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雷 《中国市场》2008,(36):62-63
本文从房地产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房地产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因素指标,分析应用DEA方法的原理于企业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提出运用DEA方法,通过构建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物流系统的相对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方威  李夏苗 《中国市场》2007,(45):31-33
在企业能力体系中,最关键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应该分辨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物流战略时,应该分析自身的物流能力,看看物流能力是否是企业核心能力,如果属于核心能力,就应该大力发展,如果不属于,就应该放弃。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企业在我国也随之发展壮大;由于我国的快递企业起步较晚,大部分的快递企业物流能力相对匮乏,通过对快递企业物流能力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了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物流系统保障了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物流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物流技术是物流活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物流技术发展趋势:自动化;信息化;绿色物流;敏捷物流。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从定量的角度论述评价区域物流能力的研究方法.为了证实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对历年湖北物流能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采取横向比较的方法,把湖北物流能力与其他省份物流能力水平相对比进行分析,继而,通过综合主成分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探讨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或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机制创新是为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在各种运营机制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机制创新能力是衡量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章从物流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物流企业机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扬州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诊断方式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物流能力的量化及等级的划分对提高供应链竞争力和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供应物流能力、制造物流能力及3 P L公司的物流能力三个层面选取供应链物流能力成熟度的关键指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柯西型隶属度函数计算三个层面的物流能力成熟度,并采用熵权法确定三个层面上的综合熵权值。最后,通过实例应用对企业的供应链物流能力成熟度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为企业提升物流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中的逆向物流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凯  张莉 《中国市场》2007,(32):76-77
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得不面临逆向物流问题。企业对逆向物流的处理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逆向物流问题,企业应当从战略的角度积极寻找解决逆向物流问题的方案;培养自己对处理逆向物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于金 《商业科技》2014,(22):78-79
物流活动贯穿了企业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合理高效的物流活动能够促进企业正常的发展;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水平的高低,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这也同时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的制约因素。因此企业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物流成本控制的概念内涵开始,阐述了物流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意义,针对目前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今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及变化多端的环境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而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在于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凸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使自己真正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传统共享物流服务模式主要关注供应链局部环节物流设施设备的共用共享,所得出的往往是相对于供应链端到端视角的局部最优解。从全局优化角度寻找能够满足终端客户时效、经济、质量目标要求的共享物流解决方案,对实现供应链服务各参与方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价值。为避免先验知识与主观因素影响,确保共享物流解决方案选择的客观性,有效指导货主、收货人和物流服务提供商实现多赢,可从第四方物流视角出发,构建共享物流端到端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基于变精度粗糙集、香农熵和遗传算法进行端到端共享物流解决方案综合评价分析。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在一级指标中,仓储运输资源整合共享能力、服务可靠性及一致性、国际化及智慧化水平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更高;在二级指标中,跨主体物流系统集成能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可使用的仓储资源等相对重要性程度更高。为制定适合企业需要的共享物流解决方案,相关货主企业可利用上述综合评价模型和算法编制大数据分析软件,并结合不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各潜在物流服务提供商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有效决策规则进行筛选和挖掘。  相似文献   

12.
金鑫  宁蕾 《北方经贸》2013,(5):75-76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已成为制约企业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积极构建符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冯冠军 《商业研究》2005,(22):23-25
自中国加入WTO后,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工业企业如何从“第三利润源”要利润,增强竞争力,也成为工业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的一个问题。通过从交易费用理论入手,对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的费用高低进行比较,阐释了企业尽可能将物流外包而放弃自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邹海 《中国市场》2008,(23):150-152
本文根据物流企业的行业特性和实习生的特点,深入探讨物流企业提高实习生物流实际操作技能、引导实习生发展的方法。本文所指的实习生,是高职高专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生,目标是培养实习生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被物流企业正式录取。  相似文献   

15.
中小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物流市场、促进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与大型物流企业相比,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均处于劣势。面对复杂的物流市场环境,为促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良性运作,从企业层面看,中小物流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审视自身的未来发展,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寻求自己擅长的服务领域,苦练内功,科学经营,力争在某一细分领域做精、做强,提升竞争力;从政策层面看,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为中小物流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大、中、小物流企业有序、健康、稳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汪金燕 《中国市场》2008,(23):142-143
物流外包作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管理策略,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研究。本文仅对物流外包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体系,为企业物流外包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宾厚  肖军  张伟 《中国市场》2007,(23):52-54
中国的物流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大部分。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数属于底层需求,基础信息系统建设是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从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几大瓶颈问题,总结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企业从事逆向物流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进行战略决策,在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施逆向物流如何才能降低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本文在对逆向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信息论为基础的数据归纳分析方法,并结合制造业与逆向物流相关的数据来讨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因素分类及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