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著名投资大师关于中国的最新投资指南为什么投资中国?当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希望您以及许多像您一样的人都会反问道:"为什么不呢?"早在1984年,我就问过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当时我正设法成为第一个驾驶摩托车穿越中国的西方人。作为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那时我已经挣了很  相似文献   

2.
王翔  修思禹 《英才》2012,(5):115-116
记录更多常人的生活,才能全面保存历史的本来面目。以我的揣度,产生穿越想法的人,大多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想在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时代有更多随心所欲的机会。与这些人不同,我穿越的目的完全是要满足好奇心。知识越多,对书上记载历史的真实性越会产生质疑。道理很简单,历史常常是由统治阶级控制,反映统治阶级意识的。即使  相似文献   

3.
悖论     
人生矛盾一个有知识的傻瓜更愚蠢。人人都说生命充满了孤独和苦难,但人人都不希望它结束得太早。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非常特别的。我希望自己足够贫穷或足够富有,这样我就可以做我现在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我的记忆糟透了,我什么都忘不了。当人意识到生命就快结束时,他的生命才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年被老板调到了人力资源部当经理。一年的人事 工作经历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人(包括自 己在内)的坏毛病有颇多感慨和无奈。我是一个中国人,并不 想贬低自己的民族,但我认为我们民族经过这一百年来的动 荡,特别是10年"文革",教育的确是被歪曲和延误了,国民 整体素质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我在下面所发表的言论,既是 揭中国人的伤疤,也是揭自己的伤疤,但我相信,一个人或者 一个民族只有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才有改进和强大 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汪群斌  王瀛 《英才》2012,(5):117
争斗,一定不是复星未来的关键词。从8.3万元创业,到2011年净值350亿元的投资组合,集团发展规模一天天壮大。复星现在面临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因此,如果能穿越,我一定是去未来。不为享受、不为猎奇,只想印证一下未来的复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我穿越到未来,复星可能已经成为了一家全球化的资产管理集团。我迫切地想知道,那时的复星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述:依萍姐,在一个月之前就一直想写信给您,写过几次都一直没有发出去,每次都觉得太多了,但不写那么多又觉得不能让人了解我。我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不知怎么小小年纪却对自己的生活毫无信心。有时候真想象我的名字一样,变成一只小燕子飞呀飞,飞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个曾经那么向往城市生活的我,当自己一旦拥有的时候又发现那种地方那种生活不会是我的归巢。光是一个户口又没有工作,身边的又不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7.
何巧女  王瀛 《英才》2012,(5):117
未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本人更喜欢穿越到未来。有时候,想起这件事,真怕有一天我老了,就再无机会享受科技带给人类的便捷。穿越到未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当我来到100年后,这片土地肯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的世界已经不存在战争,生活也更加方便,现在困扰我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调整工到集团公司的副总,我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干出来的,我觉得我的经历也是一个从士兵到将军的过程。”2011年5月22日上午,长春市花园酒店一楼大堂,张长根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的采访时,如此自豪地为自己的工作生涯做了总结。 已经77岁的张长根精神矍铄,在与他对话时,很容易便能从其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中感受到一个营销人特有的精明、果断和思维的开阔。尽管并非科班出身,但当身处中国汽车营销转折的时期,他还是成为了这个行业内一些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9.
1999年我大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二年之内换了七家公司。令我想不到的是,自己之前频繁的跳槽经历,为我以后的求职埋下了许多障碍。虽然说树挪死人挪活,但如果有人将死板当作踏实,把灵活当作轻浮,笼罩在这样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里,跳槽尤其是多次跳槽无疑就会成为一个有着跳槽经历的人再次求职的劣势。那年,当自己以为是的我跨进了一家公司的大门求职时,就遭遇了这样一个氛围,但是,我却凭着自己的机智令老板改变了成见,终于让自己的人生之船驶过了偏见的险滩。那天,当接到面试通知的我踌躇满志地迈进这家  相似文献   

10.
客理 《企业文化》2004,(8):144-147
最近一年被老板调到了人力资源部当经理。一年的人事工作经历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人(包括自己在内)的坏毛病有颇多感慨和无奈。我是一个中国人,并不想贬低自己的民族,但我认为我们民族经过这一百年来的动荡,特别是10年。文革”,教育的确是被歪曲和延误了,国民整体素质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我在下面所发表的言论,既是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对于我来说,正是对会计事业的那份忠诚和坚守,才激励着我紧随追梦的脚步,一路走到今天.在自己忠爱的会计岗位上,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20多年的追梦之路,经历过奋斗的艰辛,也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当我苦学多年最终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当我业务有成兼任河南省会计学会理事,当我作为全市第一人有幸考取河南省会计行业领军人才首期班,并被省政府授予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永恒的微笑     
一直以来,我认为只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才能称为永恒的微笑。当我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柬埔寨公元9世纪至15世纪。高棉一个强大政权的首都——吴哥,我看见到处都有一张始终微笑的脸。有人说他是高棉的国王、大梵天.我不知道他是谁,但离开吴哥,从柬埔寨回来,脑海里对那个神秘地方的记忆,就是那永恒微笑。  相似文献   

13.
邵秉仁 《英才》2014,(11):116-116
在我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我认为给我最重要的感悟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苦难从来都是成功者可以炫耀的资本,但对于大多数苦难者本身来说,永远是一场噩梦。所以我不愿意谈自己过去年轻、少年、儿童时期所受过的那些屈辱。那些苦难,可能客观上对一个人的成长,曾经起到过作用,但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不是你所能决定的,而是命运的安排。相信命运,不与命运相争,顺其自然,是我如今70岁的感悟之一。当你苦难的时候,不要因为苦难而自卑。当你成功的时候,也不要以苦难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但是苦难一定不要忘记,不仅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段喜茹 《经营者》2013,(2):226-227
这一年里,我经历了不少写作上的波折,收获很多。但当一个人真正懂得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时候,她不会再向外界寻求和推诿什么,而是将重心放在重新审视和完善自己的内在  相似文献   

15.
你穿越了吗?     
王瀛  徐建凤  崔玲  修思禹 《英才》2012,(5):112-113
看多了穿越题材的各类电影、电视剧,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穿越这件事上,重点不是穿越本身,而是穿越的理由,以及穿越之后的行为。所以,穿越给人类带来的真正价值是思考。或者是修正自身前进道路,或者是验证已知的知识范畴,如果没有思考,穿越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沦为唱歌跳舞般排遣的戏法。美国大片《终结者2》在常人眼中,其不过是一部动作片,但在有心人的眼中,该片深刻的内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6.
刘传 《企业文化》2005,(5):73-73
今天看到一个女记者结束生命的报导,感慨良多。去年,我的一个朋友也选择了结束生命,他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在别人眼里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其实很多人都有孤独、迷惘,甚至有想到此为止的念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这个勇气。知识分子,尤其是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会给自己背负着一个沉重的理想,当他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的时候,失望是很自然的。人往往会跟人比,  相似文献   

17.
梦回唐宋     
我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要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损失。穿越的意义不在于通过肆意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如果是那样,很多其他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比如旅游、电子游戏、或者看电影。对我来说,穿越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尽可能地增长见识。细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唯有唐宋最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最大。尤其是我们做企业的人,更应该见识一下唐宋发达的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18.
关于自信:也许是我的经历,也许是我的环境让我对自己充满信心。一个连自己都信不过的人,怎么能让别人信赖呢?关于定位:人生设计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眼光,再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好高骛远达不到,但是定位太低,会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关于命运: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尽量从不自由到自由,从不能够控制自己到能够控制自己。  相似文献   

19.
忧老怪 《新前程》2006,(3):96-96
老怪:我手下的一个员工老是喜欢越俎代庖,把自己当作主管。小到团队活动时选择场所和餐馆,大到会议的安排和谁来做主持人,他都非常强调自己是否同意。每当他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的时候,我都觉得他在挑战我的权威。我想我得让他明白谁才是说话算数的人,所以我常常在会议上否定他的提议。但我看得出,每次遭到我的质疑或否定的时候,他都像是受到了侮辱。可这又能怎么样呢?我的部门只能有一个老板,而这个老板是我!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 CFO(首席财务官)。但老实说,CFO 不是人人都能当得了、当得好的。我们在这里要提倡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公司,做好自己的“CFO”,规划好自己的财务状况,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