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已经应用了很多单位,随即我国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传输标准正式出台。至此,中国多年的标准之争终于告一段落,数字电视打上了真正的中国烙印。同时,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颁布,分析了中国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传输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其产业化成果。  相似文献   

2.
数字电视CA是数字电视条件接收(Conditional Acces)s的英文缩写。随着电视技术向着数字化视频广播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数字电视技术,条件接收技术在数字电视平台的应用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数字电视平台的CA系统是实现广播运营者对广播接收者进行接入的控制,决定接收者是否拥有接收相关电视节目的权限。因此,CA技术是建立在商业目的上,既保证用户自由选择接收节目内容的需求,又保护了广播运营者的利益,即确保了授权者与被授权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教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电视广播事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国家对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研发及雅广予以高度重视并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使得教字电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这项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将最终取代模拟电视技术,为我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作为数字电视标准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流程、软件接收机等方面描述了基于DTV的定位系统方案,对定位系统的基础———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分析,简要地给出了定位实现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为广播技术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数字电视技术取得成功之后,人们发现,这种革命的意义可能不仅仅是数字电视本身,它也为任何数字信息广播开启了大门。其中,数据和对象轮播协议在数据广播中各有所长。基于数据轮播协议的数据广播系统更适合于非树型组织方式的块状数据广播,而基于对象轮播协议的数据广播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对结构化数据广播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陈宇 《消费导刊》2009,(23):199-199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是一种点对多点信道分布、提供宽带业务的无线技术。本文就数字电视MMDS无线传输网的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数字电视广播MMDS无线传输网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于数字电视MMDS无线传输网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度CCBN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女士发表了题为《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政策解读》的演讲,就广播电视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政策做出了详细阐释,重点包括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交互技术下的数字电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勇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2):140-141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不但具有广播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交互功能。从交互技术入手,具体论述了数字电视交互传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字电视界面的特征,认为交互传输技术为数字电视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技术基础。为设计友好、高效、人性化的数字电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度CCBN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女士发表了题为<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政策解读>的演讲,就广播电视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政策做出了详细阐释,重点包括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五个方面.本文旨在提出一些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全球掀起了一场数字化的浪潮.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数字电视技术作为数字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显示等一系列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其画面的质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目前,我国也正在大力的推广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其中主要有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等,而有线数字电视作为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主导力量,已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人们已经可以在家中观看到高清的数字电视节目.本文主要是介绍数字电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近几年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数字电视的一些具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检测门限作为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重要指标,其合理设置是确保授权系统和认知系统工作的基 础。认知TD-LTE系统对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检测门限分析利用系统间共存研究 方法,仿真了不同典型参数下的覆盖区和干扰保护区,基于链路的对称性分析了认知TD-LT E系统对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最小检测门限,并验证了此门限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87 dBm检测门限值既可满足对数字电视系统的保护,也可实现良好的检测和虚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由我们比较熟悉的cPs定位的基本原理,介绍用P怎样进行相关的无线数字信号的接收,同时可以从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接竖焦塑!量出多个发射台的伪距,从而可以确定自己的具体位置,文章将对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由电子科技大学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SMCC (Synchronized Multicarrier CDMA plus)系统。通过与现有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标准在调制方式、同步、信道估计、相噪技术、峰平比、编码等方面的比较,证明了SMCC 系统具有比现有的标准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数字电视摄像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媒体领域,传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驻马店广播电视台为例,分析电视摄像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电视摄像技术在新媒体环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系统结构、网络构架和发展现状,详细讨论了DVB-H系统中的时间分片、多协议封装前向纠错、深度符号交织和无缝业务切换机制等关键技术,从系统参数、建网成本及商用进程等多个角度对DVB-H、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T-DMB)和MediaFLO三大手机电视地面传输制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以数字电视广播结合移动通信网络的交互式业务应用为例阐述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600—2006)(简称DTMB)。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一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等6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该《通知》中指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刚站的“标准化动态”一栏像往常一般列出了众多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而攸关地面数字电视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准正藏身其中,其技术名称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遭编码和调制》。这一标准对涉及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关键环节做了详细规定,并强制2007年8月1日起全面执行。照理说,产业界渴盼已久,技术界激烈纷争的标准尘埃落定之后,地面数字电视应得以驶入正式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20日,第17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在北展剧场如期举行,与往年一样,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到会做了主题报告,就我国当前广播影视发展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以及主要政策进行了解读,其中对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这三大领域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刊摘编了其中的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媒介     
《国际广告》2009,(6):140-141
全国百城今年开播地面数字电视,我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将进入产业化,湖南卫视国际频道开播,《快乐女声》拿到批文  相似文献   

20.
数字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达到3620万户;北京数字电视转换获补助7000万元;2007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为1383.66亿元;我国手机电视总用户数约800万;2008年第一季度IPTV用户数达到131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