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一项重点工程,对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提出的背景以及意义、退耕还林工程在推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解决措施,并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效益与质量评估,重点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希望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的指导与思考,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他指出,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有效措施。要巩固成果,完善政策,解决好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在长远生计,  相似文献   

3.
这次会议是在退耕还林工程从全面建设阶段转入巩同成果阶段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带有工作性质的现场会,对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亿万退耕农民切身利益,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找准问题,明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部署下阶段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得了预期效果。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期 ,我们赴内蒙古自治区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看 ,内蒙古自治区经过多年的努力 ,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同时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对十堰市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务院关于根治江河水患“三十二字”指导原则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十堰市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上,自80年代以来,十堰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至今仍有相当比例的25°以上的坡耕地还未退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全市的退耕还林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全市退耕还林后将减少土壤流失2200多万吨,涵养水份14000万吨以上,这对延长水库寿命、减轻河道淤积和流域的旱洪灾害,特别是对汉江中下游的防洪保安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根据调查,十堰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也将遇到一些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蒙家明 《科技转让集锦》2012,(6):240-240,243
经过多年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了提升,但也要看到当前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推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和整治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位置重要、水土流失严重以及风沙危害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是对地方农民习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对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完善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217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充分肯定了自2007年以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成效,分析了工程进展形势,就下一步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会议强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仍处于关键阶段,要突出工作重点,继续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着重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强化项目和资金  相似文献   

9.
《商》2016,(13)
退耕还林是国家在环保事业方面的重大决策,能较好维护生态平衡,但是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国家虽然针对农户制定了一些补助政策,但是并没有对农户以后的发展进行有效考虑,一旦相应补助到期,将会给农户的生活带来较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邓友维 《商》2014,(5):184-185
退耕还林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生态林业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成果巩固阶段,而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继续顺利开展。本文采用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同时采取退耕农户与非退耕农户的横向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即:退耕还林并非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因素,且其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直接补偿来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目标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武军  余劲  郭斌 《财贸研究》2007,18(6):53-58
学界和政界基本上认为退耕还林有利于退耕农户的收入增长。退耕还林后农户的收入受到了退耕后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视角,文章综述了关于退耕还林经济影响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结论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指出:关于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是对退耕还林工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效益问题的深入探讨,这对农户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增长方式的研究也将意义重大,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吴天江 《商》2014,(8):171-171
充分就业是一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就业情况就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就业情况的基本介绍,以及分析三大产业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了解到我国的就业在三大产业之间不断地变动,并且正在朝着第三产业迈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06,(2):48-49
一、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退耕还林成活率高、质量好,生态效益逐步显现。1999—2005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35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2.1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普遍成活率高、质量好,改变了过去有些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状况。各地结合退耕还林,积极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实行生态移民,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百分点,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7万平方公里。(二)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是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多元人文化的聚集地。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生态遭到破坏。多年来,赤峰市各族人民开展了长期不懈的防沙治沙生态建设,既要讲节能减排,又要讲生态环境保护;既要讲资源节约,又要讲环境友好。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补植和改造投入比例,保护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三大效益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如何才能“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建设秀美河山,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就恩施州而言,退耕还林还可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舍弊取利,实现生态环境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1999年以来,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施。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策。今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0万亩,在2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标志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实施。8月6日到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委,在贵州省毕节市联合召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相似文献   

18.
《商业会计》2004,(4):55-56
经国务院同意,2003年、2004年两年中央财政负担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粮食补助资金,由拨付现款改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挂账。为了加强粮食挂账资金的管理,保障农民吃粮和饲养用粮不受影响,确保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舍饲等工作顺利实施,现将实行挂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数字     
《WTO经济导刊》2014,(5):13-13
日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3年)》正式发布。按照2013年现价评估,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监测省份每年的生态效益价值量总和为4502.39亿元。其中,涵养水源总价值量为2109.48亿元/年,保育土壤总价值量为486.09亿元/年,固碳释氧总价值量为593.65亿元/年,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总价值量为71.80亿元/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云南省永平县大力实施绿色富民工程,引导农民退耕还林,种植果树.全县速生丰产材林和经济果木林基地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近60%,建成经济果木林基地70余万亩,农民人均林果收入突破30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