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山西、福建、山东、宁波等十大商帮。宁波商帮特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6县在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现代意义上的宁波商帮,除旧属6县外,还包括余姚、宁海在外埠的商人及其后裔。据统计,目前有73000多宁波籍商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加上他们的后裔,宁波商帮总人数超过30万。  相似文献   

2.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3.
商业场域中位置结构的变化、商人或商人群体围绕资本所展开的活动,是商业文学努力展现的核心。商业场域的属性与商业文学研究的诉求相契合,以场域思想为立足点,能在广度和深度上对商业文学研究予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湖湘商人能取得辉煌成就,到现今被纳入全国十大商帮,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商业巨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湘商文化。本文以大量史料和历史遗存为依据,首次从伦理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全方位解析了湘商文化本质内涵,并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湖湘商业文化体系,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湘商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河南商业史上,城市商人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输送到城市市民家里,满足了市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推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定位于从商业活动的视角梳理浙商发展的脉络,剖析浙商在明朝的历史舞台上,对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被影响。文章着重从商人的社会地位、主要的商业模式、主要产业、商品流动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商业经济形式。对浙江地区明朝时期的商业特色及成因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对商帮和商业文化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全国地域商帮异军突起,形成了一支势力庞大的商人群体.河南也在清代中后期诞生了自己的特色商帮--怀庆商帮,他们是以经营怀药和铁货为主的商人集团.其中,怀庆药商活动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广,在河南禹州、开封、周口、河内(今沁阳)及外地的北京、天津、汉口、祁州(今河北安国)、樟树镇、济宁等地都组建了会馆.怀庆药商不仅经营本地的怀药,还收购四川、广州的特色药材,从事加工出口,在各大药材市场和水陆交通地区设立自己的分号,统筹总号与分号的关系,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垄断药材经营,且以管理严格著称,因而在药材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儒商精神是儒家伦理和价值观在商人的商业经营管理和其自身人格两个层面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勤俭、敬业、和为贵、诚信不欺等四个方面。豫商长期受儒家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在中国商帮文化中独树一帜,卓然不群,形成了在组织、管理、发展和凝聚方面的独到之处,这与豫商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商业文化基因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提升文化底蕴打造现代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籍商帮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其经营理念和创造的财富令世人瞩目.闽商群体所彰显的闽商精神,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回顾了闽商的历史和成就,论述闽商的历史使命,重点分析传统闽商群体固有的"软肋",呼吁集世界闽商的智慧和力量,取长补短,兴办福建省高层次的商科教育,培养现代的优秀闽商--现代儒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商业人才的要求,把闽商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山西商人称雄于明清两代五百多年,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商帮之一,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便利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做出重要贡献。研究其发展,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儒商     
近些年来,“儒商”一词频频出现于报刊电视等传媒中,人们常常把那些既有经商之才,又有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的商人称为儒商。不少企业家或商人也以儒商自励,立志做现代儒商。可以说,“儒商”已成为当代中国商品经济和商业文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现实呼唤着理论的解答,什么是儒商?儒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儒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对一个有着历史与现实商帮的研究,就如何进一步传承宁波商帮的精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培养更多的现代商帮人才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清中期臻于极盛的江西商帮组织会馆,自光绪以降,便逐渐趋于停滞,而另一种跨地域商人的行业同业组织却迅速发展起来.在某些地方甚至取代会馆。清末民国跨地域商人行业组织的兴起及江西商人的融入,表明了湖南的江西帮组织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分化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行业竞争,江西帮的“土著化”以及晚清民国的时政导向是促使江西帮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商帮创造了具有浓郁区域色彩的商业文化.本文采取综述的方法,从地域历史、经商理念、文化传承等多角度研究闽商文化的特色,其目的是探讨闽商群体的一些特点,从而大力弘扬闽商精神,促进闽商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京商是国都商业体系的总称,京商不属于商帮。而徽商是我国十大商帮的重要代表。尽管如此,京商与徽商在内涵上仍有诸多异同。本文对京商与徽商的形成基础,发展特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深化京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西方商人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他们所显示的人生价值,以及西方文学中商人典型形象进行分析,认为西方商人社会地位的确认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而获得提升的;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律,创造性地发展与完善商业竞争中的“游戏规则”,是研究西方文学商人形象的宝贵鉴戒。  相似文献   

17.
山西商人独特的经营形式已经创造了当时商业的神奇。从非正式约束角度来分析,在集体文化形态中的集体惩戒机制下,股东与经理之间信任与忠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沈万三这个传统贵商代表,比尔·盖茨这个时代商界巨子,这对跨时空的人物为符号,以商业文化路径为比较工具,探究特定文化背景,商人的商人人格以及商人的义利观与商人成败的内在关联;探究特定制度背景下,商业文化对商业行为不同的认知态度,对商人命运的影响.通过比较论证的路径,阐述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阐述商业思想的重要文献。该文提出了商业和商人活动是“自然之验”的主张,对道家“抑商”思想进行了反驳;以“富而行仁”的观点对儒家的“抑商”思想进行了批判;并从人的弃贫求富的本性出发,对商业和商人活动进行了全面肯定,表达了“‘末业’为上”的商业主张。  相似文献   

20.
宋代"重商",是政府鉴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税收为国家财政带来大幅增加的现实,重视商人和商业而采取的政策.一方面,政府给商人以支持,提高部分商人的社会地位,商人可以入仕,有识之士对"商"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官府对商业的发展也给予控制和抑制.这表现在对商人实施的重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