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卫其  曹松 《中国就业》2008,(12):42-43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积极有效的创业扶持,是深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直接体现,是劳动就业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如何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热情及推进创业扶持力度,已成为劳动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扶持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流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3.
承德刨业的特征显著河北省承德市按照“创新创业、开放开发、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和创业扶持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7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创业,并创造了18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承德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呈现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激发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热情及推进创业扶持力度,已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就业服务局日前对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13,(1):38-39
受东部挤出效应和西部拉动效应的双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形式。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省,近年来在紧密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工作思路上,及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调整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扩大省内转移就业;在岗位拓展上,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注重利用新产业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强化服务上,顺应产业发展新形势,突出抓好技能培训、岗位维权和基础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6.
长江岛城扬中,人口30万,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190人,新增劳动力转移1926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7630人,扶持创业1912人,创业带动就业9582人,发放创业贷款1455万元,新建创业孵化基地35.2万平方米,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95%……一个人人能就业,个个想创业的就业创业新局面,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正在岛城扬中铺陈开来。  相似文献   

7.
郁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及创业富民培训工程,努力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服务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至2006年8月,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1人,农村青年培训2762人,其中贫困青年参加免费培训1388人。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8.68万个,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82%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省适应新形势下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在今年春风行动期间,举办各类招聘会2197场,涉及16个行业和100余个工种,提供免费服务155.2万人次,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4.3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45.2万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29.2万人。  相似文献   

9.
正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全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约63万人左右,农村牧区约有28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近年来自治区举全力推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和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以确保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虽然受"引凤还巢"就业创业政策作用发挥,内蒙古区内实现转移就业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受东西跨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等,劳动者技能素质差  相似文献   

10.
赵振芳 《民营科技》2008,(5):120-120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第三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肥城市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激发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激情,引领农村劳动力和城乡劳动力积极就业和创业,掀起了一股创业促就业大潮,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失地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更为社会所关注。在转移就业问题上,许多地方大多在创业就业培训、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劳务输出、开展就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而这篇调查报告提出,在采取通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特点,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是颇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就业普遍存在就地转移就业总量增长,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人数增加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全国和秦皇岛农村就业形势看,困扰企业和劳动力的"招工难"、"就业难"现象依然存在,市外输出乏力、劳动者技能素质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秦皇岛市主动应对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朱冬军 《中国就业》2012,(12):26-27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有110.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4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25万人。该县针对本地劳动力存量资源逐渐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挤、培、稳、扶"四字诀工作法,积极创新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前三个季度,该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万人,其中农民创业4.37万人。阜宁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6.
枣庄市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成效明显。2011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其中,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带动就业4.1万人。  相似文献   

17.
《北京房地产》2006,(10):I0005-I0006
为了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京政农发[2006]8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房地产业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安置京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特制定此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20.
周强 《中国就业》2013,(3):63-63
着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对进城务工者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着力推广一批务工者就业创业先进典型。扎实做好调查摸底。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工作进行建档立册,有针对性地帮助外出务工者确立好就业创思路,制定好就业创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