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余乐 《中国就业》2010,(7):45-46
浙江省安吉县外贸企业较多,以转椅为主的家具生产企业和以竹地板和竹凉席为主的竹木制品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年初,国际金融危机缓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外贸企业订单增多,再度出现招工难问题。为了克服招工难问题,安吉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牵线搭桥,企业眼睛向内主动强内抓外,政企上下合力,招工难的问题得以缓解,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石首市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成立破解"招工难"课题组,通过对本地人力资源、外出务工人员、企业用工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提出了解决本地"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希望此对策对各地破解"招工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朱凌 《中国就业》2010,(8):58-59
招工难的背后 当前,随着经济复苏,无论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招工难的问题。镇江市部分企业也存在着用工短缺和招工难的现象,尤其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招工难的背后,正体现了民工对当下劳动力市场的理性态度,针对企业招工难,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川是湖北中部的人口大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紧邻武汉,交通便利,优越的区位为汉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川人居环境和谐,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宽松优惠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在此落户。但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逐年减少,企业招工难已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汉川市每年都有大量城乡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涌进,据统计,汉川市常年外出务工人数高达18万,每年春节期间形成了外出农民工返乡过年的高峰。面对返乡人员要就业和家乡企业要招工这样的两难矛盾,汉川市人社局果断决策、积极应对,在2011年春节前后采取"七个一"措施真情挽留外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初步缓解了春季"招工难"。  相似文献   

5.
赵宇 《中国就业》2014,(6):30-31
近年来,"招工难"从沿海逐步蔓延到内地,从技工逐步扩大到普工,过去的劳务输出发源地现在也开始为企业招工问题所困扰。比"招工难"更为严重的是"留人难",内地一些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工人刚开始熟悉岗位操作基本技能,就开始"跳槽",企业成了初级技工的"培训基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凸显出"稳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孝感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等发展中城市,全市52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403万人,占了总人口的77.4%,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孝感市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用工数量相应急剧增加,企业出现了技术工和熟练工用工难问题,已影响到部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另一方面,招工难将带来"正面效应",招工难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劳动用工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蓬莱市部分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对此,该市劳动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为企业引技工,招人才,营造良好的用工就业环境,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区经济发展加速,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用工需求增加,许多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做好服务企业用工工作,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然而,近几年春节前后,招工难现象却再度发生。在不少地方,曾经熙熙攘攘的劳务市场,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曾经是农民工"一岗难求",如今却是招聘企业"一工难求"。面对缺工困境,不仅东南沿海很多企业奔赴中西部地区上门"请工",当地企业也纷纷开出优惠条件家门口"留工"。一时间,招工难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的"招工难"问题,本文运用日工折算法及农业就业人口的跨国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尚未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另外,我们从经济、社会及户籍制度方面分析"招工难"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在2006年基本渡过经济体制转型、160多万企业职工下岗形成的失业高峰之后,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局面,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少数地方领导和专家认为,"刘易斯拐点"到了,劳动力供大于需的总量矛盾过去了,甚至提出"可将就业促进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由解决劳动者就业难转向解决企业"招工难"。如何认识"两难"并存的就业形势?如何化解"招工难"的矛盾?这些已经成为湖北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重大课题。为此,今年3至4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就业》2014,(3):15-15
正关键词:招工难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连续两年下降,但劳动力需求并没有减弱。近两年城镇新增就业创出新高,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在供给力量减弱、需求力量增强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造成招工难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合同短期化也加剧了"招工难"。出现招工难的单位或企业一般都是招收的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员工和企业签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珠三角企业来说,情况实在不妙。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珠三角地区最早受到冲击,因为无法获得订单,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失去工作;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纷至沓来的订单又让企业遭遇了招工难。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招工难"已成为目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最大困难,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业难"也成为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远的不说,此问题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占18%)的新疆兵团农四师人力资源市场也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东部人才港",深入开展"双创"活动,即创建"充分就业开发区"和"创业型开发区",不断优化区内用工环境,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推动内需刺激经济的强有力政策推动下,经济回暖明显,带来了房地产、物业服务业的复苏,但企业“招工难”问题变成了目前的一种忧虑。从2009年初到2010年初,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彻底逆转。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物业服务企业“招工难”不仅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有安徽、南京、重庆等省、市也开始出现普工紧缺现象,  相似文献   

17.
加强企业用人指导非常必要相当重要企业用人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和企业用人管理相联结的重要渠道,更是解决目前部分企业"招工难"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松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招工难、就业难并存。但就业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劳动者求职就业仍是企业用工的主体,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19.
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想要长治久安,就需要源源不断地人才注人。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就业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市场呈现出人才“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的矛盾现状。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最近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中国就业景气指数创近年新低。  相似文献   

20.
为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大局,江西省进贤县人社部门千方百计拓展招工渠道,想方设法搭建招工平台,在解决企业“招工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