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凌艳  严广乐 《物流科技》2008,31(2):75-77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增加信息激励这一变量,建立第三方物流中物流外包方与物流提供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物流外包方代理成本和物流提供商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构建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机制必须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多任务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剩余利益的索取权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实现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物流金融可以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在委托代理关系中,金融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管和控制。文章定量研究物流金融主体间三方博弈模型,得出在三方主体不同行为条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合谋的最佳概率、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最佳概率。文章研究结论指出金融机构工作能力、不同选择行为的损失和收益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可以有效减少寻租行为发生概率。这些定量分析的结果对物流金融服务市场抑制合谋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聂钧衡 《物流技术》2011,(16):31-34
一、风神物流供应链的构成1.采购物流采购物流是指主机厂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采购物流方式,在企业完成了采购程序之后,由销售方和本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去从事物流活动。第三方所从事的采购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服务,同时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客观上协助销售方扩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谢娉娉 《物流技术》2012,(23):29-31
首先探讨了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及融通仓的基本内涵,接着就第三方物流融通仓运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第三方物流融通仓服务要履行一体化服务和信用整合再造的基本功能,就必须在十分注重融通仓的选址布局、与企业采购供应链的融合、与企业区域分销供应链的融合以及采用统一授信额度和担保方式等,最后研究和分析了委托代理和统一授信模式下第三方物流融通仓的运作模式,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和运行框架机制。  相似文献   

6.
首先探讨了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及融通仓的基本内涵,接着就第三方物流融通仓运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第三方物流融通仓服务要履行一体化服务和信用整合再造的基本功能,就必须在十分注重融通仓的选址布局、与企业采购供应链的融合、与企业区域分销供应链的融合以及采用统一授信额度和担保方式等,最后研究和分析了委托代理和统一授信模式下第三方物流融通仓的运作模式,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和运行框架机制.  相似文献   

7.
韦燕  孙朝苑  帅斌 《物流技术》2010,29(12):73-77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存货质押贷款业务中银行对第三方物流的激励设计,并将其归结为一个随机二层规划问题,求出了该问题的解并得到一个激励判别不等式。通过对激励判别不等式进行分析,解决了银行面临的需要激励第三方物流付出哪种努力水平,以及当第三方物流选择这种努力水平时,银行相应激励合同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存货质押贷款业务中银行对第三方物流的激励设计,并将其归结为一个随机二层规划问题,求出了该问题的解并得到一个激励判别不等式.通过对激励判别不等式进行分析,解决了银行面临的需要激励第三方物流付出哪种努力水平,以及当第三方物流选择这种努力水平时,银行相应激励合同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晓沐 《物流科技》2008,31(6):22-24
从铁路运输代理业的实际入手,探讨了物流业是运输代理业的发展方向的课题。介绍了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定义、特点、优势及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通过对运输代理概念、特点、功能的阐述,提出第三方物流是铁路运输代理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铁路运输代理业向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得以飞速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累累。本文以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主线,从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重新审视第三方物流,从而可以对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原因、运作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得以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