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是确保新世纪渔业更上一层楼的一个战略重点。为探索推进水域生态环境,发展壮大渔业资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红树林沼泽保护区保护红树林,是建立一个有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海岸带进行区域性整治扩大红树林复盖面,保持海蚀台地、海积平面、滩涂水土,充分利用海水自净能力,优化排污口设计,作为海洋生态调节第一道屏障而加以建设和完善,是亟为必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处于不断变动状态中的储藏库。我国东南沿海闽南九龙江出海口,原始红树林生长…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自1995年实施伏季休渔制度的第14个年头,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及所属渔政机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渔民群众也给予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保护了海洋主要经济鱼类的亲体和幼鱼资源,使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海洋渔业资源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渔政》2004,(4):22-22
为了保护好渔业资源,打击非法海洋捕捞行为,营口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处认真做好渔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南极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南极渔业资源至关重要。文章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捕捞物种、捕捞能力、磷虾产业等方面对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7-2020年南极海域渔业资源捕捞量持续上升,南极磷虾仍是主要开发利用的南极渔业资源;我国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起步较晚,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与挪威等国家技术差距较大,磷虾产业链亦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对我国参与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吸收借鉴国际优秀实践,坚持南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南极磷虾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三是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南极渔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经济大省,海洋渔业是其主要海洋产业之一。根据海洋渔业产值变化分析,海洋渔业在山东海洋经济中的比例逐渐下降。根据区位熵分析,山东海洋渔业的发展强度也在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和生产成本上升造成山东省海洋捕捞产量不断下滑,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和发展空间减少使海水养殖产量增长缓慢。基于此,要通过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优化海洋捕捞生产结构,保护渔业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来促进山东海洋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山东省沾化县海洋与渔业局按照省政府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启动全县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再造渤海“黄金渔场”。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是山东省根据渔业资源现状在全国率先提出的一项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各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生物和60%以上濒危野生水生生物得到保护的项目。沾化县进行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工程,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开发、重在修复的原则,将逐步推行捕捞限额管理和选择性捕捞管理,重点是养护传统优势种群资源:一是抓好沾化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的建设,为渔业资源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二是…  相似文献   

7.
刘德喜  吴丽 《渔政》2004,(1):34-35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渔政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控制了捕捞强度,渔业资源基本得到了保护,部分资源有所恢复。但是反思渔政工作的得与失,有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寻求进一步解决的措施,以保障我国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渔政》2004,(1):20-22
1.为什么要修改《渤海区渔业资源繁殖保护规定》?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海洋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素有“百鱼摇篮”之称。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城乡生活污水等陆源污染加剧,工程建设项目增多,严重损害了渤海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加之居高不下的捕捞强度,使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9.
关松  武文军 《渔政》2009,(3):11-13
近年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海洋经济产业的扩大化和海洋资源开发的深入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损害也日渐严重.由于我省在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开发中.对渔业资源损害的补偿与恢复机制尚未建立.致使一些渔业资源在我省海域内面临着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种类缺失甚至出现个别珍稀水生生物灭绝的危险。建立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渔业资源损害补偿与恢复机制.是保护和减少海洋渔业资源损害破坏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又好又快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措施.更是渔业行政主管机关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状况和渔业生产情况——捕捞强度过大和海洋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为促进海洋渔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采取了多种休渔、禁海制度。使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例如,鲅鱼是渤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从种群结构和资源量都有所改善,使渔民得到了不同程序的实惠。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登     
来稿摘登必须解决渔业资源浪费问题山东省文登市渔监站王祖山李寿岩资源是发展经济之本。海洋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的经济增长基地,渔业占居着很大比重。然而,我国目前渔业资源浪费现象极为突出。其表现一是不合理的捕捞,二是水产养殖业缺乏科学的管理。首先看捕捞业。虽然...  相似文献   

12.
伏季休渔适合我国国情,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控制捕捞强度,限制渔船增长。现在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将来可能还要提出“负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海洋油气开发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油气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物、落海石油和溢油等对海洋渔业资源产生了较大影响,致使海洋渔业资源的产量、质量下降.如何将海洋油气开发对渔业资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关键在于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价值观,完善海洋石油污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海洋石油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石油开发企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最终实现海洋油气开发和渔业资源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增殖资源 取信于民农业部渔业局政法处王耀富为增殖、保护渔业资源,保障我国渔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管理的渔业水域统一规划,采取措施,增殖渔业资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15.
《渔政》2002,(1):7-8,14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是我国海洋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素有“百鱼摇篮”之称。国家历来重视渤海渔业资源的管理,早在1970年国务院就批准颁布了《渤海区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修订为《渤海区水产资源繁殖保护规定》,由国务院批准后施行;1986年《渔业法》颁布实施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海洋资源不断衰退,捕捞强度居高不下。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保障渔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1998年底我局经慎重考虑首次提出了“1999年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的目标。同时,根据这一目标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相关保证措施。从2004年开始,海洋捕捞产量转为同比正增长态势。经过了几年的休渔期,  相似文献   

17.
海洋牧场是实现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和恢复的有效途径。随着全国各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立,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工鱼礁用海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在生境保护、统筹布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对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用海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陆海统筹、完善有关政策、集约节约利用、强化风险管控四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海洋牧场用海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威海市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渔业城市,毗邻黄渤海重要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指导下,威海市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调整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开展"海上粮仓"建设,发展近海增养殖,带动休闲渔业等新型产业模式发展,海洋渔业产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威海市海洋渔业面临着海域环境富营养化、渔业资源枯竭、捕捞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亟需加强禁渔期渔船管理,控制传统捕捞,保护近海脆弱的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渔业资源视角下中国沿海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休闲渔业在经历了资源开发、市场增长、基础设施改善、产业链复合化、目的地示范化等综合性建设后,其发展或将面临渔业资源的制约。通过对传统渔业、海水养殖、增殖放流与休闲渔业迚行相关性分析与检验,迚而验证了渔业资源与休闲渔业乊间确实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以渔业资源供给为视角划分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即自然供给、传统养殖与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幵对三类发展模式特点迚行归纳。相比而言,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在渔业资源供给、休闲渔业体验性表现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是我国沿海休闲渔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渔业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渔业资源存在的优势以及目前对其利用的不合理现象,并进一步从渔民思想的“惯性”、保护资源政策的落实情况、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等方面分析了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深层次原因,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