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空间与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然而各个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情况却是各自为战,竞争多、合作少。文章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在对辽宁各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地域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辽宁乡村旅游的区域合作发展问题,旨在为辽宁乡村区域旅游合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寇蕾  黄斌  戴林琳 《特区经济》2012,(7):158-161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尽管速度较快,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缺乏统一规划、资源特色不明显、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突出。区域旅游合作对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丰富区域旅游类型、满足都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提升其综合发展水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基于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包括空间发展、运营模式、产品开发、策划营销及支持系统在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剑峰 《特区经济》2006,(12):198-200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健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有较好的运行基础,在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引导下,通过黄金周、双休日等的休假制度牵引和区域内合作的深化,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系统优势。国家旅游局为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新的亮点,确立了“2006中国乡村游”全国旅游宣传主题,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宣传口号,更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杰 《山东经济》2007,23(5):139-14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山东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特色鲜明,发展居全国前列。但山东乡村旅游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低,特色化和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影响了山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保持乡村性,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换代,走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共赢的大旅游之路,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走向区域旅游合作大战略——再论泛漓江流域旅游圈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区域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桂林旅游业也必须实行区域合作大战略,构建“泛漓江流域旅游圈”。培育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的大平台应当从形成共识、整合规划、基础建设、宣传促销、企业合作等方面推进。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谋洲 《乡镇经济》2008,24(3):78-81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它具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功能,但在发挥这一功能方面它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规避或矫正乡村旅游在此方面的不足,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加强整体规划和机制设计,提高乡村旅游地农民的参与范围和程度;提高建设规划水平,在保持乡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价格机制,调节游客流量;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克服乡村旅游经营分散性带来的弊端;加大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金霞 《特区经济》2007,(2):184-185
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武汉市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合作的基础,竞合理念和合作的机制,并提出了合作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的贡献方面还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层面,乡村旅游的独特功效都影响重大。从战略层面研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转型升级、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环境,希望可以在分析本文的过程中真正帮助乡村旅游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深度剖析国内外8个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社区,聚焦其创意经济开发的整体脉络与流程,探讨其基础条件、促进因素、创意模式和创意产出。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创意开发的过程中,乡村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市场、政策和生态等基础条件能够影响创意开发的方向和高度;有力的领导与合作、绿色发展理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创意经济形成的驱动因素。基础条件和促进因素的互动催生了两大乡村旅游的创意模式:构建特色创意集群和塑造地方品牌形象。乡村性的创意开发能带来积极产出,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熟的创意模式与持续的创意产出能够反哺创意开发的基础条件与促进因素,使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达到内在平衡。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业的发展对激发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优化旅游服务行业的经营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快原阳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本文对原阳县乡村旅游的优劣势的研究,进而明确了原阳县乡村旅游市场定位,并提出开展网络宣传、媒体宣传等营销创新模式.旨在推进区域旅游行业的开展,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福建省乡村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将乡村旅游综合体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提出建立共生机制,通过完善环境诱导机制,强化动力机制,减缓阻尼机制,来构建乡村旅游综合体,促进各共生单元的合作发展,形成乡村旅游综合体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并最终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宋天华 《特区经济》2011,(3):164-165
城乡统筹一体化为地方区域合作提供了保障,成渝地区一脉相承、旅游资源丰富、相得益彰,旅游特色显著,体育旅游要素日趋完善,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新机制,必将有力推动成渝体育旅游产业,实现区域旅游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rural areas have experienced major socioeconomic changes. Due to modernisation and deepening globalisation, the economic and employment potential of many traditional livelihoods has decreased. Currently tourism is increasingly seen as a relevant tool for addressing rural probl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ourism is actively used for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opening up new ways to generate income and employment. However, many development models, such as integrated rural tourism (IRT) with emphasis on co-planning,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 originate from the Global North. This calls for careful considerations when such models are applied to the Global South's rural contexts. This research note discusses some of the key challenge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especially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ural commun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overviews the applicability and conditions of the IRT framework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fo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相似文献   

14.
永泰县位于福州市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产业是当地支柱产业。但永泰县旅游产业发展中仍存在开发资金匮乏、人力资源稀缺等要素不足问题。因此,从乡贤及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角度,结合永泰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障碍,分析乡贤如何盘活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提出协调政府与乡贤的合作、重塑乡贤文化,培育内生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米东区作为新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地区之一,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响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及游客的访谈以及实地调查,找出旅游品牌及市场、旅游产业结构和管理水平3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应该在推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以及形成科学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确保米东区乡村旅游产业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DEA模型与ML指数综合测算乡村旅游的扶贫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安徽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损失严重,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扶贫效果大幅度降低,全域旅游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旅游扶贫效果在贫困地区显著,在发达地区几乎无效.具体而言,纯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经营管理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在贫困地区属于学习与扩散阶段,在发达地区停滞不前;规模效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规模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具有规模扩张但效率低下的发展态势;相比较而言,规模效率整体上高于纯技术效率,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的提升.因此,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注重乡村全域旅游的推广;积极搭建开放平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优化要素投入规模、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更好地发挥规模集聚效应;积极推进区域性乡村旅游协作的建立,注重乡村旅游扶贫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门头沟乡村旅游,打造特色门头沟旅游品牌,促进门头沟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本文对门头沟乡村旅游的四个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报告门头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区域特色日益明显、接待环境不断改善以及品牌意识不断加强;找出门头沟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仍需提高、宣传力度需要加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游客满意度有待提升等;并且提出促进门头沟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