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3,(35):94-95
<正>金曼在《美国音乐概论》中说:"乡村音乐将要在全世界获得商业性的成功,它是成功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唯独失去了自己真正的灵魂。"美国乡村音乐,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之间,突然充分地显示出自身潜在的流行性,成为全美国的流行音乐。没几年,它就成为世界性的现象。每个领域都有影响深远的领军人物,就像迈克·杰克逊风靡全球,所到之处,盛况空前。美国乡村音乐也是如此,有一群人在美国乡村音乐乐坛叱咤风云。  相似文献   

2.
薛茜 《魅力中国》2011,(11):234-234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论学科。民歌源自土地,诠释乡音,表现乡情;它以语言为承载,以方言而润色。民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论述川北民歌的概况,在音乐、语言、流传地域及其川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川北地区民歌的艺术特征,以期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保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方方 《魅力中国》2014,(6):91-91
河南曲剧是由民间小调和“高跷曲”衍变而成的,前后算起不过近百年的历史,正像山东吕剧、安徽黄梅戏、陕西眉胡戏一样,同属民歌体曲牌音乐,或日“曲牌联缀体”音乐剧种。据史料记载,曲剧的前身是在清乾隆时期的民间说唱艺术“牌子曲”的流传中。衍变为以民俗娱乐活动踩跷而歌德“高跷曲”。而后解脱高跷逐步走上高台,又经过吸纳民歌小曲小调发展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高台曲”。  相似文献   

4.
赵良 《魅力中国》2010,(19):267-268
2009年,在兴化市市政府、教育局、文化局领导的组织下,在多位专家的努力下,修订了兴化市民歌进校园的教材试用本《兴化民歌校园传习席勘。作为当地音乐教师的一员,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借助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做好乡土音乐、乡土文化的传播和素质教育,初步从审美习惯的培养、情景的身临其境、意义的深入了解、民间歌手进校园、“学民歌大赛”活动等五个方面对“江苏兴化市民歌进校园”进行课堂方案预设.  相似文献   

5.
丁玲 《中国集体经济》2007,(29):199-200
原生态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由于原生态音乐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加之目前流行文化的冲击,包括原生态民歌在内的我国很多民族传统文化形式,都在或多或少的走向衰败甚至消逝的道路.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来,相关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保护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形式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思考它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唱法,是指歌手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界世界,从小就在一个地区长大,歌声中没有掺杂外地口音的一种歌唱方法.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歌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经过包装,声音是原汁原味的,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性.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  相似文献   

7.
“小提琴与民间舞曲”作为北方之星小提琴合奏团2015中国巡演的主题,其节目的编排将以重点展示影响加拿大和中国文化进程的民间音乐为主。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个移民及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编排的节目中结合了来自欧洲、南美以及中国的舞曲和民歌小调。而小提琴作为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音色接近于人类的声音,它非常适合于民间音乐的演奏,数百年来人们为它谱写了为数众多的美妙动听的曲目。  相似文献   

8.
<正>被称为中华龙脉、中华民族父亲山的巍巍秦岭山脉,不仅庇护和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在培育中华农耕文化中留下了令世人称道的宝贵遗产。民间传统社火,就是这些宝贵遗产中最精彩的内容和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社火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价值特别突出的汉族民间艺术,它吸收和借鉴了汉族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民间锻造技艺等各  相似文献   

9.
马思聪本着要将小提琴民族化的美好愿望,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在西洋作曲技法中加入了许多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音乐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它借鉴了中国民间乐器的演奏手法——滑指的运用,使作品富于独特的民族韵律。而且他的创作经常是从选取一个短小的民歌旋律入手,依据它的音乐内涵而引伸出整首器乐曲来,这种创作方法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发展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他以高超的才华和技艺谱写的精美乐曲《摇篮曲》,成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开端时期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张雨涵 《魅力中国》2013,(32):96-96
民歌。作为地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短小的曲式结构、丰富而又精炼的音乐语言,成为了近现代作曲家手中的主要音乐素材而被应运于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中。譬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它已成为了近现代作曲家创作的主要音乐素材而被应运于各种音乐作品中。现本文以陕北信天游、河北小调中的两个传统代表曲目为例,从音乐本体上研究中国传统民歌在近现代音乐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世界音乐史上较为特殊的音乐现象,它源于民歌、曲艺、歌舞、器乐等多种音乐成分,有着严谨的结构方法和表现体制,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体系,即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  相似文献   

12.
戏曲音乐在本质上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由于它自身的乡土气息比较浓厚,因此与歌剧、交响乐等其它音乐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现在的戏曲音乐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也拥有相当高度的专业技巧,并且这些技巧不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是很难掌握的,但它仍然属民间音乐的范畴,因为它仍然带有民间音乐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戏曲音乐在本质上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由于它自身的乡土气息比较浓厚,因此与歌剧、交响乐等其它音乐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现在的戏曲音乐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也拥有相当高度的专业技巧,并且这些技巧不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是很难掌握的,但它仍然属民间音乐的范畴,因为它仍然带有民间音乐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孔倩 《魅力中国》2013,(13):84-8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民歌因其流传于不同的地域,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地方色彩的形成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5.
潮州民间音乐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英  马希刚 《发展》2008,(11):135-136
潮州民间音乐在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着它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潮州民间音乐的关系,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渊源;从潮州民间音乐形态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创造;从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流播,考察潮州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歌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歌唱艺术,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青海蒙古族民歌是青海蒙古族人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的理想、期盼的诉求,不但在语言方面尤其在地域性特点方面,折射出青海蒙古族在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蒙古族的一些个性的东西,由此可以窥见青海蒙古族文化心理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达斡尔族的民间歌曲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数量众多,它集中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情感、性格与审美情趣.本文记述了笔者向我国著名达斡尔族民族音乐学家杨士清先生学习达斡尔族民歌的亲身经历,同时对达斡尔族民歌的演唱风格、旋律特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跟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特性;分析了当代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探索陕北民歌发展的途径:首先,陕北民歌应保持它一些原有的音乐元素;其次,陕北民歌不应当受现代流行音乐思潮的冲击,更不能被其所掩盖或淹没;第三,陕北民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权威部门调查发现,乡村音乐中的兰草音乐(Blue Grass)、牛仔音乐(Cowboy)、纳什维尔之声(The NashviIle Sound)、新传统主义(New Traditional Country)是音乐中最能使人放松、缓解压力的音乐。调查结果表明,89.6%的人喜欢用这些音乐来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20.
罗雪娇 《魅力中国》2010,(24):76-76
本文以吕家河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点,结合旅游开发对吕家河民歌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提出吕家河民歌应朝多元化方向走,通过设立民歌传承音乐工作站,重视吕家河村小学的音乐课程,举办大型民歌艺术节来在开放中保存,在传承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