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咨询台     
梁学军 《光彩》2008,(7):49-49
股权转让协议是否公证后才生效问:张某将其公司20%的股权转让给我,我提出去公证处办理公证,但张某觉得公证费用太高,后只由张某和我签字、盖公司公章。该股权转让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答:根据《公司法》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属于一项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在双方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且按照该公司章程的规定征求了其他股东的意见,其他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新《公司法》施行以来,我们在企业登记实践中,既遇到过普通有限责任公司(2人以上股东,下同)申请转制为一人公司的情况,也遇到过一人公司申请转制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因为新《公司法》已经确认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所以对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通过股权转让形式,将其公司股份集中到一名股东名下,而改变公司组织形态转制为一人公司,只要其股权转让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同时有关条件达到了一人公司特别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公司股东的虚假出资和股权转让问题,我国《公司法》中有如下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以已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但仍有缺陷,尤其在股权转让的效力问题中并未明确股权转让的生效要件,这必然影响到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笔者对股权转让的生效要件进行剖析,以求促进我国《公司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在公司法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征,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受到优先购买权的限制,我国《公司法》第72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其股权有所规定,但在适用上仍存在不足。本文就《公司法》上限制股权外部转让规定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方面的纠纷也随之增多,逐渐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公司法》虽然对股权的强制执行、股权的继承以及回购等在内的股权转让行为进行了立法规定,但仍不是很完善。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中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与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月霞 《市场论坛》2007,(12):14-15
随着新《公司法》的施行,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分析新《公司法》有关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探讨有限责任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与新《公司法》的规定相冲突的两个问题:股权转让后,不符合设立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和股权转让导致出现复式一人公司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商》2016,(5)
瑕疵出资指出资人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没有出资足额的金额或出资的财产权利存在一定的瑕疵,不包括根本没有出资和履行出资义务后的抽逃出资行为.假如股东转让该瑕疵出资产生的股权,除非瑕疵出资股权的受让第第三方可举出证明是股东故意存在隐瞒行为.方可提起合同撤销之诉,且维持其效力。  相似文献   

9.
商允超 《商》2014,(44):238-238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第71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程序,但是由于该条规定中对“股权转让事项”宛竟包括哪些内容没有具体规定,而且又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实践缺乏明确的指导,在出现纠纷时也不利于法官依法做出明晰的裁决,应当予以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浅谈股权转让中的涉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银泉 《致富时代》2010,(3):117-118
所谓股权转让就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权自由转让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最为成功的表现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及公司法的实施,股权转让成为企业募集资本、产权流动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股权转让行为越来越普遍,形式也日益复杂。该文从税收角度出发去探讨股权转让过程中涉税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是市场经济中资本运作的一种常见形式.2005年新修改的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制定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条款和规则,但是在实践中涉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利转让的纠纷案件还是比较多的.本文主要针对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瑕疵的股权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瑕疵股权转让过程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表明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可进行外部转让,这是有限责任公司资合性的体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受让人必须尽最大努力排除交易风险。为了保证股权转让合同效力无瑕疵,双方必须从章程、股东优先购买权、股权质押等方面进行审查。适当的磋商交易程序是股权顺利移转的保障。股权转让除了公司法规定的一般法律后果之外,还是能实现诸如土地使用权转让等间接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卓妍 《商》2014,(9):186-187
我国《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规则,该条法律在允许有限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法律赋予其他股东同意权、异议股东购买权及优先购买权,由于司法实践中日趋复杂的案件仍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法律从业者。本文着眼于理论和实务中常见的问题,探讨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及股东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以期对我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高璞 《北方经贸》2013,(3):111-112
在公司的管理、运营过程中,股权的转让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它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并且普遍的方式。2006年1月1日生效的新《公司法》制定专门章节对股权转让相关问题做出规定,但这些规定大多是原则性规定,过于宽泛。对一般两卖的防范从进行法律调查,引入预告登记制度,对行使优先购买权设定一定的期限。  相似文献   

15.
张锋 《商场现代化》2007,(20):367-368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公司其他股东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当股东转让其股权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他人购买该股权的一项权利。优先购买权的立法依据是: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的性质和对老胶东对公司贡献的承认。对股东部分优先购买权应针对股权整体转让和股权分割转让两种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在股权整体转让的场合,其他股东不能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在股权分割转让的场合,其他股东则可以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我国公司法在未来修订时,应对股东的部分优先购买权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6.
现行立法对章程自治的边界以及自治对人的效力等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应区别股权的内部转让和对外转让,分别设置限制性条件;区别初始章程和后续章程对人的效力;明确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条款的司法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在公司中所持的股份或出资而享有的法定权利。《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现行法律在确认股东有权转让股权的同时,又对股权转让的程序、对象等诸多方面作出特别规定:一、转让程序上的法律规定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自由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资。但向第三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由公司将受让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作出了规定,允许一人公司的存在。一人公司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的规定仍有不足之处:首先,一人公司难以清除实质上的一人公司;其次,未对一人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作出规定;再次,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可能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9.
4.目标公司债权债务处理的涉税事项及会计处理。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吸收公司以现金、自身的股权置换购买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或全部股权),包括债权债务,都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股权转让协议另有规定的按照协议执行。所以,在公司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中已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决议、股东会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且《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七条中也规定了股东可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七条或者相关公司章程规定向法院起诉请求查阅或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以保障诉讼权的行使。这都体现出了我国对加强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趋势愈来愈重视的。而对这个案件的分析中展现出的是股东根据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扩大股东知情权的部分申请查阅或复制之后与公司产生纠纷的解决。文章从具体案件基本案情出发,讨论本案中公司章程对于股东知情权范围的扩大之合理以及查阅阔大部分资料是否合法合理,最后对本案的审理结果总结出我国对中小股东权益进一步的保护的启发,分别是从公司章程对股东知情权的适当扩大作为预防再到借鉴国外的检查人选任制度的救济措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