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张颖萍 《商业研究》2004,(9):111-112
风险基础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的。风险基础审计是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提出我国审计实践中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具体思路,合理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和抽样方法,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董华 《现代商业》2007,(6Z):102-102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摒弃了传统审计简化主义的认识模式,代之以复杂系统认识模式,形成战略管理理论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观念上的指导。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方法模式,可将审计风险评估重心由控制风险向联合风险转移,由直接评估变间接评估,使风险评估从零散走向结构化。  相似文献   

6.
一、风险导向型审计相对于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 从审计模式的发展来看.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审计模式: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账项基础审计主要根据对账簿记录、原始凭证等会计核算系统的审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制度基础审计是从提高审计效率的角度出发.将审计程序划分为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测试.评价为基础,确定审计程序、时间与范围。  相似文献   

7.
杨书怀 《商业时代》2008,(3):76-76,56
审计理念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从宏观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其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并将其与重大错报风险(RMM)联系起来,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新审计准则体现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审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孙玉涛 《现代商业》2014,(15):221-222
随着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内审机构所运用。我们研究发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缺陷起因于其所构建的基础-审计风险模型本身的缺陷。于是,本文结合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的精神对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按照审计风险源进行了重构,并根据重构的审计风险模型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有的审计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尝试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发出一种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新的审计模式,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探讨构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估作为制订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从而全面地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国内外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引进平衡计分卡(简称BSC)体系,利用其应用优势来构建符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是构建审计风险理论的重要体系。对审计风险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地防范化解审计风险的前提。应采取防范与控制措施,加强控制和纠正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营造良好和谐的外部审计环境,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以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完善我国审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吴茜 《江苏商论》2016,(6):51-53
国家审计要服务于国家治理,随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其进行审计也成为必要,公共危机管理绩效审计由此产生。本文从合规性、经济性等内容和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绩效审计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公共危机管理和危机管理绩效审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审计风险是一种双刃剑,从一个角度看,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与审计利益相关的人可能由于依据了错误的审计报告而产生投资失败,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另一个角度看,审计风险是长期潜在存在的,当一定条件满足是就会有潜在风险变成即成风险,这是个受多重可变因素的影响,具有可控性,因此对其进行控制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掌握规律进行防范控制.  相似文献   

15.
Using manually collected data on the number and category of critical audit matters (CAMs) in the period 2016–2017, we investigate the hitherto unexplored questions of whether CAMs affect firm-specific crash risk, how CAMs influence crash risk in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and recognize CAMs that contai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u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Crash risk decreases after implementing the new audit standard requiring the disclosure of CAMs; (2) CAMs release negative information and change the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3) only corporateidiosyncratic CAMs contai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4) crash risk is mitigated only by CAMs disclosed by companies with a high shareholding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e main conclusion of our study is a positive assessment of the new audit standard and of CAMs in terms of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apital market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supervi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udit standard.  相似文献   

16.
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保证,风险管理审计是对企业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活动以及风险管理报告进行的审计。德国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既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又有风险审计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对风险早期确认制度的审计和风险报告的审计上。我国应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改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借鉴德国的经验,加强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保险公司审计委托模式是建立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基础上,由保险公司作为审计的委托人。这种审计委托模式有利于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但它也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国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内部审计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为内部审计机制完善和审计成果质量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审计密切相关,积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审计。本文基于政府审计视角,在明确内部审计成果对政府审计有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内部审计成果的可靠性、完整性和成果质量对政府审计在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上有一定影响。据此,本文分别从制度规范、信息技术、培训交流三个方面为提高内部审计成果利用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唐健宇 《江苏商论》2020,(4):111-113,117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转型工作正处于重要时期,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在修订后的一系列企业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企业会面临产业调整和经营理念转变等各项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作为总体审计工作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利于企业增值。国家审计署于2018年1月22日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并于同年3月1日开始施行,这就意味着增值型内部审计将在我国正式展开。内部审计将在市场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发挥其增值的职能显然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重点。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入手,通过介绍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优势层面,结合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以及武汉钢铁集团的现实应用,提出有关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节能减排对环境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是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实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必须加强环境审计的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对策研究,切实保证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对实现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目标、提高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履行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