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梁丽娟  俞茜芝 《商》2012,(20):45+44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概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施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澜 《现代商业》2012,(10):235-236
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的动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盈余管理方法等方面阐释了盈余管理,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规范化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会计准则的发展。然而会计准则的发展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理论产生一系列的漏洞,这直接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如果解决不当,不仅会导致公司的亏损,更会导致我国经济的衰退。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论述,并且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这为平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准则作为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的标准,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探讨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剖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因素,分析了新准则为上市公司提供的盈余管理新空间,以期为有效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普遍操控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侵犯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但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为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降低检查风险,因而逐渐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更多的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因此,正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和丰富真实盈余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及常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当前经济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在探讨盈余管理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以期为加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凌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127-128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根据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提出了防范盈余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盈余管理行为在上市公司中很普遍,但对IPO前后的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分析了影响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常用手段。通过三家上市公司具体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最后,提出了预防及治理盈余管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张宁 《商场现代化》2012,(32):171-172
本文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包括扩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和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的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并认为会计准则正是在与盈余管理行为的持续博弈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盈余管理成为了会计学领域研究的焦点,自1990年起我国先后成立沪深证券交易所以来,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现象越来越普遍,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盈余管理的发展。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含义着手,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并提出了防治盈余管理的对策,形成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清晰的认识,借此达到加强监管、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横截面数据、修正的Jones模型的对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确实大量存在盈余管理现象.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的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表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高危群体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著相关,说明了注册会计师在发现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作为盈余管理的“重灾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中国特色。本试图针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主要手法,提出减少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表现形式,最后对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并指出由于特殊的制度特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不同于股权分散两权分离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盈余管理的特殊动机.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盈余管理被广泛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更是常见。盈余管理一直被讨论与研究,不管是对于国内研究者还是国外研究者。本文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其次阐述了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接着结合盈余管理的方法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案例。  相似文献   

17.
熊亚楠 《商》2014,(24):146+277-14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中应用盈余管理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上市公司通常会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如提高发行价格、达到配股条件、避免ST和摘牌等而进行盈余管理,以粉饰公司的对外财务报表,影响其会计盈余信息。盈余管理已经由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盈余管理既具有正面影响又具有负面影响,然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的滥用已经使得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远远超过其积极作用,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影响着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限制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和类型,接着揭露了其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及建议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指出在各种影响因素下是如何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并提出公司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改进建议,进一步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会计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本文根据笔者在中国铗建十四局集团多年的从业经验,详细介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及盈余管理空间,最后提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