民代表和符合参加会议条件的村民,早早地来到了村会议室,使原本宽敞的会议室显得拥挤起来。府台村的首次民主听证质询会将在这里召开。上午9点多一点,府台村两委的主要负责人来到了会议室,准备接受村民的质询。一幅“大新镇府台村民主听证质询大会”的鲜红会标,将会议室装点得庄严肃穆。村民们脸上显示出严肃而又好奇的神态……府台村位于淮河南岸,2000年10月由后府村、费府村、郭台村合并而成,人口3749人,村干部6人,村务监督6人。在今天的质询会上,这一届新的…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有一个村庄霄边村,距东莞市区约 30公里,共有 30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该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目前村里的集体资产达 4亿多元,村里年纯收入达 6000多万元。然而,村里富了,村民的生活却没得到多大改善,大部分村民生活依然很困难。村民蔡苏虾一家三口,至今仍住在一间约 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新村委会上任之前,他家床上盖的是几条破麻袋。 据长安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9年 11月 5日对霄边村作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1997年,该村的各类接待费高达 4512180元, 1998年为 3331737元;村里共有集体车辆 42台,其中有两台奔驰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村推行了“村账乡管”的财务管理制度,多少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总体看来弊大于利。笔者以为,与其越俎代庖由乡里管,不如引导村民自己管。“村账乡管”的弊端,首先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村委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第二十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也就是说村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村民大会     
村民们得到通知:晚上去村部参加村民大会。一个多月前民主选举村主任。那时,作为候选人之一的他,精神抖擞,四方游说,说他如果当选,要如此这般,能这般如此。大家知他有文化,人品好,当过兵,脑瓜灵,就划了他的圈儿。他当了村主任。村主任好歹是个官儿,可村民们没见到新官放的“三把火”,却看见村主任蹙紧眉头有心事,连在当选大会上都没屁吱一声,人们想拍几巴掌都没拍成。今天突然要开大会,真不知主任葫芦里埋的是哪味药。晚饭后,满月中天,村部院内一片明净,一张长条老桌倚在老槐树旁。村主任站在桌前朗声讲话:“今天的大会…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碰到这样一些村,村民代表选不出来,议事会无法议事,民主理财小组得不到认可,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迟迟不能产生,连村民会议也因为参加人数太少而形同虚设。我们认为良好而完备的村民自治制度在这里都落了空。这些村通常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村”或者“难点村”,按照健全班子、完善制度的老套路实施综合治理,然而却常常无功而返。理论家把这归结为村民民主意识差,或者归咎于乡镇干部工作不到位。其实,抛开民生谈村民自治才是导致“难点村”久治不愈的症结所在。“民生”在这里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十三都村,总面积1.8万亩,全村700多人口,2000年村人均年收 入4000多元,90%的农户建起了新房,100%的农户拥有电视机,平均4人拥有一部电话,村 集体经济积累常年保持在50万元左右。说起村里的这些辉煌成就,村民们无不翘指称赞:“ 咱们的村主任真行!”身为十三都村的村委会主任,邹光瑞认为:要带动群众致富,首先要自己带头富裕起来, 小家搞不好,就没有理由让群众相信自己有能力搞好大家。他是村里最忙碌的人,要种3亩 田,1.5亩杂交稻制种,管28亩笋竹两用林,家养3头猪,同时还从事兽医、制种辅导等工作 …  相似文献   

13.
重庆南川市水江镇后河村,是远近闻名的“斗笠村”。“斗笠村”471户人家,男女老少几乎都有一手编织斗笠的技术。2004年,户平均编斗笠收入1500元,其中收入6000元上下的就有46户。他们编的斗笠不仅占据了南川市的市场,还销售到贵州、湖北等外省,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后河村植被茂盛,山清水秀,村民较早养成栽竹美化家园,顺带编造箩筐、鸡笼等篾器的习惯。10多年前,复员军人金传合回到村,一有空闲就破竹剖丝,鼓捣祖传的编织斗笠手艺,拿到集市上卖。年终一合计,编斗笠的收入竟有3000元之多。受到金传合的影响,村民也跟着编了起来。旮旯培植青竹…  相似文献   

14.
上海西南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已经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5年,该村实现净利润1803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8502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3亿元。戴着“中国十大名村”、“华东最大市场村”等众多桂冠,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的驾驭下,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演绎着新农村运动中上海版的“村强民富”的时代样板。一个时代的个人传记在村民的眼里,九星和吴恩福是连接在一起的。1952年出生的吴恩福是土生土长的九星人。1966年,吴恩福初中毕业,考入七宝中学,但适逢“文化大革命”,再加上家里穷交不起学费,他便…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泰元社区是一个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现有常住人口7362人,外来人口3万多人。2007年,4村合并新建社区,几年来社区一直以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打造社区文化为着力点,推动村民向市民转变。村民变市民,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泰元社区抓住相城区建设苏州城市消费副中心和优美人居副中心的机遇,充分发挥位于规划建城区中  相似文献   

16.
钱续坤 《乡镇论坛》2011,(28):28-28
最近,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反映,“村财”被镇上统一管理(代管)。笔者认为,“村财镇管”这一做法不符合村民自治的精神,有违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目的,有失村民自治的本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5日,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西坡村村民们心情格外舒畅,因为这天是他们的又一个“民主活动日”。他们将总结验收本村2005年度村支两委工作,并审议2006年度村里安排的大事。从此这个在全县比较偏远的小山村,1700多名村民作为主人,真正成为主角,登上了村民自治的新舞台。近几年,尽管内乡县一直在农村大张旗鼓地搞“民主审议日活动”,即每月的5号开展村民“民主活动日”,可是,由于西坡村地处三县交界处,村民居住分散,这些年一直上访告状不断,“民主活动日”活动在该村迟迟未能启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县委进一步认识到,村民“民主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春,郝家岗的村民们拿到了自己编写的《新村镇郝家岗村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郝家岗村是一个有2000多口人的大村,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05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立,在谋发展的同时,两委班子想得更多的是村级稳定,他们尝试用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行为。村两委干部首先起草了一份村规民约。村文书说:“那根本不像个样子,都是我们想到啥就写啥。”后来这个草稿在党员会议上得到全体党员的支持,大家集思广益,通过几次会议后,又召开了群众代表会议征求意见,使其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几个群众主动找到村文书,提建议,找毛病。看到原打算…  相似文献   

19.
《乡镇论坛》2014,(7):18-18
甘肃省酒泉市一位村民来信问:我曾向贵刊反映过我们乡政府没有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就把两村合并.在选举时群众不愿意,乡政府派工作人员拿上投票箱走村入户强迫群众进行选举。两村合并后经过几年的运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经济繁荣和发展,群众办事也很不方便.村民意见很大。目前又到了村“两委”换届选举之际.全村党员群众还是强烈要求分村,恢复原村庄建制。请问.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合并村委会合法吗?  相似文献   

20.
韦焕能 《乡镇论坛》2008,(31):10-11
我叫韦焕能,来自被称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我也被人们称为第一个村委会主任。1980年1月至2005年7月,我曾先后担任合寨村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届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