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税率降低和市场准入领域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国内企业及有关产业将面临巨大冲击,对国家财政运行也会带来深刻影响.如何利用WTO的有利条件和保障措施,制定出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法规制度,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和市场准入领域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国内企业及有关产业将面临巨大冲击,对国家财政运行也会带来深刻影响。财政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中国入世后,应利用WTO的有利条件和保障措施,制定出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法规制度,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在立法、执法、普法等方面,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理念,都要逐步适应WTO规则的要求。首先,要根据WTO规则以及我国政府的承诺,抓紧做…  相似文献   

3.
心话  桂厚 《公司》2001,(10):44-45
我国会年 11月即将加入 WTO。加入 WTO.就要求按国际惯例办事,这将给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等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 ,工会工作也不例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入世”后,对中国工会和工会工作的影响 加入 WTO后,中国工会和工会工作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新压力和新挑战。 (一)国内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从国内工作来看,工会的维护职能更加突出,工会原有的组织体制和活动方式面临改革。 1.从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看,有机遇也有挑战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入WTO后,对工…  相似文献   

4.
《监督与选择》2001,(10):20-21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中国将于今年11月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入世后,我国将与100多个成员国在一个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我们能够依据国内的比较优势和全球产业发展的大势,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但同时,加入WTO也无疑会使我国直接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加入世贸组织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迎接WTO带来的挑战?国家质捡机构是否会对此出台新的政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长于献忠同志。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 WTO 意味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市场经济机制会表现得更加充分,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会更大,国内所有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为规则、方式和制度必须改变,这势必引发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浪潮。加入 WTO 对我国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深刻的、多方面的,对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对职业培训工作也将带来诸多影响,我们需及早谋划,研究对策,未雨绸缪,趋利避害。一、加入 WTO 对职业培训的影响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职业培训事业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形式、多层次、依靠多方办学,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入 WTO 对职业培训的影响是间接的,但这种影响将是巨大的。"入世"首先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瞻--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复关"和"入世"是中国改革和开放以来多年的心愿.历史将证明中国需要WTO,同时WTO离不开中国.中国"入世"后,一方面会面临一个较宽松的对外经贸环境,另一方面,会因为国内市场在短时期内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而带来较大的冲击波.中国如果能采取坚定而有效的对策承受这一冲击波,中国经济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  相似文献   

7.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短短4年中形成了全系列卡车产品,并顺利进入乘用车行业,市场越做越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福田以其独特而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和好评。随着WTO的临近,国内许多汽车厂家都严阵以待,作为一个优秀的汽车企业,北汽福田又是怎样来看待和应对WTO的到来呢? 北汽福田公司副总经理冯建很坦然地说,他认为中国加入WTO,将给中国的汽车业带来很大冲击,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将会愈来愈激烈,但作为以生产经济型卡车的福田公司来讲,这种冲击相对会小一些,原因是福田具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变化是:以前要走出国门才能真正与国际竞争,如今不出国门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徐印州教授指出:由于对WTO缺乏认识,不少人、不少单位和部门仍然是凡说WTO必论利弊,这种空对空的坐而论道,形成了认识上的三大误区:一是恐慌。怕“狼真的来了”,以为“入世”以后外资企业会纷至沓来,国内市场有被跨国公司瓜分的危险。的确,WTO的原则之一是贸易自由化,要求其成员降低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进行。同时,加入WTO也会建立更加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更加有序的竞争环境,“狼”不可能横行无阻。我们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必须严格按照世贸组织制定的通行规则办事,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剧烈的制度变革。经济是基础,审计是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与狼共舞     
自2005年12月11日后,WTO许可的物流享受特殊保护过渡期已经结束,没有了WTO规定的特殊保护条款,外资物流自此可以在中国国内设立独资分公司,中国物流产业和市场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一、国内银行业在加入WTO后受到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逐步开放,已对国内的银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入WTO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推进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有利于加快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同时由于国内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历史包袱沉重,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加入WTO也给国内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活动,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国际间通用的语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大量国外的会计思想和观念将会涌入我国,越来越多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将进入我国的会计市场开展业务,为国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会计服务。这在推动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机遇面前,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加入WTO给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的挑战。本主要论述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挑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国内企业与国际接轨追在眉睫,尤其是国际化的IT行业,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系统集成.如何使国内系统集成业得到国际认可?通过ISO9000认证不仅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会对系统集成本身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国内建筑市场将逐步相融,建筑业和其它领域一样,也面临着“人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们可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享受WTO所有缔约国的“国民待遇”,平等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外建筑企业的不断涌入,不仅会强化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些摩擦、纠纷.面对对手实力强大的涉外诉讼,国内企业如何沉着应对,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目前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现代企业不仅承受国内竞争压力,还要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基于默会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和挖掘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大有希望。一、默会知识及其特征默会知识的概念是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最初于1958年在其《个体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一)WTO规则实质透视比较优势理论是主张贸易自由化的最基础经济学原理,而WTO规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世界各国关税的普遍下调,这种下调的目的是要促进世界范围内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我国工农业产品的总体平均关税到2008年将会下调为10%,为了深入剖析“入世”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的更大挑战,以及人事工作应如何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建设载体和营造环境,以开发和培养符合当前形势亟需的多类型WTO专业优秀人才,我们利用下图来就关税削弱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作一分析。图中区域E表示关税削减后国内厂商专业化利润(生产者剩余)的削…  相似文献   

18.
张红艳 《活力》2005,(2):140-140
我国经过14年漫长而曲折的谈判,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如何在我国国内正确适用WTO协议,使国内法律、规章和行政程序与WTO协议相一致,这是一个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部分消费者“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口家电和国产家电的价格将会大幅下调”的想法,业内人士指出,“入世”之后,国内家电价格不会有大的波动。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科负责人说,不容否认,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产品确实会冲击国内产品,但希望进口家电价格“大跳楼”是不太现实的。国内外确有价差,但由于国外产品成本更高,因此,索尼产品在日本市场比中国的售价更高。爱华株式会社的王先生也谈到,为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家电在前几年已经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目前几乎无法再降,加入WTO后,进口产品也不会与国内产品打价格战…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会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为国内会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