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哈尔滨市的罗先生和朋友到先锋路的一家酒店吃饭.点完菜后,罗先生突然想起自己车里有几瓶新出的本地白酒,很有特色,就下楼拿了一瓶上来. 酒店的服务员看见后进行制止:"我们酒店不让自带酒水."罗先生非要喝,与服务员争执起来,被朋友劝下.最后,罗先生一行人没喝成自带的酒,勉强喝了一些啤酒,感觉十分不爽.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2,(9)
<正> 律师同志: 2001年10月1日是国庆52周年,我有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姐姐、弟弟利用长假回到家乡。我们家乡工作的弟妹们为了尽地主之情,便与他们一起到酒店聚餐。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从家中带来了白酒和葡萄酒,却被酒店服务员严辞制止,非要用他们酒店的酒不可,否则以10元钱一瓶作为自带酒水的开瓶费。请问:酒店禁带酒水的行为是不是  相似文献   

3.
咨询:我叫刘志忠,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前几天,我与几位外来工友到饭店吃饭,要了几个菜后,便打开从家乡带来的米酒畅饮,这时,饭店的服务员走过来对我们说:“我们饭店是谢绝客人自带酒水的,如果自带酒水,我们将按每瓶30元收取开瓶费。今天你们自带了两瓶米酒,要交60元的开瓶费。”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喝自己带的酒,还要向饭店交钱,于是就和服务员争执起来。但到最后,我们还是无可奈何地向饭店交了60元的所谓开瓶费。对这件事我们很是气愤,饭店为什么要收取开瓶费,况且他们没有提前告诉我们,他们这种行为是不是属于消费欺诈?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件…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一切都是相对的。消费者可以自带酒水进酒店了,对有些人是好事,对有些人则是坏事。但是,在商业领域,只要是动一动,新的风险和机会马上就会同时来到。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进店,这事涉及到五种人:消费者、酒店老板、酒厂老板、酒水经销商、酒水促销员。消费者很开心:都知道酒店的菜便宜酒贵。现在可以自己带酒了,实惠又实在。去酒店消费的频次将有所增加,这对酒店的营业额提升倒是有个促进性的作用。当然,对于酒店来说,提升的都是菜钱。酒店老板很上火:这意味着自己的两大块收入将丢失,一个是酒水的进场…  相似文献   

5.
"一瓶酒出厂后,经过销售商、酒店的层层加价,进到消费者嘴中,能达到300%以上的加价率。"记者暗访市内不让自带酒水的酒店后,一位洒水经销商向记者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王先生以其代理的某品牌白酒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种酒出厂价38.5元,他们以80元向外批发,到酒店  相似文献   

6.
戒酒之后     
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 服务员问:“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  相似文献   

7.
如今,漫步在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酒店、餐馆都挂着“禁带酒水”的牌子或“谢绝自带酒水”之类的店堂告示,“谢绝自带酒水”到底合不合理?这个从业人数众多和消费人数众多的行业问题,何时才能有一个标准答案?“酒水战”各执一词“谢绝顾客自带酒水”这类告示,普遍张贴在中高档酒店的墙上,其实是大有来头的。2002年4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将“饭店可以谢绝客人自带酒水和食品”写进了《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其中规定,饭店可以谢绝客人自带酒水和食品进入餐厅、酒吧、舞厅等场所享用,但应当将谢绝的告示置于有关场所的显著位置。与之…  相似文献   

8.
《巴蜀质量跟踪》投诉办公室:春节期间我与家人及好友前往本市一酒楼就餐。因考虑到餐饮场所水酒价格较高,我便从家中带了几瓶葡萄酒和饮料,谁知,该酒楼服务人员却以酒楼内有告示“请勿自带酒水”为由,要求我们消费他们提供的水酒,否则对我们带去的酒和饮料加收每瓶5元—20元不等的服务费。请问,酒楼中“请勿自带酒水”的告示合法吗?  相似文献   

9.
有关酒店饭店是否有权拒绝客人自带洒水的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西安市消费者协会近日明确表态:酒店、饭店不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西安消协近日召集部分消费者和法律界人士就自带酒水问题展开讨论,几方人士各抒己见。一些消费者代表认为,消费者自带酒水大多出于两种情况,一是酒  相似文献   

10.
最近,河南省安阳市消费者反映当地一些酒店按照安阳市餐饮商会通知,以店堂告示的形式,对自带酒水的顾客自定收费标准,其内容主要是:“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按安阳市餐饮商会通知,从10月16日起,凡自带酒水的顾客,收取酒店售价的35%为开瓶服务费。对酒店未销售的酒水,收费标准如下:白酒50元/瓶、啤酒5元/瓶、饮料5元/瓶、色酒30元/瓶、洋酒300元/瓶。注:自带酒水引起的健康问题,酒店概不负责;酒店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解释归安阳市餐饮商会。”对于安阳市餐饮商会的上述做法,中国消费者协会认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该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安阳市餐饮商会的做法假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名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本身即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背。2.饭店、酒店对餐饮服务价格具有自主定价权力,但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餐饮修理业价格行...  相似文献   

11.
律师同志: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酒店都挂着“禁止自带酒水”的牌子,有的虽然没写,但也约定俗成地不让顾客们自带酒水。然而在餐馆、酒店消费时,这些地方酒水的价格往往比市场上高出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倍。问: 这些地方禁止自带酒水“的规定合法吗?此时消费者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酒店都挂着“禁止自带酒水”的牌子。有的虽然没写,但也约定俗成地不让顾客们自带酒水。然而在餐馆、酒店消费时,这些地方酒水的价格往往比市场上高出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倍。问:这些地方禁止自带酒水的规定合法吗?此时消费者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开瓶费”之争何日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在2003年5月1日制定颁发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做出“饭店可以谢绝客人自带酒水和食品进入营业范围内享用”的规定后。根据部分“谢绝自带酒水”的酒店规定,如果消费者坚持要饮用自带的酒类,酒店将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俗称开瓶费。近期,北京的一场关于商家收取“开瓶费”的官司以消费者胜诉而告终,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4.
贾昌荣 《企业文化》2001,(10):39-40
〈正〉时下,酒店遍地开花。对于直接同酒店打交道的酒水供应商来说,“酒有凌云志”。如何攀登成功之山,让这大都市风景更靓丽,请君听我十二谈。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解放日报》消息:不少带着酒和饮料进饭店吃饭的消费者遭遇尴尬,有的被"没收"酒水,有的被迫支付上百元"开瓶费",欢欢喜喜的饭局被搅和了。据调查资料显示,商场里的酒水饮料一进饭店就"身价"倍增,如零售价95元的"小糊涂仙"开价168元、188元不等,37元一瓶的"王朝"干红最高卖到199元,2.8元一听的"三得利"啤酒价格也翻了4倍。七成以上的酒店告知消费者"谢绝自带酒水"。  相似文献   

16.
笑口常开     
老笑话  有个退休上校遇到他在军中时的勤务兵,勤务兵也刚好退役了,于是上校就雇他为男仆。并且吩咐像以前一样每天早上8点叫他起床。  第二天早上8点时,这位勤务兵走进他主人的卧室,叫他起来,然后又在上校太太的屁股上打了一下,说:“姑娘!该回家了!”动作太快  小张有口吃的毛病,有一次他来到酒店指着一瓶名酒问服务员:“这酒多少钱?”服务员说:“三百块。”小张说:“开……开……”于是服务员忙把酒瓶给他打开,却听见:“开……开……开什么玩笑!”老板训树  一次,某老板在酒店喝醉酒后,趔趔趄趄到外面解小便,因站…  相似文献   

17.
一家小餐馆的周围有许多小饭店、酒家,可说是竞争异常激烈,但唯独这家餐馆天天客满。诀窍就是:一直做“亏本”生意,即凡在该店用餐一律赠送米酒,喝多少供多少;3人或3人以上用餐的,还免费赠两瓶啤酒。每当食客们的餐桌上酒菜将尽时,服务员便会及时送上免费酒水,而一增加酒水,自然又激起了食客们的兴致,再要一两盘菜也就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8.
“开瓶费”是一个争论多年的老话题了。然而,近来却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首先是北京某酒楼因收取消费者100元开瓶费被告上法庭,海淀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酒楼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判决其返还100元。而后,浙江温州市区23家酒店谢绝顾客自带酒水进店就餐,又被炒得沸沸扬扬。继而山西省饭店协会、省烹饪协会联合发出致省消费者协会的一封公开信,声援餐饮企业“谢绝自带酒水”。关于自带酒水收开瓶费的争论逐步升级,渐渐演变成了一场扯不断、理还乱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19.
酒店禁止自带酒水或收取开瓶费的问题,近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北京市消协秘书长张明直言,北京市消协的下一个攻坚目标是餐饮行业的“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或收取开瓶费”的行规问题,并以此为工作重点,力争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北京消协的态度在在餐饮业引发强烈反弹。2006年12月27日,中国烹饪协会、北京市烹饪协会、饮食行业协会、西餐业协会共同就开瓶费问题召开研讨会,力挺收取开瓶费。本刊对北京数十家酒店的调查暗访显示,强烈反弹的背后,是被餐饮行业藏掖着的酒水暴利,是餐饮行业不愿放弃的利润空间。但愿本刊此次调查能够为京城拒绝酒水自带现象破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本刊奉献给3·15这一消费者节日的小小礼品。  相似文献   

20.
漫天下     
武汉规定餐饮企业有权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 4月21日,一份刚出炉的《武汉餐饮行业经营规范》成了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餐饮企业有权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有权对自带酒水收取服务费……”武汉餐饮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主要是为防范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